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上)
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进入21世纪全球医疗需求增加,发展中国家随着对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数据显示,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发展近三十年内,平均每年生物医药销售额以25%—30%的速度增长,其中美国以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发展大国,总产值占到了GDP的17%左右,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
1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需求拉动市场,产业化进程加速
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进入21世纪全球医疗需求增加,发展中国家随着对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数据显示,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发展近三十年内,平均每年生物医药销售额以25%—30%的速度增长,其中美国以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发展大国,总产值占到了GDP的17%左右,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美国生物医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场的90%生物药品来自美国的著名企业,如默克、强生、罗氏、诺华等。在欧洲以德国为例其生物医药总产值占GDP的12%左右。生物医药产业是继汽车、机械制造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通过实施一系列全方位的科技计划推进生物科技创新,政府重视生物医药发展,大力扶持创新性生物技术企业,把生物医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日本生物医药产业正快速由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
2.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动力
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要推动力。美国的技术创新力量是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网络型研发体系,如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拥有百所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几乎所有的著名生物医药公司以他们为网络核心在此设立了研发中心。创新成果在网络内以较快的速度通过专门的平台进行技术转化,进而顺利过渡到产业化阶段。由于其强烈的创新意识,每年美国FDA公布的生物制品专利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以英国和德国为例,英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仅次于美国,在技术研发领域已有2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产业学科基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德国是欧洲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构建了第一个生物技术产学研网络——“RNA"技术网络,此外还拥有强大的创新团队。日本虽起步较晚,但日本本着产业立国的思路,坚持大型企业承担重大生物技术创新的任务,从2002来至至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居亚洲之首。
3.产业园区集群模式发展
纵观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国家在发展模式上几乎都以生物产业园区的形式达到集群效应,生物产业园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美国从西到东形成了华盛顿、旧金山、圣迭戈、波士顿、北卡罗来纳五大生物医药园区,而在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成为美国生物医药产业获取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英国剑桥生物技术园区是世界从事最尖端生物研发园区之一,园区往往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较为密集的地区形成。日本积极推进产业园区计划形成了11个生物技术或生命科学为重点的产业园区,主要有大阪、神户、北海道生物技术园区。以上国家产业园区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在获得政府政策财政税收多层面的支持同时,其园区强大的聚集效应也吸引了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加入其中。
4.产业发展制度完善
任何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离不开相关的产业制度,在生物医药日益带来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今天,各个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产业配套措施完善。以美国从1998年开始加大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经费投入,在政府财政预算中仅次于军事科技的投入,各州政府积极设立研发基金,由于生物医药技术研发耗时长、投入高有政府在R&D上的支持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次是完善的创新制度,从技术研发到技术转化最后产业化阶段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链,建立了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制药企业创新合作的无缝对接,行业协会对创新成果积极进行推广等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创新速度。再次完善的风险投资介入机制,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大量社会资本的参与,政府前期在研发上投入资金为后续产业资本的进入降低了风险,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要素投入多元化。
1.生物制药行业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被看成朝阳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随着新产品研发经费支出的快速稳定增长,2000-2015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大中型企业新产品产销规模呈较快增长趋势。目前我国我国重点发展的生物制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发酵生产、开发各种疫苗、单抗及酶诊断和治疗试剂、开发靶向药物。这几类药品市场需求旺盛,也带动的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产业布局重点突出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布局上以产业关联为基础、地理靠近为特征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发展区域。
环渤海包含了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北京以其高度集中的科研人才成为生物医药的研发中心;天津以出口为导向是关键技术的转化基地;河北和山东拥有较好的医药基础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环渤海地区最重要的生物医药制造业大省。
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上海聚集了世界前十强药企,研发密集、融资条件较好,是我国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江苏是生物医药产业成长性最好最活跃的地区,生物医药产值位居全国之首。
珠三角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广州较早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一批优秀生物医药企业。深圳自主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环境好,跨国企业投资力度大,生物医疗产业设备优势突出,随着基因库的建立南方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城市的地位得到巩固。
除此之外还有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等区域生物医药也具有较好的基础。
(1)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人力资源储备最强,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环渤海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基本发展情况图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市是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的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以生命所、芯片中心和蛋白质组中心为主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天津市以出口为导向,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转化基地;山东省、河北省是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制造业的重要省份,均具有良好的传统医药产业基础。其中,山东省行业产值、利税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
(2 )长三角区域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评分最高。长三角地区拥有最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基本发展情况图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市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中心密集,融资环境良好,集聚了世界生物医药前十强中大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中科院药物所、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为主的“一所六中心”体系,是长三角地区乃至我国生物医药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江苏省是我国生物医药制造业领域的领军者。
(3)珠三角区域
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医药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珠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基本发展情况图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深圳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制药企业规模全国领先,以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药品制剂出口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发展较快。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两中心多区域”的产业布局,聚集了150多家生物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科研机构,形成了从生物技术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3.政府积极创造产业发展环境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进程,国家为促进生物医药和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先后出台了多个生物医药相关的国家级规划刚要,进一步强调了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的重要性。
2015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164.16亿元,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占医药工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1.77%。
2011-2015年生物药品制造主营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领域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培育成万亿元的支柱产业,重点方向包括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抗体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广阔,但是目前面临底子薄、投入少、顶尖人才缺乏和创新能力薄弱等挑战。绝大部分生物技术创新和专利来源于发达国家,例如生物技术专利59%来自美国、19%来自欧洲、17% 来自日本。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以下五个: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中国是世界上疫苗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使用数量达上亿人份。疫苗的推广应用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显着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我国仍然大量使用50 年前甚至更早研发的疫苗。发展新型疫苗和改造传统疫苗是必然的趋势,这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二是抗体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生物技术药物已经成为全世界药品增长最快的药。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市场规模只有几百亿元,未来有望培育成数千亿元的产业。
三是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SARS、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以及甲型H1N1 流感等疾病的爆发流行,要求诊断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是加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目前我国有6 项干细胞治疗产品在开展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核酸药物研发与世界保持同步。
五是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球对组织工程产品的需求巨大,到2020 年, 95%的移植细胞、组织和器官将由组织工程技术产生。我国因创伤、疾病、遗传、衰老造成的器官缺失很多,预计可培育500 亿元规模的再生治疗和康复市场。
(未完待续)
文|转自中国产业信息
提前观看大健康产业大脑视频,了解更多产业创新解决方案。(温馨提示: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