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1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你以为他坚强乐观,其实他已在崩溃边缘

抖读君 北游说事儿 2018-11-12

点击上方 蓝字 即可关注 北游

各大平台搜索 北游 或 北游说事儿 都可找到我哦



文 / 抖读君



01


 

作家余华曾经说过:“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很多优秀者,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儿的人!”

 

2017年12月,美国康奈尔大学一位来自中国女留学生小田被发现在自己的公寓自杀身亡。

 

随后,康奈尔大学校方发布声明表示,Tian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并且在今年春天时候还主动联系过Huili Grace Xing教授,希望能够加入研究队伍,并且在科学和物理方面表现尤其优异。

 

小田高中毕业于成都七中,据七中同学回忆,即使在当地名校成都七中,小田依然是学霸级的人物,她在托福考试中获取了113分(满分120)分的佳绩,由此获得了常青藤名校康奈尔大学伸来的橄榄枝,得以前往美国留学。

 

而康莱尔大学也透露,小田正在申请研究生,在科学和物理方面尤其优异,“小田是个出色的学生,并且总是期待加入新的项目”。

 

一个如此优秀的学生,在外人看来也是开朗积极的一个姑娘,最后却走入了不归之路,这确实让人痛惜和诧异。

 

身边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你以为能扛事儿的人,什么事情也无所畏惧的人,却往往已在崩溃边缘。

 

 

02

 

 

《南风窗》杂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平均每年中国有25万年轻人自杀。

 

自杀的原因也五花八门,有的人是因为失恋,有的人是因为被老师在同学面前打了一巴掌觉得伤了自尊,有的人是因为高考没考上心仪的学校……

 

是什么让中国的年轻人,这么容易崩溃呢?

 

2009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平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男主人公贾马尔从小经历炼狱般的遭遇,放到普通人身上,任何一件事情都足以让人崩溃。

 

然而,贾马尔似乎拥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最后总是能够逢凶化吉,并保持对世界的善意。

 

从心理学来说,贾巴尔这种强大的抗挫折能力,又叫复原力(Resiliency),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戴安娜·库图(Diane L. Coutu)在其《面对困境:“复原力”的密码》一文中提到,复原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直面现实:冷静接受眼前的事实;

(2)寻找意义:价值观坚定,在艰难时期依然能找到生活意义;

(3)灵活变通:有惊人的临场应变能力,擅长利用手中一切资源。

 

库图认为,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两项特征,就可以帮助人度过难关。

 

而贾巴尔具备全部特征。


 

 

03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博格(Sheryl Sandberg),被媒体称为“Facebook的第一夫人”,2013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就是这么一位全球知名的优秀女性,依然也曾经一度面对人生遭遇而束手无策。

 

2015年,谢丽尔的丈夫健身时意外去世,导致她陷入了情感的绝境。她记录当时的心境时说到,“我陷入了空虚。巨大的空虚占据了我的心脏、我的肺叶,限制了我思考的能力,甚至呼吸的能力”,她认为自己和孩子们再也不会有真正纯粹的快乐,也因此而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她的好朋友、沃顿商学院知名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知道情况后,对她进行了悉心的指导,用了整整两年,谢丽尔•桑德伯格才得以解脱,并将这段心路历程写在了她的著作《另一种选择》里。

 

亚当•格兰特告诉谢丽尔,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一步步从支离破碎的不幸与灾难中复原。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拥有复原力,复原力需要我们在后天培养和提升。

 

于是谢丽尔开始追寻“复原力”,试着走出人生的黑暗。

 

谢丽尔在书中指出,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画了数十年研究人们如何应对挫折,结果发现有三个认知因素会阻碍复原力:

 

  (1)个人化:认为坏事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

 

  (2)普遍性:认为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持久性:认为时间的残余效应将永远存在。

 

当一个人面对遭遇和逆境时,往往会产生我为什么这么倒霉的心理,从而将坏事的发生归咎于自身,而无法自拔。

 

谢丽尔告诉我们,人生无常,总会遇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我们至少能够做到改变自己,既然完美的A选项不复存在,那么尝试接受并喜欢B选项,是我们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门。

 

而实际上,我们对于坏事的无法承受,往往源于我们对于坏事的无穷想像,而这种想象,大部分都不可能出现。


 

04

 


梁东和吴伯凡曾经聊到过如何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的话题。

 

一方面,应该让孩子经受挫折,如果小时候不去适应各种挫折和压力,那么以后要面对更加复杂和艰险的人生境遇,恐怕会承受不了;

 

另一方面,如果让孩子遭受到了大的挫折,万一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从此悲观自卑,这样的结果当然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最后,梁东和吴伯凡总结出,对于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的让孩子经受一些小的挫折,从而让孩子逐步适应挫折和压力,并通过不断的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复原力。

 

人对于挫折能不能正确认识,既不回避,也不夸大,并非光是讲讲道理就可以的,这需要训练。当一个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能够不断的取得成功,这种正向的反馈才能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和正确的认知。

 

盲目的自信和习惯性的自卑,都不可取。


北游说事儿

一位自由思考的行者

一份有趣独到的解读

ID:beiyou-talk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游

转载文章  广告商务  请点击  文末左下角  阅读原文 

 

 

05

 

 

斯托克代尔是美国的一个海军上将,在越南战争期间,他被越军俘虏,关押了8年之久,是被俘的美军里级别最高的将领。

 

在被问到自己为什么能熬过这艰难的8年,斯托克代尔说:“因为我有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一定能够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生存了下来。”但在回答,狱中你的哪些伙伴死的最快时,他又回答说:“是那些太乐观的人。”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斯托克代尔悖论”

 

为什么自己乐观就活下来了,那些太乐观的却又死的最快呢?这不是矛盾的吗?

 

对此吗,斯托克代尔解释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被放出去了吧?圣诞节没被放出去;就想复活节可以被放出去,复活节没被放出去;就想着感恩节,而后又是圣诞节,结果一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再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劣,于是,他们郁郁而终。”

 

斯托克代尔说:“对长远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能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小孩;但是我又正视现实的残酷。”

 

即对前景保持乐观和必胜的信念,同时又直面现实的残酷不回避,这就是斯托克代尔告诉我们的秘诀。

 

表面的乐观坚强并不稳固,如果没有强大的复原力和正确的认知,如同地基不稳,楼越高越容易崩塌。


作者简介:北游,自2004年起坚持互联网写作至今,笔耕不辍,长期专注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对社会热点和公共事务见解独到,文章在凯迪、天涯、搜狐等全国知名BBS被阅读数千万,屡屡成就现象级文章。现为“北游说事儿”和“北游说康德”公号主,锐见传媒特邀作者。

【北游说事儿】 往事


大多数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都错了 | 一篇100万+阅读,1万+热议的深度雄文

落后就要挨打?漂亮就活该被骚扰?还有哪些你习以为常的蠢话

女子被狗咬伤,打了狂犬疫苗28天后仍死亡,谁该为此担责?

问题不在于谁造假,而在于造假为什么可以畅通无阻?

道德是自律,是对自己的要求,与他人无关

天津女医生被杀,患者终成最大赢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