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资消息 | 十三月文化获华盖资本数千万B轮融资,新乐府品牌转向文旅逻辑

查沁君 新商业情报NBT 2018-12-02

我觉得自己在从业二十年后,很可能会迎来一个好时机。对于十三月来说,我们在这两年里转化了一套方法论,开始从民谣进入文旅,我觉得每天都充满了挑战,每天都有特别好的事在发生。


作者 | 查沁君

采访 | 齐朋利


《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号ID:newbusinesstrend)获悉,专注于民谣音乐的独立音乐公司十三月文化于近日获得华盖资本数千万元融资。此前十三月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完成天使轮和A轮融资。

 

十三月文化创立于2006年,曾发掘并签约过苏阳、万晓利、马条等独立音乐人,并拥有“民谣在路上”演出品牌。2014年,十三月推出“新乐府”品牌,开始用现代乐器和先锋手法对昆曲、评弹等中国传统戏曲进行跨界改编。

 

正是在2014年前后,十三月一直推动的民谣音乐开始迎来爆发,民谣音乐节遍地开花,头部民谣音乐人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但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卢中强并不愿意在红海里竞争,在他看来,音乐行业没有那么多头部资源值得整合,相比高价抢头部,“一定要有新的方向,来创造新的头部内容。”

 

 

过去两年里,十三月在新方向上做了诸多探索。最终十三月找到了自己的路径,那就是专注于新乐府与线下文旅场景的结合,并通过与在地团队合作打造运营多个线下空间。由此,十三月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线下文旅内容的提供商。而且在这个正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里,十三月凭借入局早和优秀的编辑能力领先优势明显。

 

在民谣领域,十三月也将借助微信、抖音做媒体化的布局。同时随着版权环境的日益改善,十三月也开始通过音乐制作和影视配乐积累版权。

 

卢中强告诉《新商业情报NBT》,音乐行业之前总是被商业环境差和审美恶趣味等问题所困扰,这让自己一直比较颓。“但现在我觉得自己在从业二十年后,很可能会迎来一个好时机。对于十三月来说,我们在这两年里转化了一套方法论,开始从民谣进入文旅,我觉得每天都充满了挑战,每天都有特别好的事在发生。”

 

十三月转换赛道进击文旅

 

在选中华盖资本作为B轮投资方之前,卢中强与许多资本都有过接触。当时新乐府已经做了三年有余,已经积累了数十张唱片和多场演出内容。卢中强对于新乐府最早的期望是将“传统戏曲的受众年龄拉低30岁”,增进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认识。同时卢中强也是希望在这样一条新赛道里积累起更多头部的优质的版权。

 

随着文旅市场的爆发以及新乐府戏曲产品天然与各地文旅项目拥有的契合性,卢中强认为新乐府在文旅赛道将拥有更多机会。但当卢中强向投资机构讲出这一设想时,很多机构并没有听懂。“那时候资本看重的是十三月的艺人包装能力、头部IP发掘能力以及在独立音乐赛道早期进入的能力,他们更希望十三月去多签艺人,多做音乐节,在民谣的市场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但在卢中强看来,如果按照这种打法做起来很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自媒体兴起后,音乐人有了更多发声渠道,艺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对唱片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就音乐节来说,音乐节已经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更多是依赖人脉和关系,唱片公司更像一个活动执行公司,而且真正能赚钱的音乐节并不多。

 

“所以我当时就说十三月想转变成一个平台去做文旅相关的事。那个时候,中国的文旅已经有了爆发的端倪。比如我们去做音乐节的时候,政府就会问更常态的可能在哪里,除了音乐节,和当地的共生关系在哪儿,或者是想要和我们一起做一些物理空间把音乐的生态做起来。我想把新乐府作为一个引擎去发力文旅,当时只有华盖在第一时间听明白了。”这也促成了如今十三月B轮融资的完成。

 

早在去年,十三月就已经在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做过为期两周的世界音乐季。今年4月,十三月在山东青岛的即墨古城做了跨越两个月历时50天的国际民谣季。其中,十三月请到了大批上合组织国家的音乐人来演出,演出主舞台后会有各种互动的小舞台。一开始当地领导也担心即墨当地的群众听不懂国外音乐人的作品。

 

“但老乡们玩得特嗨,一次一个国外音乐家在县衙门口演出,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老太太来找他拍抖音,非常有意思。”即墨政府也提出希望提供一个四合院与十三月一起打造一个音乐主题客栈,里面有录音棚,可以供音乐人录制唱片。在录制唱片期间,音乐人可以驻留在这里,也可以邀请其他音乐人一起前来。

 

今年6月,十三月还与景德镇文创街区陶溪川合作一起打造了陶溪川宇宙音乐节。这是一个定制性很强的音乐节,其中绛州鼓队与非洲鼓队的巡街演出让人印象深刻。陶溪川也计划为十三月提供街区里的一块场地做录音棚和世界音乐的音乐家驻留。此外,十三月也会在这块场地里做亲子音乐教育和精酿啤酒的啤酒吧。

 

 

另外,苏州是今年十三月的重点。今年,十三月会联合台湾风潮唱片在苏州录制唱片《水色2》。十四年前,风潮录制的《水色》唱片里的一首《摆渡人之歌》在苏州拥有极高的流传度。借助这张专辑,十三月也会在苏州落地一个水色IP的音乐客栈。同时十三月还会借助《水色2》唱片与苏州文旅合作一个驻场演出。

 

目前,新乐府已经开发了昆曲、评弹、川剧、扬州青曲、粤剧等六个剧种,由新乐府发行的《新乐府|粤剧:迷粤》更获得了第18届华语音乐传媒盛典世界音乐专辑大奖。

 

卢中强计划做一个属于新乐府品牌的世界音乐音乐节。为此,十三月会和一个苏州的团队合作在苏州一个小镇推出丰收音乐节。“这个小镇有万亩良田,还有观光通道和舞台。舞台附近还有一个文创园,可以看到一粒种子到一粒米的诞生过程。”

 

新乐府的落地实践攻略

 

除此之外,十三月今年还会在青岛象山开渔季做一个“吃的最好的音乐节”。在广西,十三月还会和刘三姐的传人合作开发刘三姐的民歌,并计划和开心麻花一道在当地构建物理空间。同时,十三月还会和苏州昆剧院合作为戏剧《傀戏楼》制作昆曲音乐,卢中强还计划将自带流量的年轻昆曲演员形象嫁接到动画形象上。

 

对十三月来说,今年是在文旅上大步迈进的一年。但如何运营大量的线下空间对于十三月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落地的问题上,卢中强做了大量调研。以陶溪川的空间为例,这个空间会有政府提供装修金额和运营资金。同时还有团队,有清华DIBO这样的合作伙伴在这里驻留,十三月在运营和策划上会更得心应手。

 

对于十三月的落地空间来说,在地化团队是卢中强最为看重的。在他看来,当新乐府的品牌打磨出模式化的产品之后,在地化团队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在地化团队,我就宁愿不做,因为我们自己做这个事太重了。”十三月与在地化团队的合作方式会以合资公司的方式运作,甚至十三月不会强制要求控股。

 

十三月文化创始人卢中强


 “我们的想法是把十三月作为一个平台,通过我的IP、编辑、品牌影响力以及与各地政府对话的能力来激活更多地方上的合作。”

 

今年新乐府的内容重点会放在器乐和民乐开发上。今年年初,十三月与中唱集团一起发起了“国乐复兴”计划,目前已做了五张唱片。计划发起后,卢中强发现古风和二次元人群对于中国民乐的敏感度正在越来越高。今年8月,十三月会在“扬州的夏日”音乐季上主做国风音乐,官方售票平台是B站。今年10月,国风音乐节还将落地武汉。

 

 

除了文旅项目的落地,依托微信、抖音、B站等平台的媒体业务以及版权业务也是十三月的主要业务。其中媒体业务主要负责为十三月和新乐府的内容获取流量。在版权业务上,卢中强认为如果TME成功上市,音乐版权也必将会有更大的利好。为此十三月将依托自有和合作的两个录音棚通过影视作品制作等方式积累版权。具体来说,十三月会在制作的同时谋求拿到作品的录音版权甚至著作权。

 

目前十三月已经制作完成了 30 张唱片,自有音乐版权库有 600 余首原创作品。版权板块的业务预计今年收益在500万元左右。

 

 “未来在中国,第一缺的就是好内容。我觉得好内容就是好媒体,它可以嫁接在任何地方。好内容就是好媒体,音乐不一定得是头部的,或者具有巨大流量。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任何一个分众市场的想象力都是爆大的。”


卢中强对此充满希望。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