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书院14】心灯长明@刘程程
读书心得
-刘程程-
心灯长明
——读《教育只有一个主题》有感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是什么?万玮校长在书的封面上告诉了我们他认可的答案,也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一句名言:“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是啊,还有什么比生活更有滋味,更耐人品味,更值得回味呢。这里的教育,彰显的是真教育。它是校园文化的浸润,是师生心灵的碰触,是读一首小诗后的沉思,是看飞鸟飞过的遐想,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慷慨激昂,也是家国情怀的担当,是百善孝为先,也是温良恭俭让。一切的一切,是生活,即是教育。
有句话说,把育人放在天地自然之中,以美的方式通向人性,让人成为人。书中万校长说,教育是一种实践,比理论要丰富得多。那么教育应该是鲜活的,不是唯分数论的。相信每一个背着书包走进我们校园的学生,都是怀抱梦想和希望来学习、来成长的。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反省我们是机械地灌输,还是用心地灌溉?是冷漠与打击,还是唤醒与激励,他们通过我们,有没有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更加热爱生活,是否有血、有肉、有灵魂。君子不器,教育最终是要让人的心为这个世界上无所不在的“美”和“善”跳动。
书中提到有两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老师——镜与灯。我理解的镜是看明白自己并认知客观世界,灯是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是镜,也是灯。哲学家康德说,不是“物”影响“心”,而是“心”在影响“物”。自康德开始,西方哲学开始研究“心”是怎么认识世界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用来端正自己、修身立德,并研究学生、思考教育。首先,点一盏通透的灯,先照自己,把自己看明白,我为什么而来,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在这里做什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自己点亮、燃烧,才能感染学生。然后,点一盏洞察的灯去分辨学生,看清学生种种表象行为背后的原因,去与他们产生共鸣、共情,去体会生活。再点一盏指路的灯,清晰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个性化的路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一定要有一盏温暖的心灯,为那些在黑暗中茫然的少年们,点亮心灵,照亮未来。灯若师者,师者如灯。
当然,社会要求人扮演的永远不会是一种角色,除了教师的育人使命外,作为学校的行政人员我们还肩负着更多的重任。我们每个人都是行知发展的燃灯人,应该时刻扪心自问,有没有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有没有竭尽所能去做服务,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工作能不能再高效、有创新,有没有主动去发现问题、做些事情。是做完了,是做好了,还是精益求精,干得漂亮!同时,我们抗打击的心有多强大,失败与挫折面前有没有一颗坚忍、坚韧、坚毅的心,扛过去!书中说: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只有反思、反省才是。我还想补一句,唯有每天每件事情的总结、反思、反省,超越旧我,才能算成长。
2016年,我来到行知,根据学校的需要,更换着不同的部门和岗位。政教员、财务、总务、党建、办公室,每换一次,最初都会很吃力很焦虑。强迫自己尽快了解,尽快适应。刚想找点游刃有余的感觉,就开始了新的领域新的任务。越学越感到无知,越做越发觉欠缺。不断自我嫌弃,又不断加油鼓劲。很多同事应该和我也有相同体会吧,我想,我们变化的是岗位是时间,不变的应该是责任、是使命、是燃灯之心。
点点光亮映山林,闪闪灯火耀星河。微光不灭,希望永存。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自己、为师生点亮心灯,相信行知教育品牌一定会擦得更亮,在瑶海这片我们共融、共创、共生的沃土上,一定灯火辉煌。
-END-
●【行知书院13】静心为师,且行且思@魏露露●【行知书院12】让教育回归本真@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