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岭南医师馆⑥ | 谣言粉碎机,中国哪里人最高?答案竟然是......

综合 志说岭南 2024-04-11



山东人和东北人不但远没有网上流传的那么高,甚至不是中国身材最高的。


文 | 何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ID:idxgh2013),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中国哪里人最高?」「你给本省平均身高拖后腿了吗?」


这个定期会被翻出来的话题,几乎每次都会激发大批年轻人的身高焦虑,当然,它也是少数网民提振自信的利器——他们的家乡在排行榜上可以傲视全国。


然而,广泛流传的中国各地身高排行的数据,其实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它们不但不靠谱,而且错得缺乏基本常识。


网传的谣言——


▍某门户网站的报道


▍网传的全国各省男女平均身高数据,数据没有标明来源、主持测量单位、抽样程序,是典型的三无数据



1

迟来的调查





可靠的数据,来自可靠的调查,中国却一向缺乏这类调查,即使形成部分成果也秘而不宣。

 

中国第一次开展系统的体质调查始于 1979 年。当时国家体委、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全国 16 个省市开展 7~22 岁青少年儿童体质状况调查,出版了《科学技术成果报告》,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学生近 20 万人体质状况的测量数据。


有了这次经验,1985 年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和民委又在全国 29 个省市开展 28 个民族的大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获得近 50 万人的研究数据。随后上述部门联合发文,决定自 1991 年开始,每三年一次开展统一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然而,这项政策贯彻的并不理想,既有的调查数据如今也难以寻觅,而且这项调查不包括 22 岁以上的中国人口。


为设计符合中国人身材的工业品,中国标准制定机构于 1985~1988 年开展了全国成人人体尺寸测量,获得第一批成年人身体数据,但这些数据并不开放。直到二十年后的 2009 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才开展第二次成年人体尺寸测量,这批数据依然没有对外公布。


▍某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


2000 年起,国家体育总局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评估《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成效,会同十余个部委开展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于 2000、2005、2010、2014 年完成四次监测。国家体育总局和部分省市区体育局出版了四次调查公报。


这批数据是目前比较全面的一种,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给出了详细的年龄组区分,但却没给出标准差;有的给出了平均数和标准差,但年龄组、族群、城乡等分类标准并不完整。「县——市——省——国家」的层层汇总也使得数据失真概率增加。


▍《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 2014 年全国 20~59 岁成年人身高,该数据年龄组分类详细但缺乏标准差等辅助理解数据


▍《2000 年山东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济宁市 20~24 岁人群体质数据,身高部分给出了平均数和标准差,但只有这一个年龄组


在缺乏其他变量参考的情况下,我们难以区分各地身高的差异是否有统计上的显著,以及这些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009~2012 年,天津师大、内蒙古师大、锦州医科大三所学校联合完成了「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覆盖全国 22 个省、自治区的汉族群体,并公布了详细的抽样测量方案以及数据结果,让我们第一次能够对全国各地主要人群的身高有了清楚地认识。


▍《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第一次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各地主要人群的身体数据



2

最高人口在那里





山东人一向对自己的身高十分自信,网络流传的数据都表明山东男性身高领先全国(173.61 cm 或 175.44 cm)。事实果真如此吗?


▍山东网友用遍地 180 回应黑龙江网友的蔑视


人的身高分布还是要服从统计基本法,单纯的平均数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加上标准差才能帮助人们理解。根据「汉族体质人类学」调查,潍坊市城市男性平均身高为 1700.95±65.5 mm(Mean±SD,下同);「国民体质监测」也表明,济宁市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2.4±5.58 cm,那么山东男性身高的标准差大约 6 cm。


假如山东男性平均身高 175 cm,就意味着有 13.59% 的男性为 181 cm 至 187 cm,2.15% 的男性身高为 187 cm 至 193 cm,这和走在德国大街的观感差不多——德国男性平均身高为 175.4 cm。


显然,东北、山东等地男性身高纷纷超过 175 cm 之说极不靠谱,至于山东女性身高 169 cm 的说法,就有点近乎骇人听闻,因为这个数字比德国女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以山东 9800 万人口和山东女性如此优越的身材,山东女性足以在奥运会上完爆整个欧洲。


▍德国各州男女平均身高:深灰为男性全体及各年龄组数据,浅灰为女性全体及各年龄组数据


那么中国究竟哪里人最高?


根据「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统计,全国乡村男性女性平均身高最高的是保定(1700.2±57.5 mm、1574.2±50.7 mm),城市男性女性平均身高最高的是锦州(1708±68.4 mm、1589.7±63.6 mm)。同一地区的男性女性身高同时雄冠全国,实属罕见。


▍中国城乡男女平均身高前八位


纵观城乡男女身高前八名,东北华北占多数,这是不是意味着北方汉族高的经验印象就是对的?


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们把目前社会上最活跃的 20~44 岁年龄组单独分析,排名就有所不同。


▍中国城乡男女 20~44 岁组平均身高前八位


嘉兴、福州、淮安、滁州这些在中国身高榜上名不见经传的地区纷纷提前,超越了榆树(长春)、潍坊这些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高个子地区。


假如我们将调查地区按照汉语方言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江淮、西南、吴、赣、闽、粤、湘、客家等十一个区域,结果同样出人意料

动图一。




▍中国汉语各方言区城乡男女身高平均数


统计表明,在乡村男性女性身高排行榜,江淮方言区都稳坐第一。而且江淮方言区和吴语方言区的乡村男性已经接近北方汉族身高,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这两个方言区的女性则已经成为汉族乡村女性最高的区域,江淮方言区乡村女性的身高甚至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其他所有方言区。


而东北方言区的乡村男性身高则跌落到第四,乡村女性身高跌落到第五。


城市男性身高中,江淮方言区超越了西北、华北方言区,仅次于东北方言区位居第二,而且吴语方言区男性身高也和江淮方言区一道和北方汉族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远高于南方其他方言区。


城市女性的身高与男性相似,江淮方言区和吴语方言区分居二、四位,与北方汉族没有显著统计差异。

 

尽管吴语方言区的居民会否认他们与江北江淮方言区的邻居有诸多血缘和文化上的联系,但统计表明,他们在身高上共同进步,有望改变南方人个子矮的刻板印象。

针对广东三大民系:粤民系、闽民系和客家民系,小编分别调取了早期和近期两份资料,因时间跨度较长和研究群体年龄结构不同,数据略有差异:

材料一是1999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针对广东三大民系的体质特征所作的调查研究报告,研究对象是三代以内分别讲广州话、潮汕话和客家话的在读大学生,项目共测量了910人,其中:

广府人302人(男151人,女151人),男性年龄为18~22岁,女性年龄为19~22岁;

潮汕人300人(男150人,女150人),男性年龄为17~23岁,女性年龄为18~24岁;

客家人308人(男150人,女158人),男性年龄为18~23岁,女性年龄为16~23岁。



调查结果是:


材料二则是对近年来“中国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扩充:

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三大方言群体内部的平均身高概况,总体来看,同一方言群体的身高数据亦因区域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差异:




3

什么决定了身高





在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中,地域无疑是首要因素。北方人高于南方人,山东人长得高,作为山东河北移民后代的东北人长得更高,这些仿佛都已成为不证自明的常识。


统计分析也验证了这个想法,将三十一个城市男女身高与城市纬度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汉族城市男性女性身高与纬度成显著正相关。随着纬度的升高,自南向北中国城市汉族人的身材逐渐递增。


▍中国汉族人身高和纬度的相关性分析


然而,地域差异背后是汉族几千年的移民和融合的历史,是中原华夏族群经历了南北朝和两宋之际的两次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的结果,它直接形塑了南北方汉人族群在基因上的差异。


今天的南方人,是向南拓殖、迁徙的中原人与长江以南的土著南岛系、侗台系民族融合的结果;今天的北方人,则是滞留在中原的汉人与南下的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各地区因交融程度不同也就有了相对较大的差异。

基因交换的频繁程度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华北、东北地区人口身高占优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都经历过多次移民,不同群体的基因能够有效交换,提高了人口体质。相反,尽管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大移民,四川盆地由于其封闭性,社会稳定后与外界人口交流不多,目前人口身高显著低于其他西南官话区汉族。


▍西南方言区内各城市男女身高的 U 检验,P < 0.05。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和资阳显著低于其他西南方言区城市


历史的行程和个人的奋斗密不可分,人口的先天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后天条件同样重要。


从统计来看,六十年来对汉族人群身高塑造最重要的因素是城乡差异。在 31 个城市中,有 24 个城市的男性身高、19 个城市的女性身高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在男性身高差异最显著的锦州,其 20~44 岁年龄组的城市男性身高平均为 1734.5±55.2 mm,而乡村男性平均身高只有 1686.8±61.1 mm,这个数字甚至低于嘉兴、昆明同年龄组的城市人口身高,可见城乡差异逆转了南北方汉族人口的先天基因差异。


经济因素不仅影响了城乡人口身高,也改变了地域之间的身高差异。


以年龄组差异来看,汉族乡村男性身高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 60~80 岁组、40~49 岁组、20~29 岁组中,吴语方言区人口身高为第 5、5、3 位,江淮方言区人口身高为第 4、2、1 位,而西北方言区人口身高为第 2、1、7 位。这种顺序变化与三地近六十年来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相关。可见,即使先天基因底子好,也能被后天的经济发展逆转。


如果中国地区性的发展差异一直延续下去,迟早有一天,中国男篮可能被江南人和岭南人包揽。



4

如何才能长高


你对自己孩子的身高满意吗?你期望自己孩子长多高呢?


年龄和骨龄,判断孩子的身高究竟该看哪个?


年龄代表孩子的生活年龄,每过一年增长一岁;

骨龄是孩子的骨骼年龄即生物年龄,可根据X光片的特定图像确定。


年龄与骨龄都能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那判断孩子身高标不标准究竟该看哪一个,这两者哪一个更准确呢?


孩子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骨骼干骺端生长板软骨细胞不断地增殖、骨化,使骨骼延长,从而实现身高的增长。

生长板存在固有的程序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长板出现功能性和组织性的衰老变化,软骨细胞不再具有增殖、骨化的能力,此时生长板就会闭合,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骨骺线闭合”,身高便不再增长。而骨龄与生长板结构性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骨龄小代表着生长空间足、还能长得更高,骨龄大说明生长空间小、身高增长的时间少


以两个年龄都是9岁、身高136cm的孩子为例,其中一个骨龄为8岁,另一个骨龄为10岁。虽然他们此时的身高、年龄都相同,但是骨龄小的骨骺闭合时间晚,生长空间多,比骨龄大的孩子将多出2年的身高增长时间,将来的身高也会超过骨龄大的孩子


孩子能长多高,到底由什么决定?

孩子能长多高,主要由骨龄的生长速度决定。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尽可能加快身高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延缓骨龄的生长速度,同样的骨龄下,让孩子长的更高!


有哪些方法呢?


表格中标红的部分是需要我们家长主动参与的,中药、生长激素以及性抑制剂则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相对于年龄,骨龄更能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判断孩子的身高标不标准,我们应该依据孩子的骨龄进行判断。如同用长度衡量身高、用重量衡量体重一样,骨龄用来衡量骨骼的发育、成熟程度


但青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受到先天遗传因素以及后天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骼的发育成熟程度往往与年龄并不一致。


家长们要注意,这几类孩子最容易骨龄提前!


肥胖的孩子


由于现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孩子们吃的越来越好,也食用了较多添加激素成分的食物,再加上长时间玩电脑、玩手机、写作业,使得运动时间减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胖孩子。


脂肪含量多的孩子,由于芳香化酶的作用,到了青春期骨龄往往容易加速,看起来一年的生长速度甚至比其他同龄孩子还要快,但后面因为骨骺的快速闭合,成人时身高反而不高


早发育的孩子


早发育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提前启动、雌激素提前分泌引起,男孩在9岁前、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如女孩乳房发育、男孩睾丸发育。雌激素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对骨的生长发育、成熟以及骨量维持有重要意义,是青春期影响身高的最重要的激素。


早发育的孩子,由于雌激素的提前大量分泌,导致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骨骼发育成熟度、骨龄提前,长高空间减少。


运动缺乏的孩子


运动尤其是跳跃性的纵向运动,如跳绳等,由于连续不断的跳起和落地,落地时由于身体的重量对下肢骨骼产生适度的压力,对骨骼尤其是下肢长骨的骨骺产生持续的刺激,如此能促进骨质增强和骨骼生长,加快身高的增长速率。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还可减少体内多余脂肪的堆积,减轻孩子的体重,降低与肥胖密切相关的代谢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健康水平。


运动缺乏的孩子,体内脂肪易堆积,引起肥胖的发生,而肥胖儿童更易出现骨龄增长加快、骨龄提前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

骨龄成熟速度通常为每年1岁,当骨龄变化大于每年1.5岁或小于每年0.6岁时,表明孩子可能存在生长发育异常的情况。



因此家长应定期为孩子测量骨龄,检测孩子的骨龄成熟速度。在青春期前每一年应为孩子测一次骨龄,青春期期间,由于性激素的刺激,会加速骨龄的增长,家长应半年为孩子测一次骨龄,及时发现骨龄增长过快或过慢等生长偏离的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诊疗措施。


如果您的孩子符合下面两点中的一点,就应该引起家长注意,到专业的儿童生长发育专业门诊来咨询就诊。

一、孩子的个头始终比同班小朋友矮半个头,百名孩子中按高矮顺序排到了后3位即为矮身材;

二、生长速率:3岁以下生长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对身高有要求的三大类院校


1、军校、公安院校

军校和警校对于身高可谓是硬性要求,身高必须要达到标准才能录取。眼睛近视和有外部明显疤痕的都不能录取。


2、体育院校


各地区不同的体育院校对于身高要求都不一样,并没有固定标准,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子,他们的要求是:所有专业要求男生身高在1.68米以上,女生身高在1.58米及以上。


3、特殊院校


如外交学院对考生的条件是:原则上男生身高在1.70米以上,女生身高在1.60米以上。做出这一要求的原因在于:其毕业生一般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特殊需要。

国际关系学院与外交学院要求一样,男生身高须在1.70米以上,体重50公斤以上;女生身高须在1.60以上,体重45公斤以上。


对身高有要求的专业有哪些



1、旅游管理专业


大多数学校的旅游专业对于男女生身高要求基本差不多,男生一般要求1.68-1.7米以上,女生要求1.58-1.60米以上


2、医学类专业


医学类对身高有要求的专业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法医学专业,有的医学院的法医学专业要求男生身高在1.70米以上,女生在1.60米以上;


二是护理专业,就是我们常说的护士专业,一般该专业要求女生身高必须高于1.56米,男生1.65米,不过好像很少有男生会报这个专业哈!


三是其他医学专业,如山西中医学院的中医学(医学英语方向)要求男生在1.65米以上,女生在1.55米以上;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在1.65米以上,女生在1.50米以上。


3、师范类专业


部分师范类专业要求男生在1.60米以上,女生在1.50米以上。


4、其他专业


小语种专业、表演专业、舞蹈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等,多数高校要求男生在1.70米以上,女生在1.56米以上。


如何帮助孩子改善后天身高



对于还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孩子们,要改善后天身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01 

运动


这里是指合理的运动,像运动员般高强度的运动量,反而会增加关节负担,抑制生长发育。跳绳对于改善身高效果比较明显,操作又简便,高中生可以抽时间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钟,坚持为之,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这部分后面还会展开说。


 02 

睡眠


最好早睡,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从晚上10点至半夜2点。高中生课业任务虽重,但是也最好不要超过11点睡觉,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03 

营养


孩子学习压力大,营养必须均衡,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高中生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一旦缺乏同样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最佳生长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这部分后面还会展开说。


 04 

疾病


这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注意提高免疫力。



营养:有助孩子长高5个饮食关键

关键点1:饮食平衡

人体的生长,完全来自于入口的食物质量,想让孩子长得高,各种营养素都要均衡。每天保证吃入食品的样数在25~30种,比一天只吃三五样东西获取的营养要丰富得多。

推荐食品蔬菜水果沙拉:黄瓜、苹果、香蕉、洋葱、生菜、梨、橘子等切成小块放入碗中,倒入沙拉酱可。

杂粮粥:大米、黑米、红豆、枣、葡萄干等洗净后加水,一起煮1个小时即成。

什锦饭:锅中放油,油热后放入鸡蛋、豌豆、甜玉米粒、火腿,熟后放入米饭一起炒,最后放入黄瓜、香葱翻炒几下即成。

关键点2:钙质要足够

钙是骨骼成长的基础。如果膳食中不能经常摄取生理所需钙量,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量不足,就必须向骨骼取钙,而骨骼中缺钙,其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椎骨变形、脊柱变曲。骨骼得不到充足营养,当然无法正常生长,更别提长高个儿了。

推荐食品含钙较多的食物有:奶制品、鸡蛋、鱼类、贝类、豆腐及豆类、芝麻酱、南瓜子等(维生素D、维生素C、乳糖等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

关键点3:蛋白质天天有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成人高得多,如供给不足便会影响身高增长。此外,胶原蛋白和粘蛋白也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

推荐食品:鸡肉、牛肉、鱼虾肉、鸡蛋、牛奶、豆腐都富含蛋白质。

关键点4:铁、锌、铜不可少

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却是不能缺的,如果缺了它们,孩子会出现各种问题。缺锌的孩子,见什么都没食欲,必然影响生长。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铜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食物中供给铁、铜若是不足,必然使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均会受到影响,孩子可能经常生病。

推荐食品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和其他内脏、牛肉、羊肉、蛋黄、鱼、红小豆、菠菜。

关键点5:新鲜蔬果

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C能使孩子具有正常的抵抗力。

推荐食品:

蔬菜类:白菜、胡萝卜、黄瓜、青椒、嫩笋、番茄、葱。

水果类:橘子、香蕉、梨、苹果、葡萄、桃、杏、西瓜。



运动:有助于长身高的七项运动


1、晨起慢跑5~7分钟后,做柔韧性和放松练习20分钟,包括做劈腿、前后弯腰、摇动抖动身体等动作。

2、在单杠上悬垂(每次20~30秒)。可做无负荷悬垂,再做有负荷悬垂;做正向手握悬垂,也做倒挂悬垂(双脚用绷带固定)。

3、跳起摸高。双脚跳起、单脚跳起轮流做。每次练习应当尽力去做,争取每次跳得尽可能更高些。

4、登20~30米高小坡或楼梯,上时放松,下时加足速度下,重复2~4次。

5、请两人协助,一人握住双手,另一人抓住双脚,同时向相反方向轻轻牵拉身体,每次20秒。

6、游泳。

7、打篮球,打排球。每天跳跃,自我练习,由少到多,可早晚均做,每天跳跃200次以上。


※ 本文主要参考了郑连斌、李咏兰、席焕久等著《中国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年),特此致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