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荷兰天文学家在中国的日常

2017-10-13 纵情欧洲 纵情欧洲
点击上方“纵情欧洲”即可订阅


导语


成为一名天文学家是许多人儿时的梦想。近日,我们采访了一名来自荷兰的天文学家——Richard de Grijs教授。我们一起来看看天文学家的生活和工作日常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60ixjm88&width=500&height=375&auto=0

Richard de Grijs(何锐思)教授是一名荷兰的天文学家,现在在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建立于2006年,是由科维理基金会所支持的研究机构。


科维理基金会是一个美国赞助的慈善机构,它通过设置20个国际性的机构、奖项等来支持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神经科学和纳米科学的发展。


一个天文学家的日常


在采访中,Richard de Grijs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工作、欧盟的科技政策、中欧在太空科研领域的合作等等。


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非常需要国际化的眼光,作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世界在我们眼中相比与宇宙其实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所以你的工作视野需要打破国家的界限,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研究的进展……身为一个欧洲人,我已经和欧洲的科学家们合作了许多年了。在太空研究方面,我参与了近期中欧联合太空任务的一些投标。将中国和欧洲的各个领域的科学家集合在一起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


中欧在太空研究和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


和其它科学学科一样,太空研究和航空学的发展也受益于国际合作。但是Richard de Grijs教授解释说,在这个领域,中欧的合作尤为关键。


在我个人看来,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太空研究与航空学合作前景潜力巨大。我之所以这样说,一个特别的原因在于,2011年美国通过了一部叫做《沃尔夫修正案》的法律,这一修正案禁止美国将联邦资金用于中美之间的双边合作。这对NASA一类的研究机构影响尤其大,并且会波及航空学和太空研究。另一方面,欧盟则十分热衷于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目前在太空研究方面,双方已经开始了一些小规模的合作项目。


Richard de Grijs教授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呢?


在我来中国之前,我曾在荷兰、美国和英国工作和学习。在此过程中,我遇上了我的中国妻子,她也是一个学者。当时我们两个人都在英国,后来她接到了清华大学的工作邀请,于是她建议我去申请科维理研究所的职位。这些年,我和中国的同事一起工作,与他们成为好朋友。我也和中国的博士生一起工作,他们特别努力地想把工作做好,他们的钻研精神、工作热情都令我印象深刻。我非常开心自己当初决定来中国。


Richard de Grijs教授非常喜欢他在中国的时光。Richard de Grijs教授的许多中国同事都是在此领域的杰出代表,与他们的合作令Richard de Grijs教授感到非常愉快。


Richard de Grijs(何锐思)教授简介



 



Richard de Grijs教授于1997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后项目从事研究工作,并于2003年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永久教职职位。2009年,Richard de Grijs教授成为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一名全职教授。


2012年,澳大利亚科学院授予Richard de Grijs教授Selby Fellowship奖。这是一项授予杰出的海外科学家的奖项,获奖者将访问澳大利亚进行公开演讲,并参观科学中心。自那以后,Richard de Grijs教授成为了东亚国家天文发展办公室的创始主任,该机构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持的,在这个机构中,他在科学发展、公共推广和学校联络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Richard de Grijs教授获得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访问学院教授职位,并于2017年获得坎特伯雷大学(新西兰基督城)颁发的2017年的厄斯金奖。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热门推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ID:ExperienceEurope


心仪欧洲?想要赴欧旅行、留学和拓展商务?

关注欧盟官方微信号

即刻开启你的#纵情欧洲#之旅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