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权威专家话经济|刘尚希:精打细算过紧日子 积极有为对冲风险

  ▲更多财政前沿,请关注我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之际,如何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9月20日起,新华社在“权威访谈·权威专家话经济”专栏集中采访十位权威专家学者,聚焦当前经济形势、新发展格局、“六稳”“六保”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主题,回应社会关切。

如何理解新发展格局?怎样进一步落实好“六保”任务?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财政工作如何发力?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应该往哪个方面发力?

过去的政策体制,其实是跟外循环为主的这样一个发展格局是相联系的。现在转到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其实这个变化是相当艰难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的循环相互促进,其实就是要理清楚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通过强化国内大循环,也就是要提升我们自主发展的能力,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中央提出“六保”任务,如何切实落实好?

从院里的研究来看,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六保”,保就业、保民生等等,关键就是中小微企业的问题。这些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就业要算数的话,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在一起,占到城镇就业一半的水平,所以要保就业,那就得保这些小微的市场主体,把这些市场主体保住,就是保住就业,保住就业才能保住收入,保住收入才能是真正有效保障民生。



当前环境下,财政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

因为在疫情冲击下,对财政带来的冲击也是很大的,那么财政面对这种巨大的冲击,也要去自救,这个自救就是我们讲的过紧日子,要精打细算,要调整支出结构,要改变传统的大手大脚花钱的方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可能去保证财政可持续,这是一个任务。

另一个任务,即使财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财政政策还要更加积极有为,还要去对冲风险,要去对冲企业的风险,对冲产业链所面对的风险,对冲就业的风险,还要去保障民生、保障基层运转等等,这是财政必须要去做的。中央财政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说一万亿的赤字,一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都是直达基层,从这方面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

明年毫无疑问,根据现在经济和财政的这种状况来看,赤字债务不能减少,也没办法减少,我们恐怕还得在一定的周期之内,从几年来看,不是说看一年,还要维持一定的赤字率和债务水平。






END













往期精彩回顾

【CAFS专家视点】刘尚希 | 实现内循环的关键之举是提高政府投资有效性

【CAFS媒体访谈】刘尚希 | 新发展格局下的公共风险与财政改革

【CAFS媒体访谈】刘尚希 | 我国8月经济稳步回升 财政税收持续好转

刘尚希院长开讲长安街大讲堂第四十九期:新中国70年发展的财政逻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刘尚希院长: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中国发展怎么看?






来源:新华社 2020.9.25

记者:武思宇 郁琼源 赵博

审稿:程瑜 闫晓茗

编辑:李雅煊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原文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