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集体落选院士,悬念留待两年后
“
从当选几率来看,本次院士竞争程度堪称2015年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多数候选人从入围到最终成功当选,都并非坦途,磨练必不可少。
本文字数3298,阅读时长约11分钟
文|财经E法 杨柳
编辑 |郭丽琴
11月22日,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结果出炉,共133人入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推选出59位和74位新院士。
名单公布后,新院士陆续获得了所在机构的广泛宣传。但那些聚光灯外的落选者,或许同样值得关注,透过他们的经历,不仅能观察到中国科技创新的趋向,也能窥见那些未来成功者的成长路径。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于5月31日分别公布的2023年度院士增选指南,两院原本各有79名和“不超过90名”院士增选名额(共计169人)。相比之下,最终增选名单有较大幅度缩减,缺口达36人,为2009年以来缺口最大的一次——2009年预定名额120人,实际当选83人,缩减37人;而2011年至2021年的6次增选中,缺口人数仅有10人左右。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军对财经E法表示,名额出现缺口,主要因为诸多院士认为宁缺毋滥。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科学院人士则表示,每次院士评选,基本上在增选额度之内,不能都按照最高额度执行,否则院士数量会大大增加。
若从当选几率来看,本次院士竞争程度堪称2015年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因为据8月31日公布的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别有655名和583名候选人入围(共计1238人),算下来2023年共有1105人落选,当选几率仅约为10.7%。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公布的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曾首次出现80后身影。据统计,共有8名80后入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有7人和1人,年龄最小者仅39岁。(详见:80后入围院士候选人,意味着什么?),但今年80后科学家在最终环节集体落选。
这些现象凸显了院士的含金量,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者皆为终身荣誉。多次入围候选人名单很常见,因为从入围到最终成功当选,并非坦途。本次年龄最小的当选者之一——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颜宁(45岁),也曾于2017年首次入围后落选。
01
“80后”悬念留待两年后
8名80后入围者均未能进入最终院士名单。
出生于1980年5月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周荣斌,是中国工程院候选人中唯一的“80后”,主要从事无菌性炎症中的固有免疫识别、调控及疾病干预研究。中国科学院7位“80后”入围人选,有3人涉及数学物理领域,分别为是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前沿交叉中心副主任兼太赫兹研究室主任常超,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的刘若川,以及清华大学教授、主攻冷原子物理研究的翟荟。其余4人为安徽工业大学曾杰、复旦大学王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哈尔滨工程大学张阿漫,他们的研究领域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技术、生殖疾病遗传学、量子信息技术,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
对80后的候选人群体而言,一些院士当选者的经历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年轻的院士候选人几乎都需历经多次磨练,方能如愿以偿。著名量子力学专家潘建伟在37岁那年,即2007年,就进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成为彼时唯一一位70后院士候选人。2009年和2011年,潘建伟又两度入围,最终在2011年才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财经E法统计,此次当选院士中,最小年龄45岁共有3人,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别为颜宁、厦门大学表界面配位化学研究专家郑南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成像仪器与医疗设备研究者郑海荣。
除了郑南峰是第一次入围即当选,其余二人都是二度参选。郑海荣曾入围2021年的院士候选人。颜宁的经历颇受公众关注。2017年8月,年仅39岁的颜宁就成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候选人,成为当年年龄最小的院士提名人选,不过最终落选。而就在初选名单公布前3个月,当时还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的颜宁传出离职的消息,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2022年12月,颜宁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并在本次成功当选院士。
周荣斌此前向财经E法表示,年龄并不是评选院士的决定性因素,最终仍然看学术成绩,“无论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大家都是在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去比拼认可程度”。
院士增选每两年一次,谁会成为首位“80后”院士,只能留待下一增选周期揭晓。
02
“年轻化”仍是趋势
“80后”落选并不意味着院士年轻化的趋势受阻。“年轻化”正是十年以来院士制度改革的方向。
据统计,中国科学院2023年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7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5岁,60岁(含)以下的占90%;中国工程院新院士平均年龄58.2岁,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6岁,60岁(含)以下的占81.1%。据财经E法统计,这是近3次增选中,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60岁(含)以下占比首次突破九成,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60岁(含)以下占比首次突破八成。
对比往年数据可以发现,本届新院士年龄结构更为年轻化。2021年和2019年当选院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0岁(含)以下的分别占76.9%和87.5%,中国工程院院士60岁(含)以下的分别占75%、73%。
为了促进年轻化,两院院士增选对候选人年龄做出要求。根据增选办法,两院增选的院士年龄原则上都不得超过65周岁(1958年1月1日后出生),对年满65周岁的候选人则提高了门槛,即需要2名院士推荐,且须有1名院士所在专业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参评专业学部相同,或两者专业领域相近。
202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首轮候选人中,分别有9人和29人超过65岁。财经E法统计,仅有2位当选院士的年龄超过65岁,均来自中国工程院,仅占所有65岁以上候选人的5.3%,远低于10.7%的整体当选几率。
新晋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金梅林今年68岁,专注于动物流感和猪链球菌病等人兽共患病和新发动物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2月,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金梅林担任湖北省新冠肺炎应急攻关专家组专家,冒着生命危险两次深入华南海鲜市场对动物及相关环境进行监测,对13种家养、驯养、野生动物及宠物进行感染风险排查,率先开展血清学调查。她也因此荣获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今年74岁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谭家华,是所有当选院士里最年长的一位,也是第二次参选,他在2021年曾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2020年初,谭家华作为第一完成人参与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当年另一个特等奖项目,则为“长江三峡枢纽工程”。
03
企业界候选人仍需再次冲击
历年院士增选名单也包含了不少来自企业的科学家,一些候选人已经多次入围,但最终入选,还需再度冲击。
2023年,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连续第三次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但最终仍未当选。此前,王海峰曾于2019年和2021年两次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而且在2021年进入院士候选第二轮名单。
按照院士增选的规定,连续三次获得提名的候选人,在下一次增选中将停止一次被提名资格。这意味着王海峰此次落选,将无缘2025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而如果计划再度冲击,至少得等到四年之后。
华为“元老”徐文伟和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作为院士候选人中的企业界老面孔,同样没有出现在最终名单中。徐文伟是继2021年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再度入围。公开信息显示,徐文伟早在1991年就加入华为,负责华为第一代局用程控交换机开发,并设计了华为第一颗芯片,成为华为芯片研发的奠基人。
沈向洋则是间隔了2021年的院士增选后再次冲击。沈向洋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2019年,当时还是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沈向洋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名单,但止步于第一轮。2020年从微软离职后,沈向洋被聘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
备受瞩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家黄铁军也二次竞争失利。公开信息显示,黄铁军曾在2021年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铁军所在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长期关注AI大模型研究,今年6月还发布悟道3.0大模型。
多次候选不意味着当选几率大,前述不愿具名的中国科学院人士认为,院士评选最终仍是以学术水平作为评价判断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