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孙冰岩、王栋:美国中期选举涉华议题背后的国内政治变化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 i 导 读
在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与国内战略调整大背景下,2022年的中期选举是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道路的关键节点,因此,深入研究本次中期选举中涉华议题的特点及其国内政治动因,对于研判美国国会在两个战略调整背景下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兼职研究人员孙冰岩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撰文对美国中期选举涉华议题背后的国内政治变化发表了深刻见解。本文经授权转载,一起随小i来看看吧~
孙冰岩
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兼职研究人员
王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本文约8000字,读完约15分钟
内容提要
2022年的中期选举是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与国内战略调整大背景下的首次中期选举。分析本次中期选举中涉华议题的特点及其国内政治动因,对于研判美国国会在两个战略调整背景下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次中期选举在涉华议题方面体现出议题规模空前、议题关联极高、议题与地方政治结合、共和党远比民主党强硬四大特点。导致这些涉华议题出现以上特点的原因,正在于美国基层政治的涉华政治因素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美国对华民意认知在恶化,特朗普对共和党对华强硬的影响在增加,共和党将反华纲领化,美国商界的政治影响在削弱。基于本次中期选举体现的美国国内涉华政治因素变化,中期选举结束后的美国国会将在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中扮演更加主动和负面的角色。
关键词:中期选举;涉华议题;共和党;美国商会;中美关系
在对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国内发展战略转型与政治变动相互影响的背景下,2022年的中期选举是美国选举历史上涉华议题最多、讨论范围最广、提及频率最高、对华立场最强硬的联邦选举。在涉华议题的门类方面,本次选举跳出冷战结束后传统的涉华贸易和人权议题,将经济安全、防务技术、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等国内政治倾向明显的议题大量置于竞选过程中;无论是参议员、州长还是众议员候选人都在提及涉华议题,无论是民主党、共和党还是独立候选人都在打“中国竞选牌”,无论是民主党控制的“蓝州”、共和党控制的“红州”,还是竞争激烈的摇摆州,都有涉华议题大量出现。以往的美国中期选举以及大选年国会选举更多聚焦于美国国内议题和基层政治,对外交议题和涉华议题的关注很少。然而,在当前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与国内战略调整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国内舆情政治、政党政治、政党议程以及游说政治四大国内政治因素的变动,共同促使本次中期选举中的涉华议题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本次中期选举结束后,这些新特点将通过中期选举影响到美国国会未来的涉华立法议程,导致这些新特点出现的国内政治变动将继续从美国国内政治层面推动美国对华政策的强硬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和样本选择
现有文献关于美国中期选举对美国对华政策影响的研究比较少,对中期选举中候选人涉华议题的研究更少。在以往美国对华战略相对稳定、中美关系相对稳定的背景下,中期选举结果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不大,因此研究中期选举与涉华政策之间关系的学术成果不多。但随着美国决策层坚定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国会在涉华议题领域的政治影响力正在明显增加,国会在干扰总统对华决策、出台对华强硬法案方面的主动性从未如此明显,这意味着本次中期选举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与以往相比会明显有所不同。因此,在美国对华战略调整和国内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研究2022年中期选举过程中的涉华议题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出现的国内政治动因,在研判美国国会未来会如何影响中美关系方面,会比以往中期选举中的涉华议题材料更具材料价值和政策分析价值。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从中期选举与对华政策的关联性来看,本次中期选举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前所未有地重要。2022年的中期选举是两党明确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的首次中期选举,也是美国大规模调整国内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首次中期选举。与此同时,本次中期选举还发生于美国国内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发生在美国将对华战略与国内战略转型高度融合的关键时期。在美国国内发展战略转型与对华战略转型同时发生和结合的背景下,美国国内战略在地方层面的执行与新政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已经明显影响到地方政治议题中涉华议题的变化,使本次中期选举中出现的产业、技术、供应链、基建、投资、国防、毒品、教育等议题与中国产生前所未有的关联,涉华议题的深度和广度与以往的中期选举和大选年国会选举相比明显不同。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作为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与国内战略调整大背景下的首次中期选举,其在涉华议题方面有哪些历史性的变化和特点?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又有哪些变动?这些变动是如何影响本次中期选举中的涉华议题特点的?
(二)研究样本的选择
广泛意义上的中期选举包括联邦参议院选举、联邦众议院选举、州长及州级别高级官员的选举、州议会选举,但本文将本次中期选举涉华议题的研究样本聚焦于联邦参议院选举。将联邦参议员选举作为研究样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本次参议院选举过程中出现的涉华内容材料非常丰富,候选人从党内初选到两党对决阶段、从社交网络到电视辩论平台都大量提及中国议题;另一方面,参议院选举对于美国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众议院选举。参议院在外交政策领域的更大影响力不仅来源于美国宪法的规定,也来源于美国外交决策的历史实践。参议院竞选对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明显要更大。因此,本文将联邦参议院选举作为研究本次美国中期选举涉华议题的主要样本。
二、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涉华议题的特点
在过去数十年间,美国对华接触战略背景下的中美关系在经贸、科技、投资、教育、供应链、文化交流等领域逐渐深度融合,呈现深度相互依赖的状态。然而,随着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强势兴起,加上美国战略高层坚定以战略竞争对手定位中国,过去二十年间中美在以上议题领域逐渐积累的、本来可以推动中美关系继续发展的正面因素,如今已经转变为加速中美关系恶化的负面因素,转变为当前中期选举候选人恶意攻击中国、展示对华强硬的材料。可以说,中美关系在美国对华“接触”时期所发展出来的积极成果,为本次中期选举中候选人的涉华竞选议题提供了丰富的负面材料。而且,随着中美过去二十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涉华议题从美国的高层政治下沉到基层政治,与中国的利益关联性也逐渐从华尔街利益集团下沉到社区民众,从而使美国基层政治、国内议题与中国的关联性越来越高。因此,在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与国内战略调整的背景下,中美数十年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是2022年中期选举涉华议题特点的载体。
(一)涉华议题规模前所未有
与以往的中期选举和大选年国会选举相比,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中的涉华议题从少数议题扩展到几乎牵涉美国所有国内政治和对华政策议题,涉华议题在类别上的广度和内容上的深度是美国中期选举历史上未有的。在今年中期选举涉及参议员席位的上次选举即2016年选举过程中,涉华议题出现的频率非常低,候选人对该议题的讨论也非常简单,讨论涉华议题的候选人也非常少。
如果说2016年的参议员选举在涉华内容方面呈现少部分州偶有涉及、大部分州没有提及、候选人对涉华议题的讨论不深入的状况,那么2022年的参议员选举在涉华内容方面则呈现少部分州密集出现、大部分州都有提及、候选人对涉华议题讨论非常集中的状况。如果将2022年威斯康星、宾夕法尼亚、俄亥俄、亚利桑那、密苏里五州的参议员选举涉华议题与这些参议员席位的上次选举(2016年)相比,就可以发现本次中期选举在涉华议题的数量方面远高于上次选举。
2022年的中期选举仅在涉华议题数量方面明显增加,而且在涉华议题的讨论深度方面也明显增加,针对涉华议题的竞选资源投入也在明显增加。在涉华议题的讨论深度方面,以俄亥俄参议员选举为例,在2016年的俄亥俄参议员电视辩论中,两党候选人仅有1次提到中国,而且没对涉华议题进行深度的辩论,但在2022年的参议员竞选辩论中,候选人用在涉华议题上的辩论时间占整场辩论的一半。从辩论开始到辩论结束,涉华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辩论过程。
(二)涉华议题关联程度极高
在美国中期选举中,候选人为攻击对手和抬升自己的选情总会提及涉华议题,将很多本来与中国关联程度很低的国内政治议题与中国关联,利用民众的反华情绪来推动选情。在以往的中期选举和大选年国会选举中,大部分候选人会把美国制造业的失业问题与对华贸易议题相关联,通过攻击中国的“不公平”贸易政策、攻击对手支持对华贸易来抬升自己的选情。贸易是候选人经常与美国国内问题相关联用来攻击中国的主要竞选议题。但在近几年尤其是本次中期选举中,中国与美国国内政治议题的关联前所未有。首先,在美国国内反华舆情空前高涨的背景下,很多本来与中国无关或与中国关联程度非常低的议题都会被候选人强行关联并用来攻击中国,以迎合选民的反华心态。其次,越来越多的候选人也意识到,对华战略的变革牵涉到美国国内政治变革,牵涉到国内经济、技术、产业政策的调整。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很多与美国国内经济、产业、技术、能源甚至是社会问题相关的议题都被候选人强行与中国关联,以牵强附会的方式既攻击中国又批评现有政策,以达到攻击竞选对手、论证其政策主张合理性的目的。
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候选人将美国的通胀问题和供应链危机归因于对中国的依赖,将制造业衰落归因于华尔街在中国的金融投资,将气候问题归因于中国的传统能源高消费占比,将国防工业的衰落归因于中美传统的贸易结构。
在竞选中将国内政治议题与中国大量关联的现象不仅出现于候选人层面,也出现于共和党高层对民主党政策议程的攻击战术中。在对华强硬成为两党高度共识的背景下,候选人愿意尽可能地把国内政治议题与中国关联以达到抹黑竞选对手、转移选民视线、规避竞选立场、论证观点合理的竞选效果,这也是本次中期选举国内政治议题与涉华议题关联程度前所未有的直接原因。
(三)涉华议题与地方政治结合
联邦层面的国内发展战略调整所带动的地方政治议题变化也成为影响本次中期选举涉华议题的重要因素。在美国加速国内经济、产业、技术政策调整以适应其对华战略调整的背景下,美国的地方政治议题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经济、产业、技术政策调整,聚焦于这些领域的政策调整对地方选区的利益影响,因而也牵涉到地方经济、产业、技术政策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候选人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将这些政策调整与中国议题结合起来讨论,并将这种结合反映到候选人的竞选纲领和竞选言论中。因此,本次中期选举中的涉华议题因为各州经济、产业、技术发展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地方政治特色,涉华议题与各州地方政治特点的结合程度前所未有。
(四)共和党远比民主党专注与强硬
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和共和党国会领导人在涉华议题方面远比民主党候选人和民主党在国会的领导人强硬得多。以威斯康星、宾夕法尼亚、俄亥俄、亚利桑那和密苏里五州的参议员选举为例,所有共和党候选人(包括初选阶段)都在竞选中提到涉华议题,并且都对中国发出攻击言论和强硬言论,而在民主党方面,只有俄亥俄的候选人瑞安在竞选中全力攻击中国,其他州的民主党候选人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完全没有提及,或者很少提及涉华议题。通过对整个参议员选举过程中的涉华内容进行统计,五个州的民主党候选人通过竞选言论、竞选广告、电视辩论、社交网络等方式提及涉华议题的次数仅有12次,而五个州的共和党候选人通过以上方式提及涉华议题的次数竟然达到55次(见下表)。
共和党不仅在竞选内容方面比民主党更加专注于中国议题,而且在竞选安排方面也比民主党更加专注于中国议题。在以往的中期选举和大选年国会选举中,无论是竞选战术规划还是竞选议题辩论,涉华议题都是在进入中期选举当年或候选人进入两党对决的阶段才会被提出。但是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很多共和党候选人在党内初选的准备阶段(一般在中期选举年的前一年)就提出涉华议题,并将其变成党内初选准备阶段的焦点议题,这是很不寻常的现象。
共和党不仅在竞选安排方面远比民主党专注于涉华议题,而且在竞选策略中远比民主党专注于涉华议题。与民主党候选人相比,共和党候选人会在竞选议程中单独列出中国议题,并明确阐明其在各涉华议题领域的立场。在整个参议员选举过程中,没有任何民主党候选人在竞选网站中单独列出包含“中国”词汇或中国议题的专栏内容,但大部分共和党候选人不仅在竞选网站中单列中国议题,而且在中国议题专栏中明确阐明很多与中国议题关联的竞选主张。
与共和党候选人在涉华议题方面的竞选战术相同,共和党领导层也在整个中期选举中单独组织涉及中国的竞选工作组,并明确列出整个共和党在涉华议题方面的立场框架,将中国议题作为共和党本次中期选举竞选战术的主打战术之一。共和党参议院竞选委员会主席斯考特早于2022年3月就提出“拯救美国12点计划”。在第11点计划中,参议院共和党人承诺会执行“新门罗主义”将中国的影响力逐出西半球,“禁止敌对国家政府以及由敌对国家政府控制的企业购买美国的农地”“逐渐地全面禁止所有的美国对华进口,直至中国出现尊重人权与自由的政府”。与共和党领导层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将反华议题作为重点竞选策略相比,民主党高层并没有专门将反华议题纳入其竞选纲领,反华内容也没有出现在民主党参议院和众议院竞选委员会的网站上。可以看出,共和党在本次中期选举的涉华议题方面明显比民主党更加专注、更加强硬和更加激进。
三、涉华议题特点背后的国内政治动因
近几年,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与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使美国政治精英们将舆情民意、政治极化、政党议程、游说政治等国内政治因素与中国深度关联,使美国的国内政治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涉华议题。美国国内政治变化使美国政治精英加速对华战略调整,竞相提出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立场。随着美国国内舆情民意、政治极化、政党议程、游说政治等因素的快速变化,与国内政治深度关联的涉华议题也随之快速变化,从而使本次中期选举在涉华议题方面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一)快速恶化的对华民意认知
美国国内快速恶化的对华认知民意是本次中期选举出现前所未有的反华浪潮的最直接原因。在对华认知民意恶化的背景下,作为在联邦选举层面反映基层民意的中期选举,自然会通过最直接的选举逻辑将大众民意反映到联邦政治中。在拜登政府2021年6月启动对华疫情溯源调查后,已经有超过半数的美国人相信病毒来源于中国。从盖洛普和皮尤研究中心近十年统计的美国民众对华认知民调来看,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病毒阴谋论对于稳定美国民众在中美贸易战以后居高不下的对华负面认知起到关键作用(见表3)。在美国民众对华认知短期内迅速恶化的背景下,中期选举中的美国政客自然会利用这波明显的反华民意浪潮,通过发表大量的涉华言论激起选民在反华议题上的共情效应以抬升选情。
在过去四年,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是推动美国民众对华负面认知增加的关键因素,更是推动共和党人在反华立场上比民主党人更加强硬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共和党候选人在本次中期选举中比民主党人更加反华的关键因素。从民调数据来看,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对共和党人对华认知的影响要比民主党大很多。根据皮尤中心的民调,自中美贸易战开始后,共和党人的对华负面认知比例始终超过民主党人10%以上。在疫情期间,77%的共和党人相信病毒来源于中国的阴谋论,民主党人中相信该阴谋论的比例为43%,因为疫情而对中国转向负面认知的共和党人远超民主党人。根据芝加哥公共事务委员会2021年12月份的民调,共和党人很明显在诸多涉华议题的立场方面比民主党更为强硬(见表4)。
在认识到共和党人对华负面认知受疫情影响更加明显、共和党选民更加反华的情况下,共和党候选人在本次中期选举中更多提及涉华议题、对华立场更加激进的竞选策略,正是对共和党选民对华认知的直接回应。在共和党选民反华舆情的影响下,参议院共和党候选人和共和党领导层公开强调中国是美国的“敌人”,批评拜登政府和竞选对手目前把中国定性为“对手”是明显的政治错误。参议员共和党候选人初选过程中都在通过竞争性反华的竞选策略以赢得共和党选民的关注。
(二)特朗普对共和党的选举政治影响
特朗普对共和党的影响是本次中期选举过程中共和党候选人比民主党候选人反华态度更激进的党派政治原因。中期选举结束后,特朗普背书的负面影响被认为是共和党未能取得大胜的重要原因,特朗普背书的效果远不如共和党人在选前所预期的那样大。但在中期选举过程中,大部分共和党候选人都认识到特朗普的背书对于他们赢得党内初选是非常重要的。在特朗普对共和党选倩影响依然巨大的背景下,对华强硬成为共和党候选人赢得特朗普政治背书的重要方式,因而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出现大量共和党候选人利用涉华议题进行反华竞赛的现象。
(三)共和党将反华立场纲领化
在特朗普政府之前,共和党的党纲中没有单独的涉华外交政策议程。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共和党的反华态度比民主党更加激进,但无论是特朗普本人还是他的共和党保守派顾问,都没有有意识地将反华列为共和党独立的议程或纲领。特朗普离开白宫后,共和党人重新修正和调整共和党的议程,把反华作为独立的政策议程纳入共和党的保守主义议程体系中,将反华政策逐渐纲领化,确保共和党在未来选举和施政的涉华议题方面,有明确的保守主义反华政策纲领可以遵循。
(四)美国商界的政治影响在减弱
在现代中美关系的历史上,以美国商会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主体的美国商界曾是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尤其是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作为美国国内最重要的受益于中美经贸合作的经济利益集团,美国商会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通过政治献金和游说活动,致力于推动美国对华关税的降低、中美投资开放和金融合作,是美国方面维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的重要政治力量。然而,随着特朗普担任总统以后美国政治极化的加剧,受国内政治斗争冲击的美国商会对美国政治决策者们的政治影响力正在减弱,因而其对美国涉华经贸政策的政治影响力也在减弱,导致本次中期选举中很多候选人敢于无视美国商会在涉华经贸利益方面的影响,在竞选中既攻击中国又攻击美国商会企业与中国的合作。两党候选人将对美国商会的不满与对中国的敌视立场结合起来,使反对对华经贸合作、采取强硬的对华经贸政策成为本次中期选举被候选人大量提及的竞选立场。
四、结语
如果中美在过去二十年的合作没有现在这样的深度和广度,如果美国的国内战略转型与对华战略转型没有这样坚决彻底,如果民粹主义和政治极化对美国决策生态的影响没有这样明显,如果美国商会等利益集团还可以通过有力的政治游说阻挠美国高层采取破坏性的对华政策,中期选举结束后的美国国会在对华政策实践方面也许不会像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所承诺的那样强硬。然而,影响当前美国国会对华政策的政治背景是:中美过去的合作成果已经成为推动美国对华经济科技打压与核心供应链脱钩的负面证据;两党坚定抛弃对华接触,积极执行对华战略竞争;大量民粹主义政客攻击建制派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将美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归因于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受特朗晋影响的共和党人已经把反华纲领化、议程化;支持对华经贸合作的美国商会的政治影响力还在下降;对中国抱有负面认知的民众数量正在增加。这些都为中期选举后美国国会未来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提出更多的涉华法案、干预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执行奠定政治基础。
在如此恶劣的美国国内政治环境下,本次中期选举后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可能会通过在国会发起涉华议题的调查,在打击拜登政治支持率的同时引导美国舆情更加仇华反华,更加坚定美国社会对中美战略竞争状态的认知;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可能会通过激进的涉华议题法案,施压拜登政府在关税问题、疫情溯源、疫情追责、台湾问题、技术打压、人文交流等领域采取强硬措施,使拜登的对华政策继续走向以对抗为主体的方向;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也可能会在供应链安全、毒品管控、投资审查、国防产业等领域与民主党进行立法合作,使中美现有合作的成果和未来合作的希望遭到削弱。在美国对华战略转型和国内战略调整的两个背景下,共和党控制众议院不仅会使拜登政府有序推进对华战略竞争的难度增加,还可能会迫使拜登在部分敏感议题采取触及中方底线的激进政策,从而恶化中美关系稳定的基础条件和政治氛围。届时,拜登政府正在执行的对华战略竞争可能会在共和党的党争策略下偏离其战略初衷,使中美关系不仅没有走向可管控的激烈竞争状态,而是走向不断上升的地缘敌对状态。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原文:《国际关系研究》,2023年第4期
排版:梁国铃
审校:高丹、常亚南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