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善文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最新看法

范子龙 王丽 投资作业本Pro 2023-11-08

核心观点:

1、在2019年之前接近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总体上非常同步,疫情后,迄今为止全球的经济恢复至少在方向上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始终面临超预期的通货膨胀压力,经济所表现的韧性超过了此前华尔街和美联储的评估。

日本银行倾向于认为,日本非常接近摆脱近30年的通货紧缩,经济开始重新走入相对稳健,比较强劲的增长过程。欧洲经济恢复情况不错

2、经济周期在走向上的差异,也在货币政策的走向上有了不同的表现。

在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在收紧或可能转向收紧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面临放松或进一步放松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表现与其他主要国家表现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汇率层面,人民币汇率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如何理解这样的分化,如何展望未来走向,是当前思考和判断中国宏观经济情况,特别是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应对的非常重要背景

3、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非常突出的特点是这些领域 (新能源,半导体等)投资活动总体增长比较高,但是在政府基建、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些压力。

消费活动经历了在很大程度上自发的恢复,且是可持续的。随着四季度政府在经济政策上支持性的政策进一步落地,对经济的恢复会起到进一步的支持作用

只要不采取强烈的紧缩性措施,即便不采取任何措施,随着时间流逝,疤痕消退,资产负债表逐步消退,消费活动的恢复和加速,都是可以维持的。一直恢复到相对从长期来看更加正常和可以维持的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可能最突出的压力,是不能出紧缩性的政策。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举办宏观政策季度报告发布会,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



高善文博士专注于追踪、分析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判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其前瞻性预判影响着掌握数万亿资金的机构投资者。

他曾在2004-201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五次蝉联宏观经济方向第一名,2007年至2010年《证券市场周刊》水晶球奖评选中三次蝉联宏观经济第一名。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全球经济周期分化和政策分化


在2019年之前接近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总体上非常同步
,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取向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情况等。

它反映了高速和不断扩大的全球经济深入融合的影响,也反映了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随着全球化扩展所产生的经济周期同步。

然而疫情之后,各国纷纷放松或放弃了严格的管制经济(放松时间相差不远),进入了恢复过程。

迄今为止,全球的经济恢复至少在方向上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始终面临超预期的通货膨胀压力,经济所表现的韧性超过了此前华尔街和美联储的评估。

从最新日本银行的评估来看,日本银行倾向于认为,日本非常接近摆脱近30年的通货紧缩,经济开始重新走入相对稳健,比较强劲的增长过程。

在部分市场观察者看来,日本银行逐步放松YCC控制,包括开始逐步实现利率政策的市场化,很可能正在提上日程。

欧洲的经济尽管遭遇到了俄乌战争所带来的扰动及其他因素冲击的影响,但在疫情防开后,经济恢复情况不错

而从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公布来看,中国经济恢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经济周期在走向上的差异,也在货币政策的走向上有了不同的表现。

在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在收紧或可能转向收紧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面临放松或进一步放松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表现与其他主要国家表现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汇率层面,人民币汇率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如何理解这样的分化,如何展望未来走向,是当前思考和判断中国宏观经济情况,特别是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应对的非常重要背景

如果我们的经济周期与国外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是完全分化的,这时我们面临的政策选择和此前高度同步时的政策选择也不会完全相同。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去深入理解和分析这样的分化是有意义的。

影响全球经济走向的几股力量

而且很难把疫情结束以后的分化完全归结疫情的影响。虽然非常大的嫌疑是疫情破坏了全球经济周期的同步,进而使得不同国家在政策应对上面临着不同的局面,这是非常便利,非常有吸引力的解释。

但是如果仔细看进一步的数据,从2020年到2022年,在疫情爆发条件下,全球同时还发生了几件与疫情没有很紧密关联的几件比较大的事情,对全球经济的走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一个是去年春天的俄乌冲突。俄乌冲突所引发的全球投资者和私人部门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担忧。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全球在疫情期间独立于疫情影响,开始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

在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发生的另外一个关联的事件是2021年到2022年之间,新能源车经过长期积累,技术上终于取得了突破,走过了转折点。

在完全摆脱补贴的条件下,新能源车开始可以与燃油车进行竞争。从消费者的角度,愿意接受新能源车,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新能源车开始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过程。

消费者在没有补贴的条件下愿意购买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生产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带来了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使用上便利性的扩大,从而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而中国毫无疑问是这一伟大转折最重要的见证者之一。

这些变化与疫情同时发生,站在现在各国在疫情之后经济恢复的背景下,这些力量都在对经济产生一些相对比较长期的,比较持续性的影响。

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疫情后遗症的清理或者叫疤痕效应,疫情留下了一定的后遗症。
疫情的后遗症在不同国家的影响存在着差异。

美国疫情后遗症最大的苦恼,是疫情期间发的钱太多,居民的消费太旺盛,由此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政府非常头疼。

但是对中国来讲,疫情所造成的后遗症之一是,到现在为止,居民的消费意愿相对仍然比较弱。

除此之外看另外两个因素,伴随着全球开始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而中国在低碳领域从光伏到储能,一直到新能源车,在这个领域中国从制造到最新的技术研发领域,大幅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的水平。

一方面我们在这些领域的产出和投资高速增长,另外一方面在这些领域的出口也高速增长,使其成为了疫情恢复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中为数不多的非常耀眼的亮点。

三季度数据也能够看到这个影响,并且尽管也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潜在摩擦。但是毫无疑问,全球在这一领域存在加深合作的非常大空间,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相对处在比较有利的位置。

另外一个,是在所谓的战略新兴领域,在半导体、计算机或电子元器件,专精特新等领域的投资始终维持很高的增长,成为相对比较少和非常重要的亮点之一。
也表明面对一系列重要的外部环境变化,从政府到私人部门都在快速适应。

全球经济产业在布局调整,

是理解经济形势重要背景

毋庸讳言,同样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是脱钩锻炼还是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或者是去风险也好,在很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或者是中国企业自身在这些领域扩大投资时,出于对地缘政治风险的考量,使得在国内投或在其他国家投,是跟着供应商一起走出去,还是继续待在国内,也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选择。

从数据趋势上来看,向外的直接投资流动的扩大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些重要趋势。

这些重要趋势在一些领域和地区,毋庸讳言也对经济活动造成了拖累,而用同样的框架去看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它是一样的。

美国经济在新能源电动车等领域,在政府的诱导下投资变得很活跃,尽管利率很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很大。

跨国公司在全球去重新考虑供应链的布局,投资一些比如东南亚国家、墨西哥,甚至在日本新增的外商投资的流入突然在扩大。

全球经济产业在布局调整,是理解当前经济形势非常重要的一个背景。

考虑现在正在目睹的经济格局的变化,不会在几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很快会结束。它可能是影响我们未来较长时间的经济格局,较长时间的全球化趋势的非常重要的背景。

当考虑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考虑经济景气周期变动的时候,需要把这些背景放进来考虑。

合并来讲,这些因素对中国在周期上的影响,一些领域是非常积极的,如新能源领域,半导体领域等等。

合并来看,到底是非常积极的扩张性,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结构性的偏收缩性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

但是这些因素对于一些其他国家来讲,有可能是更偏向于扩张性。比如美国大量的新能源投资、储能的投资、电动车的投资,供应链的回迁,这些对他们经济的扩张可能都是偏扩张性的,而且是相对结构性的偏扩张性的。

中国三季度消费自发恢复,且可持续

在以上背景下,来看待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相对就比较清楚。

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在我们刚才所讨论的这些领域(新能源,半导体等)投资活动总体增长比较高,但是在政府基建、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些压力。

消费活动经历了在很大程度上自发的恢复,且是可持续的。随着四季度政府在经济政策上支持性的政策进一步落地,对经济的恢复会起到进一步的支持作用

如果把中国的经济分成大城市和小城市来看,今年以来,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小城市的经济恢复比大城市更快,小城市的消费恢复比大城市更快,小城市房地产销售的恢复,似乎也比大城市更快。

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疫情期间,病毒在大城市扩散的可能性比小城市要大得多,大城市人口密集流动非常的快等等。所以病毒在大城市扩散的风险比小城市要大得多,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在疫情期间,大城市的管控比小城市要严得多。

宏观经济政策最突出的压力,

是不能出紧缩性政策


三季度的经济恢复来源于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以后,人们的消费处在一个过度受抑制的状态,反映了心理疤痕等影响。

但随着时间流逝,疤痕逐步消退,经济活动就开始恢复。小城市的疤痕小,所以它恢复的更快;大城市的疤痕要大得多,所以恢复的更慢些。

这也说明,只要不采取强烈的紧缩性措施,即便不采取任何措施,随着时间流逝,疤痕消退,资产负债表逐步消退,消费活动的恢复和加速,都是可以维持的,一直恢复到相对从长期来看更加正常和可以维持的水平

在这一意义上来讲,宏观经济政策可能最突出的压力,是不能出紧缩性的政策,不能出昏招。可以不去刺激消费,不去刺激经济,但是要非常审慎考虑其他政策的一些紧缩性效应。

高善文证券从业编号:S1450511020020


更多大佬观点请关注↓↓↓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