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剖析框架研究
摘要:技术发展引发了社会巨变,然而技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却比较缓慢且争议颇多。文章从技术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冲击,说明技术对教育具有必然的显性化影响。之后,文章探讨了技术对教育的复杂性影响,指出教育具有复杂性、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教育价值具有多重体现,且频繁出现的新技术让教育领域应接不暇。最后,文章借鉴系统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剖析框架,并从组成要素、社会环境、层级与阶段、影响结果、传播通道等五个维度对此框架进行了阐释。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剖析框架的提出,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理性认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从而理性使用技术,并为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技术;学校教育;教育技术;系统理论;创新扩散理论
20世纪以来,人力资本越来越受重视,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批评也在增多。人们不断尝试将各种新技术推广到教育领域,并期望“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然而,这种革命性影响还迟迟没有到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学校和教师没有按照人们所设想的那样运用技术,技术在教育领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频率,更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技术融入教育能获得预期收益[1]。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经历着“期望—投入—失望”的循环,教育技术也因此备受质疑。那么,技术到底是如何影响教育的?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剖析框架来阐释这一问题。
一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显性化之必然
20世纪以来,技术飞速发展并被应用到教育领域,其对教育的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到,现已成为教育领域乃至社会领域的焦点议题。
1 技术是什么?
技术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但将技术载入史册始于17世纪的欧洲。直到20世纪20年代,“技术”才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语[2],即技术在其社会影响日益显著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之后,关于“技术”的定义层出不穷,如器官延伸说、能力说、手段方法说、科学应用说、物质工具说、知识说、活动说、自然改造说、实践说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技术哲学家Mitcham[3]提出的“要素说”,即认为技术的要素包括意志、活动、知识、物品四个。综上,本研究对“技术”的定义如下: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利用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经验、技能或物品(现成的或创造的)来改造自然、人类或社会的各种活动。
2 技术的发展特征
人类已创造并在继续创造着光彩夺目的技术文明,技术发展具有累积效应且呈加速度发展态势,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特征:①技术功能的持续创新。技术发展追求创新,尤其是功能的创新。功能面向问题解决,某项技术一旦被发明便被赋予了某种或多种功能,不过技术只有被应用时才能激活其功能,取得一定的效益或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②新旧技术之间竞争性共存。新技术是通过对旧技术进行组合、改良或创新而产生的,以功能为突破口,为人类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对于实现同一种功能的技术,新旧技术之间竞争性共存:一种技术让位于另一种更具竞争优势的技术,或一种技术被另一种技术所改造与合并,也可能旧的技术因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保留下来。③社会技术体系不断壮大。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协同演化,形成了日益壮大的社会技术体系——国家创新系统、政府、军队、企业、科研院所、传媒等,广大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日益反映在技术生产中。
3 技术发展冲击教育领域
如今,技术已走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现在的学生作为“数字土著人”,其认知发展与以往的学生已大不相同,这就迫切教师需要根据“材”的变化来改变教学。目前,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或电脑而不认真听课的现象,让教师饱受困扰;学生因在学校“吃不饱”或“不喜欢”而通过网络或其它手段学习,使正常教学备受干扰。必须承认,学校和教师已经无法忽视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①技术的智能性日趋惊人,触发了技术与教师、学校的竞争。技术现已发展到不仅能单向地处理人发出的指令,还能给出一些智能的反馈。尤其是近年来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们感觉到技术已开始与人类“抢饭碗”,甚至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使得“人类是不是不需要学习了?教师是否要失业了?学校是否要消亡了?”等质疑声不断。如今,即使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也已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武装自己;网络学习平台、直播平台、教学软件的相关产品与企业层出不穷,一些大型信息技术企业正在教育领域大肆抢占市场,一些培训机构也纷纷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拓展市场,这使得技术与教师、技术与学校、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关系。
②技术发展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但如何选择还是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交流,尤其是离不开与知识、老师、同学等的交流。因此,教育的基本事件是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促进知识、思维、能力、品质等的发展。当今社会,教育中的信息交流不能仅靠口耳相传、书本与教师,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教育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多选择:技术以良好的交互功能、丰富的呈现方式和海量的信息提供,充分调动了人的视听感官,突破了时空局限,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为此,技术与教育的契合点始于信息交流,之后才会扩展到其它功能上,这是探索技术对教育影响的一个起点。
③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教育技术自兴起以来,一直以“推动技术有效影响教育”为己任。在美国,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媒体比较研究,且研究以实验法为主,来验证技术的教育效果。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借鉴了美国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关领域(不限于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也纷纷加入探索这一议题的研究队伍中,开展了顺应时代发展的知识需求和知识创造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变革等。
一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显性化之必然
教育本来就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复杂性,技术的融入又强化了这些特性,使教育在“技术丛林”中更加迷惑,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使用”等。
1 教育的复杂性
技术发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工业革命后,技术在工业、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了爆发性优势。教育的对象(学生)与环境(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变,但课堂教学和200多年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技术发展虽然对远程教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对于学校面对面教学的规模需求与质量需求还难以满足;而信息技术主要用于教学管理,如排课选课、公布信息、收发作业、测试等,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很不顺利,原因主要有:①技术比较容易处理物质世界和社会领域的简单信息,同时,技术(如医疗技术)也容易探测或干预人的生物特征。但是,人的认知与心理世界非常复杂,较难被技术探测或干预,因此教育较难被技术简单化处理。②教育系统相对封闭、固定、复杂,对社会与技术的反应常常滞后。③教育系统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各个国家、地区、学校的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等难以形成统一标准,这使得技术不易在教育中发挥其效率优势。
2 技术价值的多重体现
价值蕴含于每一项技术活动中,主体作用于客体后使主体的力量对象化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即技术发明;而客体作用于主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是价值的实现,即技术应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就是其价值体现的过程,而技术的价值具有多重体现,包括:
①潜在价值、期望价值与现实价值。技术被发明后具有潜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主观上对技术赋予了期望,即期望价值;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实现的价值才是现实价值。三者并不一致,因为技术发明的动机与技术应用的结果往往不一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意外的、非期待的影响,如“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主要是用于记录遗言,而不是让人们听音乐的”[4]。
②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技术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技术的不断进化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这是技术的工具价值。技术在推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又塑造着人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精神世界,这是技术的人文价值。人们容易被技术的工具价值所吸引,而忽视技术的人文价值,即只关注技术的工具性和对物质生产的影响,而忽视技术的目的性和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
③积极价值与消极价值。一切技术都有积极价值与消极价值。某技术对解决某问题具有积极价值,对于另一问题就可能有消极价值;消极价值的显现有立即的,也有延迟的。技术乐观主义着迷于现代技术的积极价值,相信人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能由技术解决;而技术悲观主义认为,技术激发了人们对物质的贪婪、资源的掠夺、精神的淡薄、伦理的忽视等消极价值。
技术的教育价值也具有多重体现,所以人们的认识各不相同:有的迫切期待“技术对教育产生变革性影响”,有的恐慌于“不用技术就会落后”,有的担忧“技术的负面影响”,还有的叹息“巨额的技术投入得不到回报”等。
3 频繁出现的新技术让教育领域应接不暇
新旧技术的竞争性共存日益明显,每次新技术的诞生都会引发其在教育中应用的热潮,不好用的技术在教育领域逐渐被淘汰,而好用的技术在教育中得到持续应用。“好用”,本质上是“存在感”与“存在性”的问题——存在感是人们应用技术时感觉到的技术存在,存在性则是技术存在所具有的能够引起人的存在感的属性[5]。技术在它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是“自我隐蔽”的[6]。好的状态是感知不到自身及其周围的事物而处于和谐的状态,即没有存在感。“存在感”在人们应用技术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人们在技术应用不熟练时会有很强的技术存在感;而人们在熟练应用技术之后,技术从人的意识中“隐蔽”,人与技术达到和谐共处。
面对频繁出现的新技术,教育需要不断地学习与适应。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打破了原有秩序,而且技术中的知识要素逐渐增多,“知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心”[7]。高亮华[8]将技术知识分为四类:物理性知识、功能性知识、设计知识、操作性知识。技术应用者往往将技术视为“黑箱”,虽然不一定要掌握技术的物理性知识和设计知识,但是需要掌握技术的功能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否则不仅不会获得积极效果,还可能会增添麻烦甚至造成灾难。教师利用技术开展教学,还需要掌握技术的功能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设计性知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政府、教育技术人员等也纷纷参与到技术培训中。新技术、新知识和更多的人员关系,使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具有复杂性。
三 剖析框架构建:
认识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思路
既然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如此复杂,那么将其视作一个系统,建立一个系统性剖析框架对于厘清其内在逻辑就很有必要了:①可以借鉴系统理论对该系统进行剖析。Meadows[9]的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包括四个属性,即整体性(包括要素与连接)、动态适应性(包括反馈与调整)、目的性(包括目的与行为)、开放性(包括输入、操作与输出)。②技术进入教育系统属于创新行为,故Rogers[10]的创新扩散理论值得借鉴。该理论认为,创新扩散的四个要素是创新、传播通道、时间、社会系统。依据这两个理论,结合前面两个部分对技术与教育的论述,本研究提出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可从组成要素、社会环境、层级与阶段、影响结果、传播通道等五个维度进行剖析,据此本研究构建了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剖析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人员要素用圆圈表示,其它要素用圆角实线方框表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用虚线方框表示;5条传播通道用箭头表示,其从人员要素出发存在两个相反的方向:左向箭头表示从教师出发的传播通道,而右向箭头表示从其他人员出发的传播通道。
图1 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剖析框架
1 组成要素
从本质上来说,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系统也是教育系统。顾明远[11]认为,教育系统的要素包括人员要素(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教育过程要素(目的、内容、策略、评价)、环境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在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方面,技术无疑是一个核心要素,将其从环境要素中分离出来很有必要。根据系统理论,要素与环境相关但不同,故“环境”与“要素”宜分开讨论。此外,系统需要由教育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推广,而推广需要观念的引领、制度与时间的保证。综上,本研究将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组成要素归为六类。
①技术要素:包括与学校教育有关的影响技术应用的设施与资源。其中,设施包括物理空间(光线、电力、桌椅)、设备(硬件、软件)、网络连接等;而设施需要相关资源才能运转,资源承载了教学信息,包括工具、软件、系统、平台和内容。
②人员要素:包括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教育技术人员和企业人员。教育管理人员主要指政府官员、学区或学校的领导(尤其是技术领导),他们的管理理念与行动推动着技术的教育应用。技术的各项活动需围绕教师的工作展开,如备课、教学、管理、评价和研究等。与学生相关的各种特征都是技术对教育影响需要充分考虑的,如学习动机、先前知识、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年龄)、班级规模、学习目标、学习事件等。技术往往不是仅针对教育而开发,这就需要教育技术人员对一般技术进行“选择—改造—应用—再造”,形成适合教育使用的技术。此外,企业高效地创新教育技术产品,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带来了活力与动力。
③课程要素:将顾明远提出的教育过程要素中的目的、内容、策略、评价统称为课程要素。课程一般用学科来组织,应用技术时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活动,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④观念要素:即相信什么、不信什么,这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人们的一切行为,包括态度与意识(是否愿意使用)、认识与方法(如何使用)。社会观、教育观、技术观等影响着技术的教育应用,这些观念受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思想状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制约。
⑤制度要素:是用政策、文本、规定来呈现的一部分观念。制度具有导向性和强制性,即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体现着决策者的价值观念,且决策者往往期望将此价值观念传递下去。
⑥时间要素:这一要素必须考虑但易被忽视。学校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框架内运行的,时间是一个成本问题,师生学习和使用技术都需要时间。技术用得好,可以节约时间;用得不好,如出现技术故障、技术引起的注意力转移(玩游戏、网络聊天)等问题时,就会浪费时间。
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支持并制约着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具体包括:①政治环境。政府的决策行动极大地影响着技术的教育应用,包括颁布相关政策、设立相关机构、予以相关资金扶助、推动相关产学研相关活动等。在应用技术支持教育变革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先行,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了经验。②经济环境。技术水平决定着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方式,相应地劳动者需求和分工模式也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日益频繁。教育需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来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③文化环境。文化具有群体性、地域性、空间性、时代性、可传播性等特点。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环境积极向上、开放宽松、勇于创新,那么这个国家与地区就可能会更加注重推动技术在教育的应用;反之,则会漠视甚至是敌视。④科学环境。信息科学、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学习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3 层级与阶段
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和输入、过程、结果三个阶段,而环境是技术对教育影响发生的整体背景,如表1所示。这个二维框架从空间(层级)和时间(阶段)的角度呈现了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人们从事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时可据此确定其时空并与其它的层级与阶段进行联系,从而避免用孤立、静止和狭隘的思路行事。
表1 技术对教育影响的层级与阶段
4 影响结果
影响结果比较复杂,可以从多维度进行考察。社会学将事物间互动的结果分为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和强度等五个维度[12],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结果也可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向度,指作用方向,可能是积极的,如优化、提高等;也可能是消极的,如退化、降低等;还可能是中性的,如无显著差异。②深度,指作用程度,从技术与教师的关系来说,包括替代、辅助、创新、矛盾;从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改变来说,包括矛盾、辅助、融合、超越。③广度,指技术作用于教育的哪些范围。④频度,指各地区、各学科和学校、教师的技术利用频率。⑤强度,指技术对教育的某些方面产生了何种效果,可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
从技术对教育影响的逻辑来看,还可从下面五个维度来考察影响结果:①时间上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短期影响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成绩、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的物质环境;长期影响主要涉及学生的人格、素养、态度、知识面、学习习惯等,以及教学实践的传统、学校的精神风貌。②空间上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技术直接作用于教育的某些维度产生的影响,如教育内容、手段、环境等;间接影响是技术直接作用于教育的某些维度之后继续作用于教育的某个维度产生的影响,如学习成绩、态度等。③价值上的潜在影响、期望影响与现实影响。技术对教育具有潜在影响,需要研究者去挖掘;教育领域对技术赋予的期望是期望影响;而技术用于教育后对教育产生的真正影响是现实影响。④方式上的改进性影响与变革性影响。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在短时间之内一定是渐进的,要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变革性影响。⑤测量上的可测量和难测量。有些影响结果是可测量的,如设备比率、学习成绩;而很多影响结果是难测量的,如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
5 传播通道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开放的,各类人员从外界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反馈来决定下一步行动,通过以下五个传播通道实现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流:
①自上而下的行政传播。行政力量是政府利用权力推广技术并对教育施加影响力。政府意图一般比较宏大并能强势控制,但社会权力是一个层级体系,会经过层层分解进行传递。在政府与学校之间有多层中介,而政府力量经过多层中介传输会逐渐衰减甚至改变方向。
②集体互动的案例传播。集体互动是指榜样的力量,来自教师或教育工作者的身边力量。例如,教师或教育工作者身边同事、学生与他们的互动会给他们带来启发,相关典型案例也会给他们带来参考。此外,教育技术的研究者与开发者也可能通过研究的方式参与这一传播通道。
③由内而外的需求传播。生活中喜欢并习惯于使用技术的教师越来越多,具有创新文化氛围的学校也愿意尝试使用技术。教师或学校自身对技术的使用需求是一种内生的动力,只有这种需求被全面而深入地激发,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才会显著。
④专业人员的知识传播。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需要科学的指导,以少走弯路;同时,需由教育技术相关的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知识的生产与推广,并负责将相关知识与观念传播到实践领域。
⑤由外而内的利益传播。经济规则是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规则,讲求投资—回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就会不断开拓市场,会争相开发好用的技术并将其推向庞大的教育市场,随之技术或教育技术的相关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
四 结语
研究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议题。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之初屡遭挫败,而教育的人文性与复杂性致使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极其复杂。本研究借鉴技术哲学与教育哲学中的相关理论成果,分析了技术的定义、技术的发展特征、技术的价值体现、教育、教育的基本事件等,并将技术与教育的契合点定位于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论述了技术对教育影响的显性化与复杂性本原,以确立研究的必要性和揭示技术对教育影响的基本逻辑。之后,借鉴系统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包含组成要素、社会环境、层级与阶段、影响结果、传播通道等五个维度的技术对教育影响的系统性剖析框架。此框架的提出,可以为技术推广者与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工作思路,让人们更加清晰地洞察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进教育领域理性使用技术。
本文是笔者就“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开展系统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整个研究的理论框架,偏重于理论分析。因尚未经过实践检验,此框架还有待不断完善,期望此框架的提出可以起抛砖引玉之效。后续研究将依托此框架分析一些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以探寻技术对教育影响的发展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其深层逻辑、运行机制和研究需求等,并为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著.张怀浩译.技术驱动,教育为本——技术革新教育的系统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3.
[2](美)罗莎琳德·威廉斯著.周凯译.历史学家的网络社会观点[A].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73-492.
[3](美)卡尔·米切姆著.殷登祥,曹南燕,等译.技术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3-54.
[4](美)凯文·凯利著.严丽娟译.科技想要什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73.
[5]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6]吴国盛.技术哲学演讲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
[7](美)罗伯特·W.里克罗夫特,董开石著.李宁译.复杂性挑战:21世纪的技术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55.
[8]高亮华.技术知识:定义与模型[A].技术的哲学追问[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94.
[9](美)德内拉·梅多斯.邱昭良译.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8.
[10](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辛欣译.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2.
[11]顾明远.教育过程的又一次革命[A].杂草集——顾明远教育随笔(一)[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40.
[12]朱力,肖萍,翟进.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