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端研讨】iGCU与北大地中海区域研究中心云聚专家学者,共议欧洲-地中海地区与中国的未来合作前景


【小i导读】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4日-26日,由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GCU)北京大学地中海区域研究中心(CMAS)主办的“地中海论坛”通过视频会议形式成功举办。欧洲-地中海-中国区域三十余位前政要、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政治、国际关系、金融、贸易、科技与气候等六大主题展开讨论。

本文约2064字,读完约6分钟

第三场分会

北京时间5月25日晚8时,以“欧洲-地中海金融科技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场分会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教授刘晓蕾,罗马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顾问、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前部长乔万尼·特里亚(Giovanni Tria)和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安德鲁·科恩(Andreas Kern)出席会议并作发言。随后,各位与会学者就“多边国际组织运作”、“直接资金流动利弊”以及“监管合作平台机制建设”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詹姆雷·索雷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和受托人克里斯汀·法尔科尼·索雷尔(Cristiana Falcone-Sorrell)女士主持了本场对话。

 

詹姆雷·索雷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和受托人克里斯汀·法尔科尼·索雷尔女士主持会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与会计系教授刘晓蕾发言

 

刘晓蕾教授强调了金融科技的两面性,提出大数据和技术支持在服务中小企业的同时,需要予以信用监管,避免潜在风险,金融乘数效应的存在对全球范围内的有效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罗马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顾问、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前部长乔万尼·特里亚发言

 

乔万尼·特里亚部长在发言中指出,地中海地区国家在过去十年一直面临失业问题,亟需增加投资,使储蓄有效地流动。金融科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全储蓄能够缓解资金短缺,货币政策得以促进资本流动。中国作为区域主要的行为体,“一带一路”倡议在电信、基建、大额低息贷款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未来应促进地中海国家在相关领域与中国的合作。

 

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安德鲁·科恩发言

 

安德鲁·科恩教授基于地理政治学的视角,指出当前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在于由谁设定规则,这是个开放性问题。中国在金融科技上具有比较优势,作为行业的开拓者,为欧洲、亚洲、非洲地理范围内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桥梁。

第四场分会

第四场分会聚焦“中国贸易在欧洲-地中海新中心化中承担的战略性角色”。英特莎-圣保罗银行集团经济研究中心供应商管理系统总经理马西莫·迪安德里斯(Massimo Deandreis)博士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腾讯公司公关部负责人廖芳丽,中国欧盟商会驻布鲁塞尔代表达维徳·库西诺(Davide Cucino),蒂阿那合作与发展研究所研究主任、连接性论坛协调员阿迪安·哈卡伊(Ardian Hackaj)先生和威尼斯天津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协调员西蒙·帕多安(Simone Padoan)先生参与讨论。都灵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东亚政治经济学助理教授朱塞佩·加布西(Giuseppe Gabusi)主持本场会议。

 

都灵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东亚政治经济学助理教授朱塞佩·加布西主持会议

 

英特莎-圣保罗银行集团经济研究中心供应商管理系统总经理马西莫·迪安德里斯发表主旨演讲

 

马西莫·迪安德里斯博士总结了地中海区域的历史性转变以及新贸易地理的形成。进而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地中海的地理战略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作为欧洲、非洲、亚洲以及北美自贸区的交界地点,苏伊士运河承担了大量、密集贸易运输需求,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季节性优势。而近期中国在该地区事务的参与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未来可能成为绿色能源供应纽带。

腾讯公司公关部负责人廖芳丽发言

 

廖芳丽女士就如何在疫情持续存在的背景下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等基本需求,提出网络信息化的解决办法,介绍了“云游”世界、数字博物馆、跨境电商发展的特性优势以及广阔前景。

中国欧盟商会驻布鲁塞尔代表达维徳·库西诺发言

 

达维徳·库西诺指出当前地区实现稳定布局所面临的困难,各国应当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模式演进。当前海洋污染治理将提高贸易的成本,亚洲可能成为系统化的典范,然而地域范围内的5G、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尚存在潜在的风险。

蒂阿那合作与发展研究所研究主任、连接性论坛协调员阿迪安·哈卡伊发言

 

阿迪安·哈卡伊先生基于机构视角展开分析,指出中欧合作需要关注区域性的问题。中欧之间客观存在共同利益,需要达成政府间的共识,实现“一带一路”、公共管理、高铁建设等众多领域的合作共赢。

威尼斯天津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协调员西蒙·帕多安发言

 

西蒙·帕多安强调中国市场具有巨大潜能,然而需要关注中小企业参与所面临的资金、双边协议困难等问题,倡导建立地区性经济共同体,通过多边协议解决中小企业的脆弱性问题。同时指出中国制造具有其他原料产地所没有的质量保障,新疆棉花没有可替代的选项,这一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随后,各位专家就“如何看待中美经济脱钩”、“脱钩是否可行”以及“脱钩所带来的影响”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并就未来全球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的展望。

 

本次“地中海论坛”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为后疫情时代欧洲—地中海—亚洲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勾画了蓝图。论坛进一步重申了建立合作关系、缓和矛盾冲突的必要性,并为实现合作共赢型的地区发展格局提供学术交流契机。

往期精选

【高端研讨】“地中海论坛”举办,聚焦探讨“新时期欧洲-地中海地区-中国战略联结的构建”(一)


钱乘旦、胡莉:区域与国别研究视野下的"欧洲研究"——关于欧洲研究发展方向的讨论


【深度】 赵晨:新冠肺炎疫情与欧洲一体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