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园林中的文人八爱(上)

蚂蚁景观
2024-09-04

本文基于曹林娣在苏州大讲堂的同名主题讲座拓展延伸而成。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在今天留存下来的古典园林中有一些主题经常出现,有一些元素反复在使用。我们透过园林,可以看到每个时代文人不同的追求,这期咱们就来聊聊在文人园林中经常出现的八大主题。



从魏晋时代说起


东汉外戚和宦官集团在董卓之乱的战火中同归于尽,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战国时代”,延续三百多年,战乱频仍,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大混乱、大残杀,惨不忍睹。“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人祸福无常,命如草芥。



魏晋南北朝文人即使在山水园林中享受“逸兴野趣”时,也夹杂着浓重的生命悲情。即便是豪华园林金谷园主石崇也发出了“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的感慨,遂在金谷园尽情游宴。



儒学失去了支撑社会心理的功能,“以玄对山水”引导了整个南北朝的文化艺术意趣。


唐诗人杜牧当年登临怀古,曾喟叹道:“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而“风流”指的是人的举止、情性、言谈等,是那一代人所追求的具有魅力的人格美,这就是魏晋风流。


冯友兰在《南渡集·论风流》中称,构成真风流有四个条件:


1.玄心洞见;

2.妙赏深情,重在表现善待人生;

3.珍惜生命中美好的感情和事物,并用心去体悟和赏爱;

4.并因对生命之美的赏爱,是心灵生活的审美化生存。


这不正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缺少的嘛?



这本冯友兰的杂文集可以说是建国之前,冯老先生最后一本思想没受限制的、很纯粹的集子,这里推荐一下。


对个性的张扬

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天然之美的欣赏

对文学、琴棋书画的妙赏

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此种种,构成了魏晋名士的真风流。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两位文人颇受到后世的喜爱,那就是王羲之和陶渊明。



文人之爱一:王羲之爱鹅


“书圣”王羲之是东晋风流大名士代表,出身世族高门、“清贵有鉴裁”,晋代特别是东晋,整个社会以简傲、任诞为尚,深受士人宠爱,王羲之的行为往往出人意表,“东床快婿”的典故可以说明他的独特之处。



 东床快婿 


东晋时期,郗鉴武将奉旨平叛,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王羲之父亲)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



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王羲之爱鹅 


有一次,王羲之外出访友,路见一群白鹅正在戏水追逐,心中大喜,就想买下带回。但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仰慕王羲之的字,因请王羲之抄写一份《黄庭经》来换。王羲之果然抄写好一本《黄庭经》换回了山阴道士的一群白鹅。成为“神鹅易字”的佳话。


书圣王羲之善于摄取自然界事物的某种形态化入字体之中,尤喜“观鹅以取其势,落笔以摩其形”,从鹅的优雅形姿上悟出了书法之道:执笔时食指须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王羲之模仿着鹅的形态,挥毫转腕,所写的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既像飞龙又似卧虎。



狮子林一幅“王羲之爱鹅”雕刻,王羲之坐在亭边的椅子上,亭边竹影摇曳,椅边三鹅姿态各异,小童弯腰逗鹅,王羲之则侧身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鹅的神态。



入木三分 


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其书法博采众长,兼备诸体,千变万化,且体势自然流畅,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突出的特点是笔力雄健。相传他写过字的木板,后来需要把字刮去,工人在刮木板时发现,墨迹透入木中竟深达三分。



留园中的长廊保留着大量双王的碑刻


王羲之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大的是“兰亭集”和他写的“兰亭集序”。几百个字的文章描绘了文人雅集的盛况,直接影响了之后几千年的文人园林,自此曲水流觞,九曲连环池,流杯亭开始不断出现在园林中。


园林中的流杯池


文人之爱二:陶渊明爱菊


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祖”,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成为陶的形象特征,遂获“陶菊”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东篱,则成为菊花圃的代称。陶渊明与陶菊成为印在人们心理的美的意象。


菊花是中国本土的传统名花,种植历史悠久,《礼记·月令》就有“菊有黄华”的记录。菊花有飘逸的清雅、华润多姿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而且具有“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的内质,其风姿神采,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尤其是陶渊明写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真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咏菊诗所云:“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因为贫穷,有时没有酒喝,陶渊明就光吃菊花解馋,《九日闲居》的诗序中就自叙:“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九月九日于宅边菊丛中久坐,观赏“秋菊盈园”,却无菊花酒可饮——“持醪无由”,自然禁不住悲从中来,不得不“寄怀于言”了。


菊花是百草中生长期较长而开花最晚的一种。据范成大《菊谱》、李渔《闲情偶寄》载,菊的品种、花色无所不有,与牡丹同,但一开在春夏之交,一盛于秋冬之际。菊花开放后紧接着就是寒冬的来临。


所以,“鞠者,花事至此而穷尽也”。由于菊花是最晚开放的花,是终结花季的花。因此,菊花有“晚节秀”之誉。但灿烂之后菊花的陡然凋零,又恰如人生幼、雄、衰、死四阶段的典型重现,不仅惆怅、伤感,更有悲壮、慷慨之意。日本文化的菊花崇拜,就与此相关。


魏晋士人由“节气之象征”演变为围绕菊花举行的盛大、隆重的节日:重阳。


《临海记》云:“郡北有湖山,甚平正,可容数百人坐,民风极重(重阳)。每九日菊酒之辰,讌会于此山者常至三百人。”可见,赏菊、饮菊花酒是重阳节最主要活动,而登山、佩茱萸似为例行仪式。不仅官吏、将佐,而且士女、百姓都视之为重要节日。


陶渊明便借歌咏松菊精神表达了自己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赋予了菊花“君子”的人格内含。渊明一直把宁折不弯,不畏艰难的松菊精神铭刻在心激励自己。尽管热切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决不同流合污,宁愿辞官归田,过平淡而真实的人生,也决不“为五斗米折腰”。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返回家乡时,最想见到的就是“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可见,晋代最爱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渊明莫属。


中国园林有着深深的陶渊明情结《桃花源记》描写的是陶渊明理想的农耕社会伊甸园,也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理思考,这样,桃花源成了农耕社会人们理想的“仙境”。


早在宋代绍定年间,性好闲雅的儒学提举陆大猷见贾似道当国,国事日非,遂致仕归,在吴江芦墟来秀里筑园径名“桃花源”。

元代常熟有桃源小隐,此后,以桃源立意者屡见不鲜,如桃花庵、桃花仙馆、桃浪馆、小桃坞、桃源山庄等园名。

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唐伯虎,晚年筑室苏州市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写了《桃花庵歌》,自称自己是“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躲进陶渊明的乌托邦桃花源中独自去消受苦闷了!


今存的苏州拙政园的入口就传神地“再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


桃花源从山洞进入又呈水绕山围的格局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曲径通幽、山环水抱的居住环境模式,亦是一种“壶天”模式。“山环水抱必有气”,是传统风水的一条重要定律,亦是园林相地选址的主要内容。
北宋时期的五柳园、归来园,扬州现存的容膝园,梅州市的人境庐都是陶渊明精神的传承。

©一路南风

这期就先聊到这里,无论是王羲之还是陶渊明都是古典园林中设计常见的主题,他们的魏晋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园林设计,那么文人八爱还有哪些主题,我们下期接着讲。

点赞再看,干货不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蚂蚁景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