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被迫辟谣、张文宏被网暴:近些年一个令人忧虑的真问题
不论是去年的张文宏事件,还是最近的饶毅事件,都反映出网络舆论场的戾气和撕裂。这也是近些年许多公共事件所共同折射出的一个令人忧虑的真问题。
一百年前,辜鸿铭盛赞中国人具有难能可贵的特质——温良、富有同情心。
任何正常人都不希望生活在动辄得咎、因言获罪的环境里。
疫情三年以来,许多民众过得很不容易,经济社会发展同样面临相当大的困境,此时此刻,人和人之间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但遗憾的是,网络舆论充斥太多的撕裂、意识形态先行、人身攻击和谣言。
追问饶毅和张文宏事件:让撕裂和戾气远离网络舆论
文/邓峰
最近,著名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陷入舆论风波。
起因是他认为新冠病毒的毒性未必越来越弱,“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断定疫情走向”,不同意张文宏医生说的“走出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批评“对上逞能、对下逞强,都不是科学态度”。结果,饶毅迅速招致相当数量张文宏医生支持者的批评和围攻。而当经常刊发饶毅文章的公众号“饶议科学”为了回击那些指责饶毅的人,刊发两篇文章(《致:为造神而践踏原则、牺牲科学的伪君子们》、《以没有说的话构陷饶毅老师,张明扬成为二十一世纪秦桧的首席候选人》)后,更是触怒许多网民,被认为有大字报、扣帽子之嫌。
(本文作者认为饶毅对于张文宏的批评带有误会和求全责备的成分,二人观点并不完全矛盾,公众号“饶议科学”两篇未署名饶毅、但大概率是编辑所写的文章确实非常不妥,反应过激,但纵使如此,仅仅因为这一点便去简单否定饶毅,将他虚构为防疫爱好者,甚至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对饶毅进行有罪推定和人身攻击,同样非常不妥。)
网上舆论对饶毅的批评至少有两种:质疑饶毅是防疫爱好者,批评饶毅“捡软柿子捏”、欺软怕硬;质疑饶毅是核酸检测首倡者,并开设新冠核酸检测公司谋利。除此之外,网上还有不少针对饶毅的人身攻击。
这一幕非常让人诧异。因为在此之前,在相当数量的人眼中(包括许多张文宏医生的支持者),饶毅是具有道德担当、公共关怀的敢言科学家,是“生物学界的鲁迅”。岂料,因为饶毅对张文宏的质疑,突然之间,昔日被很多人追捧的饶毅,竟成为许多人批评和攻击的对象。这究竟是饶毅变了,是他辜负公众的期望,还是那些批评和攻击的人冤枉了饶毅?
(网上对饶毅的不当指摘,缺乏依据)
应该说,但凡真正读过多篇饶毅的文章(饶毅本人写的文章和公众号“饶议科学”刊发的文章是有区别的)的人,或者说愿意在表达观点之前去核查清楚饶毅文章的人,是不会认为或者相信饶毅是防疫爱好者。许多批评饶毅的人所忽略或不知的是,一年多前,饶毅便曾在《谁与谁共存:老祖宗病毒与小孩子人类》一文中支持张文宏与病毒共存的说法。在2022年3月,饶毅又率先提出“尽快推广第三针疫苗,然后开放”的观点。
饶毅从来都不反对开放,只不过他笃信科学是有限的,话不要说得太绝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新冠病毒的毒性未必越来越弱,纵使决心开放,也要对病毒的变化保持必要的关注,以便于出现问题及时处置。但遗憾的是,许多批评和攻击饶毅的人不愿核查清楚饶毅的观点,他们虚构一个他们想象中的与基本事实不符的作为防疫爱好者的饶毅,义愤填膺,大加鞭挞。
至于饶毅是不是新冠核酸检测公司的老板,连日来,公众号“饶议科学”在附上饶毅夫妇旗下公司核查资料的基础上回应称:“中国企业都是公开的,除了名称之外,每个企业做什么,也查得到,而不是瞎编就可以。饶老师只在历史上与一个有核酸检测资质的公司(‘优乐’)曾经有关,但饶老师在2019年(疫情前)就退出了,记录清清楚楚。而‘优乐’是检测癌症病人的核酸和生物标记物,以帮助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公众号“饶议科学”还解释说,饶老师从未“首倡”、只曾在有前提条件(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估计”新冠核酸检测的普遍性。(注:在开放之前那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是否倡导新冠核酸检测并不能作为评判一个人底色的主要依据。因为这只是观点争论,应该允许不同人有不同观点。真正要害的问题在于是否有人涉嫌借倡导新冠核酸检测谋取不当利益。)
(这是来自公众号“饶议科学”的回应,真实性当然有待于进一步核查,但至少可以证实的是:“饶议科学”是科学方面最高点击率之一的微信公众号,饶老师从来不允许打赏、从来不允许广告。这一点难能可贵。因为根据“饶议科学”的点击来说,若开启打赏或者接广告,收入相当可观。但本号作者关注“饶议科学”超过一年,从未看到“饶议科学”开启打赏或者接广告。)
不可否认,这只是公众号“饶议科学”的一方说法,有待于进一步核实,但至少目前的证据是有利于饶毅一方。其实,那些声称饶毅靠新冠核酸检测来谋利的说法自一开始便缺乏依据,有赚取流量之嫌,但还是获得许多人的转发,其中包括不少理应有判断力的知识人。这背后暗含一种双重标准,当自己认同的人或观点遭受质疑时,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反对有罪推定和上纲上线,反之,当自己不认同的人或观点遭受质疑时,许多人很容易就有罪推定和上纲上线。
当然,饶毅一方同样有求全责备之嫌。饶毅是认为疫情走向难以断定,张文宏说的走出疫情是指开放后新冠疫情将回归普通流行疾病,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严防死守。这两种观点之间并不完全矛盾,张文宏的说法虽可能不如饶毅的说法那么严谨,但并非毫无道理。至于公众号“饶议科学”在饶毅遭到曲解、攻击时所刊发的两篇文章《致:为造神而践踏原则、牺牲科学的伪君子们》、《以没有说的话构陷饶毅老师,张明扬成为二十一世纪秦桧的首席候选人》,尽管是一种气话,但反应过激,非常不妥。
(张文宏医生尽管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不同人见仁见智,但总体来看,他的公共发言兼具专业性和人文关怀,他所倡导的科学防疫、精准防疫,获得包括本文作者在内许多人的认同。)
不论是去年的张文宏事件,还是最近的饶毅事件,都反映出网络舆论场的戾气横行和严重撕裂。这也是近些年许多公共事件所共同折射出的一个令人忧虑的真问题。
一百年前,辜鸿铭盛赞中国人具有难能可贵的特质——温良、富有同情心。可一年多前那些网暴张文宏,不断上纲上线和人身攻击的人,他们的温良和同情心去哪了?同样道理,过去一段时间,那些对饶毅进行人身攻击的人,温良和同情心又去哪了?网暴张文宏和恶意攻击饶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大都是正常人,是有温良的一面,恻隐之心尚存,可到了网络舆论,却为何突然言语之间戾气那么重?
人非圣贤,亦非全知全能的上帝,难免会有说错话或者一时冲动言辞过激的时候,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会有这样的时候。既然如此,是否能因为一个人说错话或者一时冲动言辞过激而简单否定一个人?显然不能,任何正常人都不希望生活在动辄得咎、因言获罪的环境里。对一个人的评判,不能无限放大具体时空幻境下一时之间的错话。不论饶毅还是张文宏,都是中国社会所需要或者说应该包容、理解的公共人物。
20世纪80年代末,一群捷克知识分子曾制定比较知名并影响至今的《对话守则》,包含8条内容: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不做人身攻击;保持主题;辩论时要用证据;不要坚持错误不改;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对话要有记录;尽量理解对方。
可从去年张文宏事件和今年饶毅事件来看,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疫情三年以来,许多民众过得很不容易,经济社会发展同样面临相当大的困境,此时此刻,人和人之间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但遗憾的是,网络舆论充斥太多的撕裂、意识形态先行、人身攻击和谣言。
从反右、文革到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说明,一个社会只有与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上纲上线式扣帽子保持合理的距离,才能健康发展。本文真诚希望中国社会能上下携手,努力建构开放多元、中道理性、君子和而不同的公共讨论环境,让戾气和撕裂早日远去。
END
推荐阅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去世:一个社会永远都不能失去常识理性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