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远别信人们说什么——贝尔菲尔德定律

俊俊是热血青年烫的吸血鬼满嘴泡 世上最孤独的读书俱乐部 2023-01-22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2115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不要听人们说什么,

那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贝尔菲尔德定律

这句话我是100%认同的。

两个主要点

01

不要相信人说出口的,而是去关注他们没有说出口的。

举个例子

一个人总说自己不想谈恋爱,没有爱情需求。

其实就是对爱情需求的否定,这恰恰代表他内心深处正在关注爱情这件事,但因为爱情太复杂无法轻易可得,所以对其意愿进行否定。

表面之否定就是内心肯定之后的选择表征。如果长期将此作为口头话语,说明此人内心一定久受考验挣扎。


再比方说,最近一项调查显示:

问及大学生觉得一个家庭生几个孩子最幸福?

80%大学生表示2个。

又问及,你将来打算结婚生子吗?

50%以上表示不愿意。


这个调查被媒体断章取义,说80%的大学生想生二胎。媒体总是喜欢曲解夸大,引起争论和关注。

但我们不妨从贝尔菲尔德定律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

80%大学生认为组建家庭,生两个孩子,是幸福的。

但多数年轻人的舆论风气,是不婚不育。

为什么会有这样口是心非、南辕北辙的结果,其本质是什么?

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追求幸福吗?

是因为现在的环境追求幸福太难了。

在知识星球,有会员曾经向我提问,现在年轻人不婚不育、拒绝恋爱的本质是什么?生育率下降的本质是什么?

针对此问题,我在知识星球写了详细的回答,来讨论。

讨论问题,一定不能有观点立场,而是理性客观的辩其全貌。

很多时候,我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对方都会有强烈的反抗心理认为我在灌输观点,但实际上我从未有观点,是他内心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被我一语中的。

当人们陷入贝尔菲尔德定律的时候,无论是开玩笑还是口嗨解压,都说明内心的压力太过失控,已经没有办法心智成熟、冷静理性的,去分析解决问题。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论,在这种情况下帮助我们恢复自己的智力而不被现实的引力所牵控?

其实还是有的。

比方说,我遇到一个人,我和他聊起了关于生育的话题。关于这个问题,就好像多数人在恋爱关系中进退失据一样,令他苦恼不已。

(此处略过1000+字讨论过程,详细原文可在知识星球获取。)


我们详细的讨论了关于生育话题的方方面面,最后得出结论:

他的真实意愿被他自己,在他的话语说出口的时候,就否定掉了,那么否定掉的这一部分,它其实还是存在于身体之内的幽灵。这幽灵定会令他彻夜难眠。

只有当自身的忧虑被正视且解决,遮蔽内心的源头没了,那么你的真实愿望也就浮出水面了。

也就是说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在于我们,最终说出的话,是如此的绝对,以至于我们潜意识中存在着一些意愿和愿望,就会因为我们说出口的话而被忽视掉。但是,那个东西,它是一直存在于潜意识之中无法消失的。

而这个真实意愿和人们说出口的话语,它很有可能是相反的,很有可能是被你忽视的。

你的意欲被压抑,忽视,遮蔽。

恋爱,生育,事业等等很多事,人们总是后悔,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没有深入的认知,只有回避问题和掩耳盗铃。

对人生后悔的人,就是没搞清楚自己真实意愿的人,就是布里丹之驴,只能借助外部动力去生活而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那些动辄就表示永不后悔的人,一部分人也可以被定律归纳:因为他们做了很多本应该后悔的事,错误、羞愧、无助、绝望、挫败、自责、令其无法正视,所以只能以不后悔的信念来掩盖潜意识里的痛苦。)

这也就达成了我所说的,一个人说出口的话,很有可能是口是心非的。


话语,是武断的,是简陋的。

我们的潜意识,就像是黎明前的大海一样,灰暗无光,朦胧阴翳,但却磅礴宏大,一望无际。它很难被一两句武断的话语所表达,所判断,所决定。

面对真实的自我,应该像无言的海鸥,俯瞰,观察,精准的抢走码头上的薯条。而不是站在岸边喋喋不休,词不达意,口是心非。

我有一段时间也陷入了这种“心口不一”,我那短时间喜欢强调,我如此聪慧好学,人生很多问题我确实都想清楚了,又没有物质欲望,我现在很幸福。我那段时间确实感到一种满足。但满足的背后实际上还有一种虚无感。

事实证明,当我经常念叨这种充实感,无意识的不停重复,其实际上是因为我的虚无在提醒我,开始有些无聊了,我该有更新的挑战、更大的目标了。

所以,我嘴上强调的和我心里真实想要的,其实不一样。

这么一个真实的图景,将其了然于胸,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贝尔菲尔德定律。

02

人们多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多数人的认知力不足以理解外部世界,也不足以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1975年的人为《大白鲨》这样的电影疯狂,但他们并不是想要《大白鲨2》而是想要新奇、刺激、精彩的商业类型片,所以1976年火爆的电影是《星球大战》,1975年观众根本无法想象到《星球大战》,同时也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他们只会说,我想看《大白鲨》这样的。所以jj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多数电影都是《大白鲨》,《星球大战》就是太空《大白鲨》。

与此同理,多数人提起恋爱需求,都不足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他们会说一大堆有的没的,长相性格收入爱好乃至各种细节,但是这些细节需求都只是碎片化表达而不是真实需求,他们嘴上说的是大白鲨的血盆大口,实际上最终产品是星球大战或者漫威。


同时,那些说着不想恋爱的人多半也是口嗨,他们的真实需求是想要简单省心美好同时不要太复杂的恋爱,最好就像是走进电影院一样,坐等被一部好电影惊艳自己,坐等林妹妹宝哥哥从天而降。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台词里总是有大量的命运、缘分、命中注定、理解、知心、体贴、决定论、星座运势等等词汇。

因为他们没有自我理解真实需求的能力,他们渴望一个产品经理替自己策划出体贴的产品,并且送货上门。他们是被动的。

但这也是他们愚蠢的地方,因为产品经理通常不是真心为客户考虑,而是为利益考虑。产品经理只会推出功能单一,包装精美,宣传吹捧,引导跟风的消费主义流行产品。

《多数人都虚假的生活在消费主义制定的二手人生里被愚弄一辈子》之前写过这一篇。

这也是为什么罗翔说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是勇气。因为有勇气把握主动,敢爱敢恨、敢打敢拼、敢于面对真相敢于承认自己不堪的人,不会言不由衷词不达意。

多数人没有勇气,所以只能嘴里说着半截话,过着二手人生。


但其实,这不仅仅是主动与被动的勇气区别,这是认知本质。

所有心理咨询师都会告诉你同一个真相:

来访者提出困扰自己的问题a,但实际上他通过治疗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深层问题是问题b;来访者提出问题a,问题a的导火索是事件1,通过对事件1的复盘找出来访者的真正问题是b。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迷宫,也是我之前和大家分享过的所谓神经症,创伤和原始系统共生出一套矛盾的心理逻辑,越是加深这套逻辑就越是病得偏执,最终心里崩溃。

永远不要在意一个人嘴上怎么说,那不是他们的真心话。能明确真心的通透之人少之又少。回避型依恋总是排斥亲密关系,不代表他们不渴望不需要,而只是因为他们习惯性逃避;焦虑型依恋举止亲昵言听计从也不代表真爱,他们只是恐惧分离。

我在平时和人们社交时对其观察,也从不相信他们嘴上说的烦恼、目标、欲望、情绪,而是分析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有些人是想得到认可,有些人是想获取关注,有些人是想一劳永逸避免伤害,有些人夸示膨胀然后进行吞噬,有些人是想消除不确定性,有些人是想远离复杂烦恼及时行乐。。。。。。他们的真实意图总是被遮蔽在表面的浮夸之下,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甚至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追求。

这种现象屡屡发生,口是心非是人类普遍共性。人类总是很有趣的,我也是很久之后,才想明白这背后的逻辑,明白人们自己都不明白的真实意图。

不要听人们说什么,那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贝尔菲尔德定律

(此处省略延伸1.知识付费的无力2.社交损耗机制和舆论传播机制3.太聪明所以不幸福资优者、洞见者、神使、高智商的诅咒,详细内容可关注知识星球APP:王俊俊的魔灯)

如今我对人性的把握已经很熟练了,所以偶尔遇到那些清清楚楚目标明确的人,总是另眼相看。

因为仅仅是目标明确,不混淆视听不讲废话不骗自己,就已经算是摆脱了庸碌之辈,活得透彻。至于那些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付诸长期持之以恒的行动的人,每一个都是人中龙凤,鹤立鸡群。

但是哪怕如此,人也脱不开贝尔菲尔德定律。因为有些优秀的人在事业上明白,或者在生活在社交上通透熟练,大量的投入和思考,但在另一个方面就又开始口是心非含混不清了起来。


只有真正的参透了所有人生的智慧,才可以彻底摆脱这一定律,做到真正的胸有成竹,头脑清晰,游刃有余,松弛张引,收放自如。

所谓松弛有度,关键字不在于松张,而在于有度。

比如还是以恋爱为例,

明白何为恋爱心理、哲理态度、人际交往的全部释义心法,

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对象,

熟悉恋爱过程、技巧和心态,

有沉浸于爱的能力,

有付出牺牲的温柔,

有享受浪漫的富裕,

有规划感情的理性,

有识人判人的明智,

还有处理具体事情的经验和信心,

这样的人,绝不会说出诸如恋爱好麻烦我不想恋爱,抑或我要找个好人等等此类模糊抽象的细节。他们只是选择良人,然后享受其中。

把恋爱这件事换成其他的事,比如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生活事业社交等等,也一样。

再比如,当我终于找到真正的自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自信的本质从十几个角度完完全全的分析出炉,我查找翻阅了中文互联网所有关于自信的分享,我觉得他们写的东西和我的总结相比全都是盲人摸象。

我对待所有问题都是如此,当我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会把人类关于心理学的所有分支理论绘进我的系统里,这种全图景俯瞰的滋味使我心中充满一种确信感。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能清清楚楚看到本质和全貌的人,方可称为智慧,这样的人也就不会被困于贝尔菲尔德定律,因为他们心里的图景不会另他们迷路,更不会口是心非胡言乱语。

——俊 20230101

#人生态度#心理成长

扫码关注


我是王俊俊

或许是网上最后一个认真而硬核的博主

点击关注↓

合法萝莉!满嘴骚话!硬核羞耻女友

国剧《三体》,牛逼!

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国产?

我的神剧年度总结,一共28部
2022年,我只读了30本书。

2022年度最佳电影!都在这了!

幸福+投资公式。

人最可怕的就是清醒的堕落,什么都懂却不行动

大家看更新、拿福利,记得——
设为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