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有同学让我分享些立体花坛的案例。所以就有了这期内容。
立体花坛在英文语境下叫做Mosaiculture
Mosaiculture 这个词是 19 世纪末由法国里昂市的首席园丁提出的,它结合了马赛克(颜色的组合)和园艺(种植植物的艺术)的概念。
立体花坛今天大概是指运用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的立体构架上,形成的植物艺术造型,是一种园艺技术和园艺艺术的综合展示。这项技艺最早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刺绣花坛。
那时候还是一种二维的种植图样,植物材料也不是花卉,而是颜色不同的灌木,就像下图这样:
19世纪末,生长更快、色彩缤纷的一年生植物取代了原来修剪过的灌木。在那时的公园里,精心修剪的大量一年生植物以几何形状种植在所谓的地毯床中,因为它们通常代表波斯地毯,所以也叫做刺绣花坛。
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用灌木修剪的立体造型,但本身造型受植物本身所限,无法表达精细和复杂的内容。而我们熟悉的三维的立体花坛则要一直等到二十世纪中叶,具体时间不详,这时在德国和中国几乎开始同时独立发展。比如下图的德国迈瑙花园的经典鸭子马赛克雕塑。自 1950 年代以来,它每年都会重复摆放。
这种技术被称为“填充修剪”的技术。最初,都是简单的 3D动物形式(应该是对于传统园林中修剪艺术的继承),例如孔雀、兔子或鸭子。被填满土壤并种植各色植物以创造活生生的雕塑。
而中国我没有找到图像资料,我猜想应该是从1949年建国之后开始保留国庆建造立体花坛的传统,并在各省公共空间推广和发展。比如说一提起国庆我们很难不想到天安门广场前的国庆大花篮:
1991年的大红星花坛
我曾经听过很多景观设计师对于立体花坛不屑一顾的论述,认为这是俗套和刺眼的产物。我个人是绝不赞同这种说法的,中国的立体花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水平已经相当之高,内容虽然主题性大于艺术性但仍不乏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