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冬进补?痰湿体质的人能否进补?

2017-10-11 医道流芳

罗大伦 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大国医》《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系列。


摘要  

香港亿万富豪邵逸夫爵士活了一百多岁,在生前,他曾经长期服用野山参,每天服用一根价值两万港币的山参,后来加强了锻炼,才慢慢不服那么多了。可是,人家服用越来越健康,度百岁而去。而有的人,服用后就会流鼻血,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秋天来了,经常有朋友认为自己身体虚,很多人开始准备冬天进补的事情了,人参、海参,虫草、燕窝,该吃哪个进补呢?这在南方是风俗,是好事,对身体的保护很重要。



但是,进补,还真要看体质,首先是不要补反了!比如这人参,是养生佳品。香港亿万富豪邵逸夫爵士活了一百多岁,在生前,他曾经长期服用野山参,每天服用一根价值两万港币的山参,后来加强了锻炼,才慢慢不服那么多了。可是,人家服用越来越健康,度百岁而去。而有的人,服用后就会流鼻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参补气,气虚之人,服用了身体会越来越好,可是,如果阴虚,或者有实热之人,服用后就会越来越热,您看,流鼻血也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进补必须要考虑体质,不要把方向搞反了。另外,还有的体质,是根本就不能进补的,而是要清,比如,痰湿体质。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湿气”

 

湿气是我们摄入的水分,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全部运化,无法排出,结果潴留在体内,成为了影响气血运行的障碍,这叫内生的湿邪。


外面天气潮湿,那是外部的湿邪。两者结合,那就更严重了。


那么,“痰湿”的“痰”,又是什么东西呢?


中医说的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所谓有形之痰,指的是我们咳嗽出来的痰。而无形之痰,指的是那种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比如水湿凝聚,逐渐凝练成的痰,或者整天肥甘厚味地吃,营养过盛,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


这湿气重了,会导致痰的增加,而痰的出现,又会导致湿气更重。而痰湿结合,则雪上加霜。

 


痰湿体质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症状呢?(出于感官考虑,此处无舌象图)





1.舌象: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舌边常有齿痕。


2.体形面色: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容易出现浮肿,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睡觉时鼾声如雷。


3.口中与肢体的感觉: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粘腻,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经常感觉头昏昏沉沉,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


4.感觉及睡眠:身体酸乏无力,慵懒,容易困倦。胸闷,痰多,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喜欢吃肥甘厚味。


5.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容易粘马桶,小便浑浊。


6.脉象:脉濡而滑。


7.在西医体检中,痰湿体质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显著高于非痰湿体质者。



讲到这里,很多朋友开始觉得自己有这个痰湿体质的倾向了,于是会问:“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种体质的人,不要轻易进补,如果进补,就跟火上浇油差不多,会越补越乱的。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该怎么调理呢?


非常简单,就是清谈饮食,加强锻炼。

 

这种体质的人,我建议多吃点萝卜白菜,少吃肥甘厚味,能忍住,能改变口味,则有希望改变体质。


另外就是运动,这种体质的人,如果能够坚持运动,则对身体的恢复大为有利。运动里最好的就是走步。


我知道一个老总,出差在上海查出三高,被确诊痰湿体质后,用了2个月时间从上海走到北京,去体检发现一切正常。之后坚持走步,还成立了一个什么组织,组织大家一起走步。


那么,如果想用药方来化痰祛湿,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可以用温胆汤的方子来泡泡脚。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

温胆汤

茯苓三十克、法半夏六克、陈皮九克、炙甘草六克、竹茹六克、枳实六克。


如果是寒痰,身体总是觉得很冷的,舌苔雪白,加入生姜五片,如果是痰热,比如舌质是红色的,舌苔粘腻,但是有点微微的黄色,则不必加生姜。


可以用这个方子,熬水,然后把药汁兑入温水中,用来泡脚,每天泡两次,每次二十分钟,孕妇忌用。一般用五副左右,就可以获得效果。


在获效以后,如果舌苔变薄,不再厚腻,可以服用一两盒的香砂六君子丸,用来善后。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体质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密切,所以,体育运动,和清淡饮食,才是真正的改善良方!




我觉得,如果您看到自己的舌象是痰湿体质的,您就该像兔子一样地生活了,每天啃大萝卜和白菜,然后,蹦蹦跳跳,您瞧,这不但身体健康,还会越来越可爱呢!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白发与身体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6个信号是肾脏在求救!怎么做才能有助于肾脏排毒?

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脾胃却越来越差?

告诉您生气后身体的八大器官会有哪些变化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