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报道我厅卫片执法和卫星应用工作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运用卫星发现地表变化,监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是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卫星图片执法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了卫星遥感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效率倍增器”作用。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部署开展2023年卫星图片执法工作。今年将聚焦耕地和矿产资源保护,突出重点,依法严肃查处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非农化建设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尤其是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有关规定,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问题,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稀土等战略性矿种的违法行为。



所谓卫片执法,就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对一个行政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卫星那么远,是如何发现地上违法的?卫片执法有哪些突出优势?怎么利用新技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

卫片执法是对传统执法工作的扩展

“在同一地区,利用前后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图进行比对,就可以将地表的变化特征提取出来,形成变化图斑。套合在最新遥感影像图上,制作成卫片。”自然资源部执法局综合指导处处长宾洪超说。

卫片执法工作所依据的卫片资料直观、清晰地反映出地形地貌的变化。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执法局局长葛素琴说,卫片如同“天眼”,通过卫片,各种非法占地、非法采矿的情况一览无遗。我国卫星拍摄照片的分辨率是1米到2.5米级,地上的房屋、田块、湾塘、道路、街道上的树木、田里的塑料大棚都清晰可见。

宾洪超说,一张或几张卫星图片,就可以覆盖一个县区全辖区范围,突破了地面巡查时只能观察巡查路线两侧视野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可以发现日常巡查中难以发现或者遗漏的违法用地行为,使人们可以对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评估。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对同一地区长时间反复监测,从而形成时间上的持续性。宾洪超说,卫片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从而打破了上下级之间土地利用情况的信息不对称。

“卫片执法不是补充,而是对传统执法工作的扩展。”宾洪超说,卫片执法工作不仅要查违法行为、处罚或处理违法当事人,还要评估一个地方的自然管理秩序,处分土地违法严重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领导和其他负有责任的人员。卫片执法工作涵盖了线索核实、案件查处、秩序评价、约谈问责、督促整改落实等一系列工作,是在案件查处等执法工作上的一种扩展。

今年卫片执法明确四个工作原则

自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卫片执法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已逐渐成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严格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的有力抓手,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能源资源安全底线,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地方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仍然突出。

为高效组织开展日常卫片执法工作,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明确坚守真实性、狠抓准确性、提高时效性、聚焦工作重点等四个工作原则,对卫片执法各主要工作环节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推动全国卫片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卫片执法检查是一种高科技的运用,为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22年大通湖区实现了新增违法用地为零,全市新增违法用地较上年度减少了2/3。”这是湖南省益阳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亮眼的成绩单。相关数据大幅下降的背后,卫片遥感监测执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市任何山体水体的新变化,城镇乡村的新建设,耕地林地的新动向等,我们通过高分辨卫星遥感影像的色彩和纹路比对,就可以准确、直观、清晰地发现,从而实现全市自然资源‘家底’及其动态变化信息的全面掌握。”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胡能灿说。

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局长崔瑛表示,今年卫片执法工作重点聚焦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三个方面。重点打击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恶意占用耕地、特别是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实质性新增非农建设行为;重点打击生态保护红线内违法违规采矿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重点打击非法开采稀土等战略性矿种的违法行为。

崔瑛表示,部署开展日常卫片执法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要推动地方强化日常执法工作,辅助地方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防止违法行为蔓延或者造成更为严重的违法后果。为此,必须突出一个“快”字,不断提高卫片执法工作的时效性。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将年度卫片执法工作时间整体提前了一个月。

发挥好卫星遥感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效率倍增器”作用

城区有没有违规建筑?湖泊岸线有何变化?土地有没有被占用?……在自然资源江苏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这些有关自然资源“家底”及其动态变化的信息,都可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绚丽鲜明的色彩、深浅不一的纹路,转化为准确直观的数据,在卫星遥感平台上得到清晰地展现。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科技处处长叶忠华介绍,2019年江苏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贯通部、省、市、县(乡)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全国两个试点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构建了陆海统筹的卫星应用格局,实现了市级卫星中心全覆盖,充分发挥卫星遥感技术的“效率倍增器”作用。

江苏省卫星中心协同利用航天、航空、低空、地面等多层次空间的高精度卫星遥感、迅捷无人机、地面监测站点、移动测量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陆地生态监测技术体系,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智慧监管。截至2022年底,江苏省卫星中心共发布黄海海域藻类卫星遥感监测通报600余期,累计制作影像图、专题图、打捞图等图件2000余张,及时提供浒苔分布及其变化信息,为精准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陆地遥感卫星系列和型谱,观测水平和业务化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卫星遥感已逐渐成为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基础测绘、执法督察等业务的科技主力军,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作为主用户的国产在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达25颗,已实现全部陆地国土2米分辨率影像季度全覆盖、亚米分辨率影像年度全覆盖,陆地卫星年度获取卫星遥感影像达117万景,累计覆盖面积达18414万平方千米,相当于覆盖全部陆地国土19遍。

据悉,自然资源部将加强深空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应用。到“十四五”末,发射8颗陆海观测卫星,推进10颗卫星立项研制。提升卫星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开展省级卫星应用中心建设评估,构建部省贯通、能力协同的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对自然资源工作的“效率倍增器”作用。(常钦)


《人民日报》2023年3月20日14版

来源:人民日报

学习时间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㊾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  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人民日报》头版聚焦: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榜样力量|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城区所榜样力量|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城区所风采录|全省系统先进工作者展播——史松坡、栾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