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论坛】路在何方:中外学者、前政要谈中美关系与未来世界秩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 i 导 读
北京时间4月24-25日,由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首届哥伦比亚中国论坛(CCF)成功举行。论坛凝聚各方睿智,邀请了美国亚洲协会会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Michael Rudd),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林毅夫,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薛澜,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利普金(Ian Lipkin),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等重磅嘉宾,就“中国在未来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新冠疫情对中国和世界产生哪些影响?”和“中国科技创新形势如何?”等问题分享见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受邀参加本届论坛的国际关系分论坛,同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中国与世界”(China and the World)进行了深入研讨。快和小i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约2400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与世界”分论坛于4月24日上午召开,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出席分论坛并致开幕辞,智利前驻华大使贺乔治(H.E. Jorge Heine),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副教授李明江,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出席分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分论坛线下会场
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疫苗的专利保护给疫苗的充分生产与普遍接种造成了严重的障碍。新冠疫情的传播再一次彰显了公共卫生的公益性,它要求人们采取集体行动共同应对,而不应过度关注个体自由与利益。国际社会应共同采取行动,实现疫苗的专利保护豁免,尽快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与发展。针对愈演愈烈的俄乌冲突,斯蒂格利茨教授表示,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停火的尽快实现以及冲突的和平解决,恢复和平状态。
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致开幕辞
贺乔治大使详细介绍了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紧密关系。他指出,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关系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刻,双方在外交和经济上紧密联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双边、多边经贸关系迅猛发展,各层级的交流往来频繁不断,“一带一路”倡议则进一步拉近了双边关系。围绕未来的世界秩序,他表示,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以及“南方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日渐加深,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正日渐走向多极化,国际权力的分配将更加平均,“南方国家”将会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智利前驻华大使贺乔治(H.E. Jorge Heine)发表主旨演讲
李明江副教授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亚洲的区域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中美之间战略竞争的日益激烈,地区形势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紧张的迹象,这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密切相关。面向未来,亚洲的地区秩序将很可能被中美的战略竞争所主导,而地区国家则可能继续采取不同形式的对冲政策在中美之间寻求均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副教授李明江发表主旨演讲
张维为教授就中美如何克服意识形态障碍、弥合文化差异、在国际秩序的改革中相互合作以及超越冷战思维提出了四点建议。他提出,中国和美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有着密切的合作和频繁的、多方面的互动。中美应当寻求实现“相互确保的繁荣”(Mutually Assured Prosperity),加强合作与沟通,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整个国际社会的期望。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发表主旨演讲
王栋教授指出,美国长期以来将中国视为“他者”,并试图按照美国的想法改造中国的行为无异于“刻舟求剑”(此前,王栋教授曾在国际知名期刊Global Asia发表题为《不情愿的对手:中国应对中美竞争的策略》的英文刊首文章,围绕美国对华“旧接触共识”的认识论谬误进行了深度分析,点击链接查看文章详情),美国应平等对待中国,而不是谋求改造中国。面向未来,王栋教授引述了他此前发表在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上的文章《新接触共识:全球秩序的中国愿景》(“The Case for a New Engagement Consensus:A Chinese Vision of Global Order”),指出中美双方应寻求形成以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为基础的“新接触共识(New Engagement Consensus)”,并修复双方经贸关系,实现双边经济的“再挂钩”(Re-coupling)。他表示,中美之间的竞争并非关于如何争夺主导优势或者支配国际体系,而应是两国如何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发表主旨演讲
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中美在俄乌冲突中可能的合作方式、中国同拉丁美洲以及东盟的关系、中美对世界秩序发展方向的看法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中美青年学者及大学生提出了建议。
与会嘉宾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为iGCU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文章来源: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采写:王博涵
排版:王博涵
审校:常亚南、刘聪、齐为群、钟兆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