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关系】寻找“基辛格”:新生代“中国通”,积极构想新框架管控中美关系——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际湃 Author 英特纳雄耐尔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 i 导 读

1971年7月,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挥起了砸破中美坚冰的第一镐。50多年后,基辛格这个名字似乎已成为了“中国通”、“知华派”、中美间“桥梁”的代名词。如今,中美关系越是艰难,越需要有更多的“基辛格”来努力维系中美之间各领域的交流。


澎湃新闻国际新闻中心推出“寻找‘基辛格’”系列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教授、美国前国务院顾问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受到专题报道。


她是美国新生代“中国通”的代表人物,近年多次来华访问交流。白洁曦认为,美国不应一直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以免陷入“中国陷阱”,她反对中美之间经贸与科技的“脱钩”,指出持续的经济、技术和科学交流对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


本文约5000字,读完约15分钟


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  资料图


2020年的一天,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给她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母亲告诉她,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事件不断加剧,这让她“害怕出门”。白洁曦非常震惊,“作为从小在西雅图长大的亚裔与白人混血儿,我从未觉得自己的种族或母亲的种族有什么问题。”


麦肯锡公司在2020年8月发布的一份题为《艰难复苏路:疫情下的亚裔美国人》的报告中提到,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46个州记录在案的仇恨事件至少有1900起,其中三分之一的美国人称目击到有人将疫情的暴发归罪于亚裔,反亚裔的暴力和攻击事件的数量也在增加。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日益强硬的态度,与白洁曦母亲在新冠疫情中的遭遇,似乎构成了这些年来中美关系不断下行的明暗两条线。而这通电话也改变了白洁曦的事业轨迹。


两年后,白洁曦对《纽约客》讲述了关于这通电话的故事,后者在2022年12月发表的文章《一位挑战华盛顿对华共识的教授》(A Professor Who Challenges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on China)被国内多家中文网站译介,让很多中国人知道了这位有着一半华裔血统的女学者。而在那之后,《纽约客》这篇文章的标题也常常在中文网络中被用来作为描述白洁曦的一个定语。


“我想知道我的国家发生了什么”


白洁曦1981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一个亚裔与白人的混血家庭,于2003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并在2008年取得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政治、外交政策和亚太国际关系等领域。她曾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俄亥俄州立大学,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作。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她曾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的高级顾问。


2024年7月,白洁曦加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成为该院的中国研究教授,专注于中美关系、中国政治研究。今年秋天,她还将成为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下新成立的研究所的主任,该研究所将汇聚学者、实务工作者、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专业人士,以促进人们对中国在全球日益变化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制定更明智的政策。


学生时代,白洁曦曾在卡特中心实习。白洁曦在实习期间去到陕西宝鸡和四川成都,她对那里“非常辣的食物”印象深刻,一星期瘦了五磅,因为她“不知道早餐可以吃什么”。在那里,白洁曦第一次接触到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并了解了中国基层政府的工作。


“那个夏天在中国工作的经历非常难得。回头去看,美国有关中国的讨论缺少很多内容,比如中国人的复杂多样性和他们的梦想。(卡特中心的实习)给了我珍贵的机会同中国人一起生活和工作。”白洁曦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如此说道。


她回忆这段实习的最大收获是,“认识到未来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其发展的路径方式不是可以轻易预见的。”对于刚开始学习并试图深入了解中国的白洁曦来说,这段经历对其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Susan Shirk)的得意门生(编注:谢淑丽曾在希拉里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期间担任其中国问题政策顾问),白洁曦在走出校园后逐渐成长为美国新一代的中国问题专家,与政治界人士有密切互动,并且多次出席国会听证会。


早在2015年,中国国内就已注意到这位美国学界的“新生代”。自2014年以来,美学界、战略界对华认知出现恶化情况,这种情况到2015年也并未好转。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2015年4月发布了题为《修订美国对华大战略》的特别报告,声称中美战略竞争远超合作的局面已成“新常态”。当时的一篇文章在分析美国对华为何出现“噪音”时,提到美国战略界对华官员、学者中对华有较为深厚感情、经历改革开放的“老一代”如芮效俭、李侃如、傅高义、包道格等,正被包括白洁曦在内的年轻一代取代。文章认为,这些擅长国际关系理论的“新生代”缺乏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感情认知,其成长背景为中美实力差距缩小,对华态度较为强硬的时代,因此对这批“新生代”如果主导美国战略界会如何推动美国对华战略调整表现出了隐隐的担忧。


六年后,2021年的8月,批评美国总统拜登对华战略过于意识形态化的白洁曦,被聘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政策规划团队的高级顾问。就在两个月前,白洁曦和她在康奈尔大学的同事佩平斯基(Thomas Pepinsky)在《外交事务》季刊(Foreign Affairs)上发文呼吁“华盛顿应避免与北京的意识形态竞争”。文章对拜登总统关于全球政治“生存抉择”的定义提出不同看法。


其实,白洁曦在2019年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举办的“美中在进行意识形态竞争吗?”辩论会上就提出,美国在意识形态方面与中国的竞争忽略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真正来源——经济和不断增长的技术实力。


尽管2015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曾刊文指出,与政策界联系密切,又是谢淑丽学生的白洁曦未来很有可能入职美国政府。但本文开头提到的《纽约客》的那篇文章认为,促使她从学界投身政界的原因,还是她与母亲的那通电话。白洁曦想知道自己生活长大的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于是,她开始在媒体和公共舆论场上发表自己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的看法,并设法在拜登政府的国务院担任政策规划顾问,希望在那里可以推动政策的改变。


在美国国务院任职期间,白洁曦深刻意识到若中美关系恶化将带来怎样的危险效应。这种关系不仅是双边关系,而是全球范围的影响。


白洁曦曾对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对华政策走向感到担忧。在进入拜登政府的国务院任职期间,白洁曦对政策的延续性、差异性以及仍待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好理解。她开始“研究美国和中国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和平共处,以及是否能够制定一个新的框架来管理这种关系”。


立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竞争共存派”


2023年7月和2024年6月,白洁曦都曾来华访问,与中国的专家学者就中美关系、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科技竞争、美国大选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因其在美国国务院任职的经历,并且多年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白洁曦被认为是美国新生代“中国通”中极具理性的学者代表之一,也被视为挑战美国对华强硬政策共识的学者。她呼吁美国国内就对华政策进行更精细且温和的辩论,在政策制定上以“我们想要什么”为导向,而非“我们惧怕什么”。


美国对中国想象出来的威胁,某种程度上反映在那些极端的话语上。白洁曦去年3月在接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专访时曾提到,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评估出现过“美国感觉正被中国‘糟蹋’”;“中美两国的竞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斗争”等极端话语。这不但使中美关系在美国国内政治极化背景下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也限制了继任的拜登政府撤销特朗普时期出台的一些负面措施的空间。而中美陷入针锋相对的漩涡之中,对谁都没有好处。


这种想象出来的威胁也使得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出现“盲目反对”的弊端。2022年8月,白洁曦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发表文章《中国陷阱:美国外交政策与零和竞争的危险逻辑》(The China Trap: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erilous Logic of Zero-Sum Competition),引发美国学界战略界关注。白洁曦指出,中美关系没有恶化到“必须开战”的地步,但美国却明显受困于“中国陷阱”——只要中国有任何政策和外交动向,美国就会第一时间表示反对。这种应激反应直接削弱了美国在中美博弈中的地位。美国完全忽视了中国国民的生存状态和国家利益需求,导致自己处于劣势。因此,她建议美国不应一直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以免陷入“中国陷阱”。


《纽约客》援引社会学家戴维·麦考特(David M. McCourt)对美国的中国观察者(America’s China Watchers)的分类(战略竞争派、接触派、新冷战派和竞争共存派),将白洁曦视作“竞争共存派”(Competitive Coexisters)的一员,这个学者群体承认中美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但也认为两国应该通过建设性的全球合作和多边机构的作用来解决问题,并且美国应该多和中国保持接触。“竞争共存派”强调通过合作而非单纯的竞争或对抗,可以更有效地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麦考特认为“竞争共存派”与传统一代“中国通”是截然不同的新群体。而白洁曦已是美国更年轻、更关注政策的中国观察群体的代表人物。


今年5月底,《外交事务》刊登了一组关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辩论的文章。其中就包括白洁曦与美国前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合撰的《疏远的危险》(The Perils of Estrangement)一文。这篇文章的缘起,是美国对华强硬派——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和前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4月10日在《外交事务》发表的文章《胜利无可替代:对华竞争必须胜利,而不是管理》(No Substitute for Victory: America’s Competition With China Must Be Won, Not Managed)。


白洁曦认为,博明和加拉格尔的文章体现了那批对华“制胜派”官员们混合了保守主义传统、历史决定论和军事安全狂热的根本思维,“太过悲观,认为一切不可逆转,甚至是宿命论的问题”。


于是她和斯坦伯格共同撰文反驳。文章指出,博明和加拉格尔对冷战的怀旧情绪以及他们呼吁“新冷战斗士”,都说明他们忘记了冷战有多危险,“冷战提醒我们,不受约束的竞争是危险的。冷战式对抗不是美中关系的宿命,但人们若抱有宿命论的思维,就会使‘新冷战’发生的可能性上升。”


在接受《外交政策》专访时谈到如何看待中美双方缺乏合作基础的问题时,她提出美方也需要从北京的角度来看问题,而这不是要“迎合”中国,而是为了找到降低紧张局势的方法,以免使彼此陷入对双方都毫无助益、本可避免的危机。她希望美国能够跨越党争,共同确定美国想要引领的那个未来,而不单单只考虑如何能够“竞赢”中国。


白洁曦接受《外交政策》专访 视频截图


在回答另一个问题时,白洁曦说得更直白,她最担心的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所耗费的精力正在拖慢“我们自己的发展”。而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确保美国继续致力于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民主国家,一个能够让不同的声音都可以被听到、被尊重的国家。


她反对中美之间经贸与科技的“脱钩”,也是因为如果放弃继续接纳中国及中国企业的投入,美国将无法实现脱碳或绿色能源转型的目标。


在另一次专访中,她提到持续的经济、技术和科学交流对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在许多情况下,中国拥有丰富的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不用说中国的先进制造业,这使美国很难在没有中国公司、科学家和实体一定程度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母亲的恐惧仍然萦绕在她的脑海中


然而,目前美国政界的整体氛围,对于想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人非常具有挑战性。白洁曦认为,很多能够为美国发挥作用的华裔学者因为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而不得不保持距离,这进一步削弱了美国本该具有的对华判断力和相关决策能力。


据《南华早报》2022年8月的报道,白洁曦曾敦促美国减少对中国的煽动挑衅性言论。她指出,自2018年以来,在时任总统特朗普的言论推动下,美国两党日益在中国问题上形成联盟。她将这种现象描述为一种“自我实现的不断升级的螺旋”——政客们严厉地批评中国,以避免在选民面前显得软弱;而选民则因为政客的严厉言辞感到恐惧,要求政府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华盛顿的决策者们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的螺旋,任何试图与“对华强硬”这一共识背道而驰的人,都会被指责为是对另一方的支持。


而白洁曦的华裔身份或许使她在挑战“华盛顿对华共识”的时候,除了遭到质疑,还面临某种程度的危险。董云裳称赞敢于说出不同观点的白洁曦“非常勇敢”,但白洁曦在直言不讳的同时,也非常慎重地表达自己的担忧与关切。她看到其他亚裔美国人的声音成为种族攻击的目标,因此她使自己的论点尽可能基于事实和政策,并为此限制使用社交账号。尽管她不认为自己是种族主义的受害者,但她担心言论和攻击可能会升级。而她母亲在电话中向她诉说的那种恐惧也仍然萦绕在她脑海中。


白洁曦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说道:“我不想成为言论攻击下的牺牲品。但这关系重大,我不能一直置身事外。虽然我是一名学者,但我也是一名公民,我不寻求紧张关系,但我希望(我的)观点能够得到传播。”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原文:国际湃

排版:杨云舒

审校:高丹、宫嘉玲


往期推荐

【iGCU独家】【美】白洁曦:美国对华政策是否过于“鹰派”?

【人文交流】寻找“基辛格”:仍有人能为中美“基辛格式”交流发挥一定作用——李成 

【人文交流】寻找“基辛格”:困惑中美关系何以至此,仍在求解——董云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