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利用考试漏洞获取高分的孩子不少

陈鸥辉 信息科技时代 2024-03-15

    本次期末测试,特意设置的开卷考试,允许学生翻书,也允许多次考试,以免切屏自动提交后需要补考。结果发现孩子中不少学生利用了这个漏洞进行反复测试。


    考试满分的学生一共有3人,从考试次数来看,可以发现他们对错误习题经历了反复的提交测试,由得分获得了正确答案,所以他们的考试次数累积接近60次。当然,能有这种毅力拿满分的精神确实也是稀少,对于这一点是我设置的问题,所以并没有追究学生的问题。

    昨天跟朋友讨论了一下政策经济的问题,提及政策的不完美性,就提到了政策漏洞问题。在经济改革的时候,政策上肯定有这样那样的漏洞,由于政策漏洞导致的经济损失必须由政策制定者本身来承担,而不应该去追求寻出政策漏洞获利者的责任,除非有法可依能够给予惩罚。政策先行,遵守政策是一个政府最基本的原则。也就是罗翔老师说的:“公权法无授权不可为,私权法无禁止皆可为。在发现问题后,修改完善政策是最基本的手段,堵住漏洞不能对之前的政策内的行为追责,但是可以对政策改善之后的行为进行约束惩罚。

    海南主持人事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他发言的身份,如果利用了公权(官方媒体)进行幸灾乐祸,这当然是不允许的;如果只是他个人的私权(个人媒体),幸灾乐祸是他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当然,从个人私权的角度,我也不支持对天灾人祸进行幸灾乐祸:《我们的人性其实都是一样的幽暗,关键是我们还愿不愿意继续“装做好人”

    第二种情况则是同桌基本上会选择相互合作,相互翻书找答案对答案,所以同桌互助的前提下,两个人的提交时间大致相同,得分也一样。

    由于机房电脑的设置,同桌对答案几乎不可避免。对于这一点,我没有条件来防止学生利用漏洞,所以也没有追究。

    刚刚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G2303班那个得满分的孩子跑过来,跟我说他是用的别人的账号考出来的,因为他是刚转过来的,所以没有账号,我重新给他建立了一个新账号。我打开查看了一下所有的考试记录,提交时间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他是考试快结束的时候考的,第一次考试95分,回家后他考了91分,然后就反复试答案,最后才考出100分,在这个考试过程当中,这些知识点应该也掌握得差不多了。他看到我在用文心一言,问我为什么用文心一言,我笑了,说:“我只能用文心一言呀。”他说学校没有VPN吗?其实我从来没有用过VPN,他说他用过,账号被封了。嗯,看得出来,是一个对信息技术有着强烈兴趣爱好的孩子。顺便分享一下我与文心一言的对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