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核心期刊有奖征文!
//
《新金融》1988年创刊,是由交通银行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以金融为聚焦领域,以“新”为办刊特色,通过刊载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本刊审稿周期一般3个月,不收取任何费用。对录用稿件,稿费从优。自2008年以来,本刊每年举办“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有奖征文活动,得到了全国范围内博士后们的广泛支持;其中部分优秀研究成果在本刊公开发表,赢得良好社会反响。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23年本刊将继续举办有奖征文活动。
2023年征文参考选题
1. 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2. 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质效研究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研究
4. 防范金融风险与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研究
5. 全面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研究
6. 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7. 稳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8. 金融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9. 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10. 健全普惠金融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
11. 发展贸易金融,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
12. 金融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与科技金融研究
13. 金融科技及其规范发展研究
14.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助力共同富裕研究
15. 推广养老金融,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16. 创新绿色金融,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17. 消费金融与消费者权益保障研究
18. 金融机构践行ESG研究
19. 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究
20. 健全公司治理与建设世界一流金融企业研究
征文要求
论文第一作者须为在站博士后,全部中文内容约1万字,包括标题、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4个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与参考文献等信息。英文内容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等信息。作者信息页写明标题、作者姓名(中文+拼音)、单位、职务、职称、学历、主要研究成果,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以及基金项目等信息。请将该页独立置于稿件文档首页,以便匿名审稿。本刊默认所有署名作者均参与稿件写作,且同意发表。《新金融》投稿指南、word论文模板体例等要求,详见。word文件名请注明“博士后征文—作者—论文标题”字样。
征文评审
本刊编辑部每月对收到的“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征文进行匿名评审,并择优在本刊发表;每年第4季度邀请专家匿名评出优秀论文。本次征文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优秀论文作者将颁发奖金和证书:
一等奖1篇(奖金2万元)
二等奖2—3篇(每篇奖金1万元)
三等奖3—5篇(每篇奖金0.5万元)
本刊编辑部对本征文启事有最终解释权。
征文提交:
刊号:ISSN 1006-1770,CN 31-1560/F
截稿日期:每年9月30日
评审方式:专家匿名评审
联系人:田老师,021-32169999-1069
往期发表:博士后征文
法治环境、融资支持与企业创新
——来自司法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章纪超 黄静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摘要】本文基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情境,研究法治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改革改善了法治环境,使当地企业特别是诉讼风险较高的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支持,进而激励其增加创新投资,民营企业受益更多。改革后当地企业会更偏好任用具有法律背景的高管,同时风险承担能力和业绩也显著提升。本文不仅揭示了法治环境对金融发展和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经济社会意义。为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法治环境;债务融资;企业创新;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保护
【来源】《新金融》2023年第1期
(2022年“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征文一等奖)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检验
——基于数字化创新的文本分析
黄静 陈倩雯 卢任
交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数字技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能,也有助于商业银行自身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了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成效,发现银行对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视程度与数字化创新正相关,并且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数字资产。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数字化创新促进了银行资产增长,降低了不良贷款率。银行规模小、财务杠杆高、融资约束程度高是制约数字化转型战略带来数字化创新的因素,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够提高数字化创新的质量。
【关键词】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化创新;数字化成效;文本分析
【来源】《新金融》2022年第11期
(2022年“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征文二等奖)
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
——基于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视角的实证分析
李春肖 田盛丹
中国建设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摘要】中国影子银行以商业银行为中心,本质上是商业银行为进行监管套利主动发起或主导的类信贷业务。影子银行不仅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之间的关联更加复杂,也增加了商业银行与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本文使用2007—2020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少量适度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才会降低银行体系稳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应中性看待影子银行发展,维持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适度平衡,防范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死灰复燃,引导低风险影子银行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关键词】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银行体系稳定性
【来源】《新金融》2023年第4期
(2022年“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征文三等奖)
CEO不匹配变更、企业经营不确定性
风险与银行授信
娄敏 项慧玲
交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衢州学院创业学院
【摘要】CEO变更与企业经营、企业战略连续性密切相关。当企业CEO能力不满足企业需求时易触发CEO不匹配变更,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连续性,引发企业经营不确定性风险。本文通过建立2S—Probit模型研究CEO不匹配变更的识别、影响因素和行业异质性,结果表明分位绩效是CEO不匹配变更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多数行业的CEO自解聘压力随企业绩效的改善而降低,但“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的CEO自解聘压力随企业绩效的改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上述研究有利于银行提前预测CEO不匹配变更概率,并在高不匹配变更概率的预期下及时预警企业未来经营、战略波动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有利于银行结合企业基本面的评估做好实质性风险核查,完善银行对企业的风险预案和授信管理。
【关键词】CEO不匹配变更;2S—Probit模型;经营不确定性;风险管理预案
【来源】《新金融》2022年第9期
(2022年“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征文三等奖)
传统金融发展、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
薛楚江 潘博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摘要】金融发展和金融科技状况是影响企业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取国内306个城市904443个企业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以信贷业务为主的传统金融发展与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区域异质性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传统金融发展和金融科技均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挤出了传统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从区域视角看,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挤出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从企业视角看,在国有企业中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挤出效应要大于私营企业。因此,要持续推进传统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中推广金融科技,释放金融科技赋能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传统金融发展;金融科技;企业创新;融资约束
【来源】《新金融》2023年第2期
(2022年“博士后金融专题研究”征文三等奖)
近五年人大复印全文转载文章索引
1.提升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质量的对策研究
作者:王文龙/马一平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2年10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3年03期
2.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作者:梁洋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2年09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3年02期
3.ESG框架下的投资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张晗/张日纳/卢轲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2年07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2年12期
4.中国利率市场化三十年:回顾、问题及改革方向
作者:梁斯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2年03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2年09期
5.注册制下新三板市场生态变化与转板机制研究
作者:金鹏伟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1年09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2年01期
6.我国金融供给优化:融资乘数视角
作者:冯譞/方芳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1年04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1年12期
7.银行成长与国际化
作者:徐静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1年06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1年12期
8.贸易摩擦冲击下股价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差异研究
作者:马骁/卢昱周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1年05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1年10期
9.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市场准入的制度构建
作者:宋寒亮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1年02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1年06期
1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发展人民币外汇期货研究
作者:沈开艳/韩汉君等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11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1年04期
11.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影响及实施方法研究
作者:周博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10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1年03期
12.中外主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及启示
作者:蔡普华/周边等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11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1年02期
13.从现代货币理论看传统货币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钟伟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08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0年12期
14.资本市场周期结构特征的识别与制度解释
作者:张晗/宋玉臣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08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0年12期
15.中美股市收益率与投资者情绪联动性研究
作者:李长治/方芳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04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20年08期
16.欧美银行业发展分化原因分析及启示
作者:原晓惠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03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0年07期
17.我国LPR的历史沿革、国际经验及政策建议
作者:梁斯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20年01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0年05期
18.金融科技数据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作者:刘倩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9年10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0年02期
19.关于香港离岸央票发行与境外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实证分析
作者:管涛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9年09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20年01期
20.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
作者:张笑梅/郭凯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9年08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9年11期
21.开放银行是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关键
作者:费方域/许永国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9年06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9年10期
22.监管科技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王静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9年06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9年09期
23.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变迁中的上市公司责任
作者:巴曙松/郑子龙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9年01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19年06期
24.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脆弱性及创新模式探讨
作者:王应贵/沈子杰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9年01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9年05期
25.深化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作者:黄奇帆/王善礼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8年11期
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 2019年03期
26.涉资产管理产品违法所得相关法律责任主体分析
作者:王一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8年11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9年03期
27.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土耳其货币危机的国际经济周期分析
作者:郑超愚/王晓笛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8年09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8年12期
28.中国P2P网络借贷内生与派生风险监管探究
作者:方芳/李聪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8年07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8年11期
29.构建金融经济周期下的中国利率走廊模式
作者:何德旭/张捷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7年12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8年04期
30.人民币交易市场的最新发展及主要挑战
作者:邓鑫
原文出处:《新金融》 2017年08期
人大复印:《金融与保险》 2018年01期
《新金融》简介
创刊于1988年,是由交通银行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金融类月刊,定位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以金融为聚焦领域,以“新”为办刊特色,倡导前瞻性、深入性、创新性研究,通过刊载各类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近期关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以及乡村振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研究。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来稿一经录用,稿费从优。欢迎各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