查看原文
其他

牛刊编辑选稿三原则:沉香教授“如何创作高水平论文”讲座之一

沉香 老踏科研联盟 2024-07-01


文/沉香

图文编辑/西十二


【老踏编者按】


有人说,怀旧是衰老的表现。从这样一个观点看过去,我确实是个老人了——因为我会时常怀念社科科研工作交流QQ群初创那会儿,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热血沸腾、意气风发、敢想敢干,不仅连续开出了四场华丽丽的科研项目申报讲座,还有了这个“如何创作高水平论文”系列讲座的创意,并且把它付诸实施。然后,在学术新锐chin博士的讲座之后,我们又迎来了沉香教授的讲座。


印象中,沉香教授是一位低调内敛的社科科研工作达人,进群之后参与交流讨论的频率并不高,可只要她一出场,大家都是肃然起敬的赶脚。而当我们满心纠结、抱着拼了拼了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她,邀请她来给我们讲一下自己论文写作经验时,她竟然那么爽快就答应了。事后交流,她说:


你们和我胡扯了那么多(对此我们只好尴尬地笑),只有一句话打动了我——我们是要建设一个学术共同体的。


后来,QQ群逐渐沉寂了,沉香教授和当时的很多大牛一样陆续退群了,只有“我们是要建设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空头支票,在我脑海我眼前我心头我胸口我身后和我的某些不可描述的部位,迎风飘扬。


不管未来有多少不确定性,至少我们拥有一段为着共同目标而去奋斗的过去。这是好事情,因为,在建设学术共同体情怀的指引下,每个人都如此美丽。


斗胆说一句:【老踏科研联盟】又何尝不是向着这一目标的砥砺前行?



主讲人:法学-沉香


感谢老踏,感谢这个群的建设者和组织者,我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交流撰写论文的相关经验。


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们这个群是藏龙卧虎的一个群,和群里很多牛人比起来,我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并不是十分的突出。而且我个人有个看法:如果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面连续发表一些论文以后,再来做这样一个“关于如何创作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讲座更合适。可能是一直以来,我个人比较热爱科研工作,再加上建设学术共同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还是接受了这个邀请,有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


今天我的发言主要从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个是论文的写作;第二个是论文的投稿;第三个是科研的心态。我相信,这三个可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我自己比较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类:选题新颖的稿件


可以说一篇文章选题是否新颖直接决定了这篇论文能否进入编辑的法眼,能否进入期刊的初筛环节、外审阶段。据我所知,一些比较好的期刊,它送出外审的论文可能占它收到论文的50%,或者50%还不到。我们如何通过一个选题能够让编辑认可呢?我认为,这个选题一定要有新颖性。


哪些选题可以初步判断是比较新颖的呢?


我想,首先应该是能够敏锐地抓住时代热点的选题,能够抓住学术前沿的选题。比如说,去年9月份,上海自贸区获得批准,获得四方关注的目光,如果大家能够结合自己学习的专业领域,在自贸区学习的专业领域,这个刚刚开始的阶段,从政府官员到学界,都觉得是一个没有底、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那么,如果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大量的研究论文批量上市之前,就其中一些问题做深入解读,做一些前瞻性的分析,那么,你撰写的论文是比较受编辑欢迎的。


我自己就写了一篇知识产权方面的论文:《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的构想》。这种选题抓住社会的热点,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当然了,选题的新颖性对于新鲜的事物,对新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深层次的解读,做一个前瞻性的分析往往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是有相当难度的。那么,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专长出发,从其他人没有研究过的基点出发做选题。


热点性的问题除了补白性的选题之外,我觉得还可以采用一种超越的方法,选择虽然大家都已经论述过,但是在你综合分析比较之后,超越其他人的论述,进行你自己深入地分析。那么也可以做出一个比较新的论文来。


在这里呢,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下“第四种方法”,也就是选题时候的移植选题法。所谓的移植选题法也就是,把某些领域的一些原理、经验、原理或者方法,移植到其他的一些领域,来提出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简单可行的策略。


比如说,前段时间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我们知道,风险社会是政治学和社会学当中产生现代性,以及分析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概念和理论。它比较热,于是在法学领域,一些学者就把“风险理论”引入进来,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大家如果关注一下就会发现,包括刑法、行政法、知识产权法的学者都从“风险社会”的角度,探讨了一些本学科领域的一些学术研究的相关启迪和制度的设计,相关的成果大多发表在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包括我看到的《法学研究》上就有两篇。我前年想写一篇《风险社会与专利制度改革》的论文,资料收集的比较充分,提纲也拟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动笔,还是比较遗憾的。


在这里,我强调了选题的新颖性,以及怎样吸引编辑的注意力,但我也想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的选题要求要新,但是你在选题新的同时也一定要注重研究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不能够一味地求新,也不要单纯为了吸引眼球而给相对来说比较陈旧的内容贴上一个比较新的标签。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低估编辑判断命题以及论文创作高度的功力,否则你将为此付出代价。



第二类:论证透彻的稿件


选题新颖并不那么的容易,但是如果不是很新的题目,如果我们论证充分也能够写出新意来,这也非常的不错。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讲,今年马上要发表我的一篇文章的是一家比较有影响力的期刊,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是在论证的充分性和规范性方面说服了外审专家和评委。这篇文章的雏形其实是一篇提交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成果要报”,是关于中日韩FTA谈判知识产权的对策建议,不过很遗憾,这个稿子并未被《成果要报》采用。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群友一定知道,如果你的阶段成果能够刊登在《成果要报》上面,你的这个课题是可以免于鉴定结题的。


但是这个《成果要报》有相当的难度,每个月选用的文章数量都只是个位数,我那篇文章没有被采用,但我的博士生导师是比较认可的,建议我要及时发表,有句话就是:“不发表就发臭”,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在导师的建议下,我想把对策建议部分扩充为一篇完整的论文,现在这个对策建议这一部分是有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对策性的研究论文要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你的这个对策建议才具有说服力。


后来,我开始撰写论文,时间大约花了一个月。但有个工作特别费时间,什么工作呢?就是论文中的一个数据的查找和分析,涉及到WTO国际贸易统计库,这个数据库是全英文的,因为我以前没有使用过这个数据库,周围也没有人使用过这个数据库,我只好自己硬着头皮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并且做了相关的数据统计。


我是属于学东西较快的人,我曾经用了四天的时间写完了一个自认为质量还不错的部级以上的项目申请书。这次要用七天的时间来研究一个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当时真的是边怀疑值不值得边在做的,好在我坚持了下来。论文写完以后,我想有这个权威数据库一手数据的支持,论文的说理和论证方面还是比较有样子的,最后选择投了一家在业界比较顶级的刊物,外审专家给出了不错的评语。



第三类:比较有探索性(开拓性)的稿件


所谓的探索,包括研究思想、论文的方法还有研究对象等方面,在这里我比较注重研究方法方面的探索,特别是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采用。大家都知道,学科的边界,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这个学科的边界是人为划分的,一方面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为了研究工作开展的便利性。


但是,我们学术研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不是为了严格的与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应。很多情况下,需要学术的现实背景解决的问题,它都是有多种多样的学术因素纠结在当中的。如果你只采用单一的学术工具,很难做出一个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这样一个解释,更不要说提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制度应用。解决类似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应当要有一个复合的工具箱。


比如说,我现在一直从事的知识产权研究,从制度历史上来看,知识产权就是一个法律制度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一个过程。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知识产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还有文化教育的繁荣;如果你从国际层面上来看,知识产权又和国际政治、国际经贸、国际转移、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最基本的法学研究方法来分析知识产权问题是最基本的,但也很有必要结合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以及一些政策科学的理论方法来进行一个多角度的全方位知识产权的一个透视。


我曾经关注过《中国社会科学》上面发表的法学类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文章就是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个交叉研究方法研究的角度其实很明显,它会显得你的研究视野比较开阔,在解释问题的力度、解释方法的效度方面,会比单一的、传统的方法要更好一些,特别适合来分析一些复杂的法律社会问题。刚才我还看到了有个群友说:交叉研究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武汉大学孟勤国教授写过的那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如何成为著名法学家》那篇文章里面有句话说的很有意思,它是这样说的:在已经被翻掘了无数遍的法学田野上,刨出独特的学术见解本来就不容易,要自圆其说会更加的耗费光阴。但是,如果我们采用一个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说不定就能够翻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我最近开始的一项研究,就是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还有国际关系理论当中的建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当中的话语权建构与秩序生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发现学界还没有关注到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有贡献的成果。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主讲人法学-沉香简介: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包括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30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6篇),包括在《中国软科学》《现代法学》《科学学研究》《知识产权》《河北法学》《广西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等国内一流、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版权局优秀论文三等奖及其他奖励30余项。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系访问学者。


注:讲座时间为2014年4月27日,主讲人简介为当时讲座开出时的介绍,特此说明。

友情提示老踏科研联盟《我是怎样毁掉自己的社科基金梦》的头条推送点赞前三的读者分别为:

请这三位读者添加老踏的个人微信号:lata0707,添加时请注明:「留言参与交流」字样 。可以在春节期间向老踏免费咨询科研相关问题(文中提到的那两类问题除外)的机会。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在【老踏科研联盟】。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个人微信号laota0707。


长按上图二维码

关注→【老踏科研联盟】←关注

发送→  简历|PPT|科研|巨婴|电子书  ←发送

发送→  国社|老踏|文献|成长  ←发送

~免费资料包奉送~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