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i读书】苏力:《大国宪制 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小i新年送书福利!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i导读
大国宪制 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本书将展示我们的先人在这块后来才被称为“中国”的土地上,为了活下去、为活得稍稍好一些,以什么样的智慧或者“极精练的愚蠢”,一代代合作、演进和积累,造就了如此的中国。
——引自《大国宪制 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序言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宪制作为人类历史上持久存在的制度经验,有其自己的逻辑和合理之处。但近年来社科领域特别是法学领域,对于中国自己的制度研究较少。作者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历史中国的宪制经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深度总结,揭示了历史中国千年传承、具有强大活力的原因,并力图阐释中国在制度文明上独有的贡献。
本研究从历史中国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出发,逐一阐释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构成制度,以及军事制度、官僚体系、经济制度等,从而重构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
作者简介
目录
1
引论:中国的宪制难题
INTRODUCTION
国家的构成/宪制难题
小农与大国
齐家,治国与平天下
但,为何宪制?
本书概要
附录:具体的宪制问题与特定的宪制回应
2
第一章:宗法封建变迁中的宪制问题
CHAPTER ONE
为什么宗法制?
从“兄终弟及”到“嫡长继承”
但必须有精英辅佐——官僚制!
还得分、封、建!
作为制度也作为意识形态的周礼
结语
3
第二章:齐家:父慈子孝与长幼有序
CHAPTER TWO
农耕社区的组织治理问题
“父父子子”与“父为子纲”
“父慈子孝”
“兄良弟弟”?其实是“长幼有序”!.
社会和国家视野中的“齐家”
4
第三章:齐家:男女有别
CHAPTER THREE
问题或麻烦
“同姓不婚”,防范生物性乱伦
“授受不亲”,严防社会性和政治性乱伦
“夫为妻纲”,规训与制裁
批判性透视和反思
结语
5
第四章:宪制的军事塑造
CHAPTER FOUR
作为宪制问题的军事
从武功到文治
兵制,军权管控和制衡
治国与平天下
宪制视野中的长城——功能分析
宪制视野中的长城——经验与教训
结语
附录:不该,却被遗忘的
6
第五章:疆域管控与行政区划
CHAPTER FIVE
大国的疆域构成
西周的分封制
郡县制和中央集权
地缘政治与行政区划
作为边陲的天下
“羁縻”与“改土归流”
结语
7
第六章:度量衡的宪制塑造力
CHAPTER SIX
为什么度量衡?不是货币?
从井田制到赋税制
俸禄制与官僚制
监察与考课
度量衡与货币统一
政治理性化以及对游牧文明的规训
结语
8
第七章:经济的构成与整合
CHAPTER SEVEN
问题
既是宪制基础,也是宪制难题
国家主导的超级基础建设
重要资源的全国配置
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结语: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
9
第八章:“书同文”和“官话”
CHAPTER EIGHT
问题
书同文
“语同音”的意义
官话的形成和维系——一个迷和一个猜想
“官话”的政治塑造和利用
“士”的塑造
结语:理解文化宪制
附录:时空穿越与文化认同
10
第九章:精英政治与政治参与
CHAPTER NINE
精英政治作为宪制共识
伯乐?制度性选拔!
制度演进:推举、察举与科举
经世致用!
精英政治,那也是政治!
最后的评论
11
第十章:作为制度的皇帝
CHAPTER TEN
问题的界定
就算民主是个好东西,但……
精英政治的要件
皇权继承的制度期待
皇权继承的操作难题
作为学术理论概念的皇帝
12
第十一章:“缺失的”公民?
CHAPTER ELEVEN
问题的界定
公民概念的社会历史语境
村民,国人及其他
作为国人
作为村民
结语
13
结语
CONCLUSION
理论寓意
从家国天下视角看当代中国
再说宪制,事实与规范之间
附录:从历史到理论
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和判例
索 引
出版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页数:624
字数:489000
名家推荐
邓小南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朱苏力教授的理论框架以一个非常广阔的视野阐释了中国历史的制度构成,也让我们对中国长久以来的大国体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阎步克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
这份研究的构架方法和写作方法都相当新颖,融汇了法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讨论的同时,还在方法论上引入了一些中国传统概念,从而提炼出家、国、天下的三层政治共同体。此外,朱苏力教授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纵横驰骋,笔法活泼多变,并且在论证时引用多方原理;不仅讨论现象,更追溯背后最为根本的东西。
桑本谦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最近几年,苏力教授连续发表了关于宪制的多篇论文,无不令人拍案叫绝。他以高度自觉的问题意识、令人生畏的知识储备和思考储备、信手拈来般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以及“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理论视野,解释了一个独特的政治文化的中国是怎样构成、怎样组织起来的,从中揭示的那些冰冷的逻辑和带血的教训,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现实的,甚至是未来的。
我们走出了历史,不等于走出了历史的逻辑——这也许是隐含在这些作品中的最重要的告诫。当这些论文结集出版的时候,我相信,中国知识界将会诞生一部传世之作。
精彩书摘
任何重要国家的构成/宪制都是个历时的工程,是制度的先后发生、累计和沉淀,需要跨世代甚至跨时代的跋涉。但历史中国构成的事业规模格外宏大,涉及问题极为广泛、纠结和复杂,并且由于农耕社会可用于国家构成的各种资源都非常有限,获得极为艰难,以及制度系统总是相互关联和牵制,不能指望一次或几次短促出击,甚或一两代人的持续努力就能构成历史中国。这一定是个前赴后继的事业。这意味着,每代人常常只能做自己这代人的事(为万世开太平因此只是书生意气);甚至意味着,一代人不仅要有所为,有时还只能有所不为,必须有所不为。
——节选自《引论:中国的宪制难题》
我们无法了解一件被避免了的事,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能确知那是件什么事,甚至那是“事”吗?相反“避免”这个词反倒是传达了某种本应发生的意味。
——节选自《结语》
小i有礼
关注我们,并进入公众号对话框写下你对苏力教授本人或是本书的印象与期待,
小i将选取十位真诚留言的小伙伴
送出苏力老师亲笔签名的
《大国宪制 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一书哦!
快关注我们并留言吧~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网站:igc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