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总天真、坦荡、毫不设防地迎向这个庸人占领的世界,一腔热诚付与世界,世界待他们,往往却是一盆脏水兜头浇下。”
阿兰·图灵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二战时期,正是他发明了第一台用于快速进行密码破译的机器,此举不仅奠定了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拯救了几千万人的性命。可就是这位居功至伟的顶级天才,在战后却遭遇了残忍的化学阉割,最后选择了服毒自杀结束了生命,背后的故事太让人痛心。该影片编剧格拉汉姆·摩尔领奖时曾说,“图灵没有机会站在台上被嘉奖,我却有机会,这不公平,希望借此机会向他致敬。”天才的人生并非常人想象中的那么高光,甚至可能是超乎寻常的坎坷。最后像是《百年孤独》读到最后一页时所感受到的巨大冲击,留在胸腔里的挥之不去的难受,但是又空空荡荡让人说不出话来,仿佛失去了什么一般。
《模仿游戏》里,本尼迪克特的图灵会让人想起谢尔顿,同样的天才,同样的不通人情世故,同样拥有一张气死人还不自知的嘴。只是两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谢尔顿是完全由编剧创作出来的人物;而图灵,则曾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为二战的结束做出了杰出贡献。比如布莱切利园参与密码破译工作的远不止五六个人,而是一群人的团队;图灵也没有渠道直通丘吉尔,虽然丘吉尔曾经表示过,二战取得胜利最应该感谢的人是图灵;还有他们在破译恩尼格玛之后,并没有刻意隐瞒,然后暗中引导战争的走向。片中曾有过一句话,“每个人都认为恩尼格玛密码是坚不可摧的”,所以现实中,图灵等人破解恩尼格玛之后,并没有隐藏,而是将信息与美国分享,才促使战争更快的结束。德国之所以没有想到恩尼格玛被破解,并不是因为密码破译一事被隐瞒,而是他们对恩尼格玛的过于自信。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模仿游戏》确实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堪称经典。1951年,衣着得体的艾伦·图灵在狱中与罗伯特·诺克警探的一段对话,揭开了一段隐藏了多年的秘密。前来探查的两位警探也被图灵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气走了,不过诺克警探并没有失去作为警员的直觉。诺克安排人一直跟踪图灵,直到在某个酒馆附近抓到了一个与图灵做交易的人。审问之下才知道,图灵想要隐藏的秘密是自己同性恋的身份。
直至战争结束,所有的一切都被烧毁,恩尼格玛的破译就如同从未发生过一般,团队中的几人也被分散到各个地方。
直到图灵的房间被人抢劫,引起诺克警官的关注,发现他是同性恋一事。
图灵最终被判猥亵罪,在坐两年牢和化学阉割之间,他选择了化学阉割,最终死于自杀。
在当时,同性恋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哪怕是那样一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也没能逃出法律与道德的审判:要么囚禁两年,要么进行激素治疗。
他曾救了数以万计人的性命,他使得科学往前迈了一大步,可却被残害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直到再不愿存活于人世。
1954年,41岁的图灵在家里服药自杀,在生命最好的阶段,他被“激素治疗”折磨得面目全非,绝望地离开了人世。半个世纪后,在数万名民众请愿和数十名高层人士的努力下,图灵才最终得到平反。
事物非黑即白,真正悲哀的是人的思想跟不上时代,有太多的偏见被当成理所当然,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发生。导演: 莫滕·泰杜姆
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凯拉·奈特莉
最后我想说,优秀的人看到喜欢或有帮助的内容除了收藏,还很乐意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