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桥
12月17日《中国文化报》消息,福建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决定》。管理办法于2016年颁布并施行,在规划管理、保护措施、经费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今年1月,国务院确定“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明年我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项目。本次修改,在原有16个遗产点的基础上增加了6个遗产点,同时根据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意见增强了海洋和港口部门在遗产管理系统中的参与度,并对部分专业技术名称进行更为规范准确的表述。随后曝光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显示,6个新增遗产点为:德化窑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顺济桥遗址、安平桥。这6个遗产点中,包括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等明星国保,但其他遗址知名度不是很高,范围也很分散。我搜集了关于这些遗产点的信息,供参考。
德化的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产品,也是活跃的历史见证者。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是国内闻名的大型古瓷窑遗址群,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德化县三班、盖德、龙浔、浔中四个乡镇宋至明代的46处窑址,此外还有一处在南安市境内。
德化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180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据报道德化尾林窑、内坂窑遗址被纳入申遗。
遗址位于尚卿乡青洋村(青洋冶铁遗址为第一批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公布)。今年9月底,安溪冶铁遗址“申遗”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目前进展顺利。
宋代以后,福建矿冶业迅速发展。北宋初期,福建矿冶业颇具规模,有“银场二十七,铁场二十,铜、铝场各二十八处”,占全国首位。《泉州市志》载:宋代泉州铁矿的开发和冶炼也极为发达。宋代泉属各县都出铁砂。铁场至永春的倚洋(今湖洋),安溪的青阳(今青洋)、德化的赤水,而以安溪青阳冶铁最重要。当时泉州商贸把所造的锅、鼎、针等铜铁制品,兴贩于不产铁的两浙,还与桐油一起,输往南海诸国。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称:“庆历五年(1045年),青阳(安溪青洋)铁冶大发,即置铁务于泉州。”可见,在宋代泉州已有专门管理冶铁业的“政府部门”了。
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以南不到200米的地方)。现在,这里已是梨园剧团驻地,仍存有南外宗正司遗址的石碑和一尊塑像,现存文物不多。据记载,北宋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府(今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管理赵氏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徙迁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后又于南宋建炎间迁至今浙江绍兴。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南外宗正司迁徙至泉州,设在古榕巷内,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皇族聚居地,建筑堂皇富丽,机构设置丰富多样。同年,泉州设立了专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学”,学制二年。据记载,当时在泉州的宗室子弟初期仅349人,其后日益蕃衍,至绍定年间(1228~1233),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南外宗正司的设立,给泉州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工具、丝织产品及技艺,丰富了当时泉州的文化。司内的人们曾一度生活奢靡,歌舞升平。1277年,元将唆都带兵攻入泉州,在城内“尽杀南外宗子及士大夫三千余人,妇幼不能免,备极惨毒”,所有建筑毁之一炬。后来随着朝代更迭,这里曾是织染局、私人宅院等。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府文庙西南不到300米的地方)。市舶司或称提举市舶司,是宋元明(公元960-1644年)朝廷为了管理海外贸易而设立的专门机构(相当于海关)。宋元市舶司的职责主要包括:
(1)管理进出港口船舶及其货物,实行“公凭”制度,凡进出港船货都要向市舶司申报(4)参与管理侨民事务,负有参加挑选和推荐蕃长的责任在明代,由于实行海禁,取缔私人海外贸易,此时的市舶司成为接待贡使的专门机构,与宋元两代相比,其职责性质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1087年(元佑二年)北宋政府将福建市舶司机构设在泉州,标志着泉州港重要地位的确立。泉州市舶司设置后三四十年,市舶收入已赶上广州,二地平分秋色。南宋时,因都城临安地近泉州,颇占地利,泉州成了舶货充羡的“富州”,这与市舶司的设置及其市舶管理制度的相对完善有很大关系。
1277年(至元十四年),元政府首先在泉州设置市舶司,任命弃宋降元的蒲寿庚为提举,大力经营泉州港,同时赋予泉州更多的权限。在市舶制度上,元政府除了去掉禁榷(专营)、博买的做法,在泉州最先实行“舶税钱”制度。泉州港是朝廷特别关注的市舶主港,海外贸易已登峰造极,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南巨镇,赢得“东方第一大港”的称号。1370年(洪武三年)明政府在泉州恢复设置福建提举市舶司,但被限定只通琉球,施行严格的朝贡贸易制度。1472年(成化八年),福建提举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结束了泉州长达386年设置市舶司的历史。此外,历代从泉州口岸登陆的各国使节很多,1115年北宋朝廷在泉州设立“来远驿”;1405年明朝廷诏令设立“来远驿”,其遗址在聚宝街南。它们都是专门为来华外国贡使下榻的宾馆,由市舶司负责管理。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位于泉州古城南门外晋江下游的浯江之上(泉州天后宫以西),有着800年历史,是福建历史名桥之一。顺济桥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墩为干砌条石,上部结构为石梁。该桥全长338米,共31墩,跨径15.4米至7.6米不等。桥北原特设段木梁桥,有警即吊起,以御敌寇。筑有桥头堡,置戟门,昼开,夜有警闭,今皆不存。南端桥堡上有“雄镇天南”四个大字。该桥历代有修葺。l932年,地方军阀陈国辉派款征工,将石梁桥改为四梁式变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上世纪60年代又进行修补,将损坏的九孔改为简支组合梁,即在工字钢梁上浇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1993年9月至1994年3月又进行加固、加宽和修缮。现有桥长500米,宽4.6米,桥墩水下部分仍然保留宋代石船形桥墩的基础,桥面仍基本保留上世纪30年代的旧貌。2001年7月,顺济桥15号桥墩毁坏,失去支撑功能,交通被封闭。由于年久失修,特别是受附近大面积采砂影响,最终引发旧顺济桥桥墩与桥面底梁严重脱离,成为危桥。2006年7月23日,顺济桥北侧第8、9两个桥墩、南侧第5个桥墩几乎同时坍塌。2006年8月10日晚,顺济桥再次发生坍塌。此次有9个桥墩与桥面发生坍塌,加上原来坍塌的几个桥墩,整座顺济桥断成四五截,剩余的桥面几乎伏贴在水面上了。
安平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卧于晋江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面上,长近五里,俗称五里桥,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时14年完成。桥面用两千多条石板拼接而成,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最长、工程最浩大的石桥。安平桥全桥有疏水道36孔,桥墩以条石纵横迭砌而成。根据水域的深浅、流向和流量的不同,采用了:方形、尖端船形和半船形的构筑形式,这种因地制宜的桥墩设计令人惊叹。安平桥的石板巨大,有的甚至长达11米,宽厚各近1米,为了将如此之巨的石板架设到高悬的桥墩上,当时发明了“浮运架桥法”。即利用海潮高涨,用船运载石料,通过简单的吊装设备,将上百吨的巨石牵引就位。这种施工方法至今仍广为运用。安平桥的兴建,使辽阔海湾一跃成坦途,使安海与水头连成一体,沟通了与南安、漳州乃至广东的联运,让安海港成了船舶辐辏、中外商人云集的重要口岸。
至此,“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分布在泉州市所辖的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安溪县、德化县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的范围内,包括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真武庙、九日山祈风石刻、泉州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泉州府文庙、老君岩造像、泉州开元寺、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洛阳桥、顺济桥遗址、安平桥等与泉州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相关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