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专访】这是北大“双料”骑士的微缩世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 Author 北京大学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燕园中有一位“双料”骑士,他曾先后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骑士勋章和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是米兰·昆德拉的学生,是首位进入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的华人,是最年轻的外籍终身通讯院士,是傅雷翻译奖的发起人,曾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合作出版《唐诗之路》……
他就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董强老师。今天,让小i带你一起走进北大的学者书房,感受这位“双料”骑士书房中的微缩世界……
本文约4000字,读完约10分钟
董强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院士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
董强,1967年4月生于浙江杭州。1983-1987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学习,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法语博士预备班,1988年赴法留学,2001年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任教至今。专著、译著三十余部。在法期间曾师从世界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2016年入选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成为该学院成立220余年来首位华人通讯院士。
董强老师的书房快闪
燕园“双料”骑士书房中的微缩世界
“书房是一个人的世界”
书房其实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想象的世界。除却那些永流传的经典书籍,对于我来说,最好的书就是下一本书。
书房里,靠墙的实木书柜格间中,书籍被整齐地归类:一半是法文书,一半则是中文书。书柜的顶上一半是较为巨大的大部头,另一半则堆放着有些年岁的录影带,褪色的包装,给整面书柜平添了几分岁月的厚重感。
书柜前的空间是董强的活动范围。一半现代,一半古典。北面是办公桌,电脑,打印机和一堆书籍,简约清爽,这里是董强开展法语翻译和教学准备工作的工作区;南面则是书法台,毛笔,砚台,宣纸,印章……散而不乱地铺放在台面上,董强擅长书法,工作之余总是要写上两笔。
“专注力是读书人的重要品质”
书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思想,并非实物本身。
初来乍到,他的法语被法国人戏称为“伏尔泰”式的法语。原来是因为在国内学习的书籍陈旧,很多用法还是十八世纪的,早已被舍弃了。为了快速充分融入当地生活,他观看法国的电视、电影,接受法国饮食,尝试用法国人的方式学习,感受这个国家的文化。
在法国,董强大量的时间都在书店度过,经常读到书店打烊。因为不好意思只看不买,董强每次就挑一本不太贵的买,久而久之,积攒了不少书。后来回国,在法国留学时的书籍,董老师一本没有落下地全数带回,还挑了一些比较珍贵的,捐给了学院的图书馆。
“要阅读无形之书,阅读世界”
阅读要广泛。广泛之一,在于要跨学科,广泛学习各个学科的书籍。但只阅读有形之书还不够。阅读的广泛更体现在,要阅读无形之书,阅读世界。
但只阅读有形之书还不够。董强认为,阅读的广泛更体现在,要阅读无形之书,阅读世界。
董强回忆在巴黎的时光,平日里除了读书上课,还经常去博物馆看展览,无论是稀有的中国文物展,还是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展,他都看得认真。
他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要和其他的渠道配合着来。”董强坚信,“搞外国研究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体验。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体验,丰富自己的想象世界,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东西。”
他回想起最早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其实就是通过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报》。连环画里的氛围,吸引董强去看原著,激发了他对外国文学的好奇与向往。
在大量书籍积累和观察体验的结合下,董强对法国历史背景、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都了解透彻。翻译对于董强来说,犹如弹琴,一气呵成,快速精准。“我翻译东西,就像是在做快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转化。”董强颇为自豪地说。
“只有翻译繁荣,才能带来文化繁荣”
翻译是社会文化繁荣的根本。在新的世界环境下,翻译是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只有翻译的繁荣,才能带来文化繁荣。
董强从小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从儿时读《水浒传》,被其中人物情节深深吸引开始,中国古典文学是他生命中重要的养分。术业专攻之外,他还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平日里,练毛笔字,写古体诗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法国时,中国文化给董强打开了很多窗户。比如,因为中国茶道,他曾经受邀在一家法国很有名的茶店工作,因而结识了法国出版界的几位大亨。董强又靠自身的谈吐与思想远见,结识了几乎法国所有的重要作家。
除了翻译、校对,他自己也写作,发表诗集。他曾因为自己小说里描绘的中国,结识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两人一见如故,至今仍是好友。去年疫情期间,二人还共同合作了一本法文书,在法国引起轰动。中文版《唐诗之路》将于今年在中国发布。
十二载的旅法生活,他深刻感受到,国外的中国东西太少,国外对中国的印象也是片面而符号化的。文化国际认知与文化地位不相称,给董强很强烈的刺激。想要改变现状,董强认为,重点就在于翻译。“要知道,翻译是社会文化繁荣的根本。在新的世界环境下,翻译是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只有翻译的繁荣,才能带来文化繁荣。”董强解释道。
在法国时,他就协助创办“中国蓝”出版社,将沈从文、王蒙、王安忆、苏童等中国作家介绍到法国。并始终以一个中国文人的姿态与意识,希望能够让外国人透过与自己的交往,看到他背后和心里的中国,体会深深滋养着他的中国文化。
归国后,董强更是决心要做中法文化的摆渡人,在他所深爱的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与法国驻华使馆联合,共同发起了傅雷翻译奖。如今,这一奖项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界最具价值的奖项之一。
持续地将中国文化中最精华、最核心的东西输出到国外去,是董强一直在做,并将持续做下去的伟大事业,其中满含着他对中国文化的爱与坚守。
法兰西岁月之后,董强在燕园也度过了二十个春秋。他以师者身份,立德树人,致力于跨学科发展,引导学生构建人文体系,走向文化殿堂。虽有诸多荣誉与光环加身,北大教授始终是他最自豪和满意的身份。虽然有众多事务缠身,但是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毫不懈怠。
董强说,他很高兴自己曾在北大与法语偶然相遇。当时的懵懂少年像一颗种子,开启在法语世界里的成长之旅。
如今,当初的那颗种子,早已长成参天大树,并将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带动更多的树,汇聚一片森林。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