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案例告诉你:好外卖会说话!套路、招数都在这儿...

高云凤 勺子课堂 2022-12-07

编者按:

让外卖开口说话。

作者|高云凤

编辑|乔祎

外卖一定是冷冰冰吗?

两年前,一对 90 后姐妹在临沂老家开了这家名为“灶田”的煎饼果子店,很年轻那种。两人在产品上也很是用心,为了改变临沂煎饼“嚼不动”的口感,她们来回调试了无数次,最后终于调试出两人满意的产品:既不像临沂的煎饼那样口感太硬,又不像传统煎饼果子那样软踏踏。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人能接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日后做打算。

一家年轻人的煎饼果子店

今年 1 月,灶田开始做起了外卖,妹妹灶田 17 来主要负责。论产品,吃过的顾客都说不错,她们甚至亲自测试过产品的口感变化临界点:3 小时之内都没问题。论制作时间,因为本身打的就是现点现做,3 分钟内打包好一份的速度倒也能让顾客接受。但它每个月单量却只有 80 -- 90 单,进店率、下单转化率也不太乐观,这让她很纠结。

煎饼,是这样的

今年 2 月份,灶田 17 来参加了《勺子第四期外卖必修课》,边学习边回顾自身,后来她意识到,原来自己很大一部分问题是出在了运营上:缺乏对店铺的运营,也缺乏对顾客的运营。就像之前那家校区店样,只要饭口外卖订单一多,她就会首当其冲的关掉外卖,这样“偏袒”堂食客人,不仅伤害到了外卖客人对自己的信任,还伤害到了自己的店铺排名。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主动拉人?no,客人进店全凭心情

之前,灶田煎饼党在装修上总会过分注重美观而忽略了功能性,店铺 logo 完全沿用堂食的圆形,或者店铺名字也只是完全照搬,这不仅会导致自己在外卖平台的展示面缩小,失去更多曝光机会,也会让顾客搜索起来不方便。

对于 Logo,老师在课上提到的关键两点一个是“颜色显眼”,一个是“放大展示面”,这都能让你在一堆品牌中一眼被顾客扫见,灶田 17 很认同。课程结束后,她先是从 logo 上开始入手,从过去的圆形换成了整个的黄色背景,放大原有字体,增加曝光度。 

logo 正在陆续变身

其次,她还做了这样三个改变:

• 增加店铺信任感:把之前的“灶田煎饼党”后面全部加上“ xx 路店”,详细地址会让顾客找起来更一目了然;给店铺增加“品牌”认证,虽然不是 KA 连锁,但在不停催 BD 的努力下,提交证件后的它现在也成功挤进了品牌队列;关联大众点评,完善配送时间、配送服务等商家信息,尽可能扩大与顾客的接触面;

品牌+地址齐上阵

• 引导顾客下单:增加 banner way 并设置折扣产品、增加“店长推荐产品”,当顾客无从选择时可以帮助其快速下单;

过去 & 现在

• 形象一体化:丰富堂食室内照片;增加店铺背景图。

一些店铺已经换上了背景

顾客不是不想进来,而是你没给他们点进来的理由,顾客也不是不想买,而是你没给他们购买的理由。相比之前的“守株待兔”,现在,她更愿意把外卖装修分饰两角:迎宾和点单员,说一句“欢迎光临”,告诉大家“我是谁”,以及“给你推荐点儿什么”,将信息尽可能的精准送达,抓取更多人进店。

防止差评?放个电话就好了

比如在顾客评价上,虽然之前灶田煎饼党有这方面的意识,为了避免出现差评,灶田 17 会在每单外卖里放一张小纸条,让顾客发现了问题后电话联系自己而不要第一时间差评,但奇怪的是,差评偶尔有,电话倒是几乎没人打进来过......这些“规则”的设定非但没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点鸡肋。

勺子的老师说,不论外卖中的小票,电话、优惠券、短信追踪、电话沟通等等,本质上都是为了跟顾客建立联系,它为的是在用户下单时,牵动顾客的行为习惯,让他对对品牌本身有着更多的记忆点和依赖性,而他们也会因此对品牌有更多的包容。但关键在于,“接触点”该怎么制造。回去后,她决定从两方面进行改变:

• 沟通的及时性:

1)之前是自己想起来才会看看评论,现在是每天必看,店长、小伙伴都会看,由大家共同发现问题,保证有问题能及时解决;

2)定期电话回访:定期给下单的顾客电话回访,问问他们对这一单的意见和建议,没问题也要提前发现问题,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 对话方式:

1)表达要幽默:把之前朴实无华的回复语变成流行歌曲的歌词,或者出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避免正面交锋。一次店里遇到了一次差评,店长就非常机智的在全单退款的基础上换了种表达方式:“实在抱歉,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了,如果再犯就直播吃香菜给你!”后来这个顾客就消气了,差评也删掉了。

差评回复,关键在态度

2)来点小惊喜:引导顾客在留言区写暗号,如果写对了就送零食。

顾客不是愿意给差评,是你没有给他们及时沟通的机会。相比之前的“守株待兔”,现在,她更愿意把顾客评价当成是 24 小时客服,不是出了事儿才解决问题,而是主动的问问大家“您还满意吗?”,找到各种节点主动拦截。

跟顾客保持联系?他们怎么会喜欢被打扰

比如跟顾客的互动,灶田 17 本身就是 90 后,也清楚这批人不愿意被过多打扰的性格,因此在这方面,灶田煎饼党也仅限于顾客下单后的小票互动。虽然口碑不错,但缺少重复性,这也很难达到真正跟外卖顾客成为朋友的目的。再加上之前更重视新客而不是老客,从而导致精力上有些分散。

灶田 17 提前写好的小纸条

灶田 17 对老师的一句话印象很深:“新顾客就那些,但如果你能把老顾客照顾好,你的下单转化率也会高。”回去后,她也做出了这样几个改变:

• 在更多渠道跟顾客保持联系,但没有多余打扰:比如灶田煎饼党现在刚建立了微信粉丝群,灶田 17 管它叫做“自然生长群”,自愿进群,自愿聊天,自愿潜水,但福利会不定期发送;比如非饭口时间在朋友圈接画画订单,每天下午 2:00 - 5:00,她都会在朋友圈发一条信息:“本店可以接订单啦!想画男女朋友或者小猪佩奇的,都可以来预定啦!”这样大家再买饭时就能把画直接带走。每天都会定期出现,但又不刷屏。

刚刚好的距离

• 让更多人参与:不光老板和店长,50 岁的阿姨也有画画的机会。

顾客不是不愿意跟品牌互动,而是你没有先引起他们的共鸣,相比之前的“守株待兔”,现在,她更愿意把粉丝维护当成是跟朋友聊天,保持联系又互不干涉。

现在,灶田 17 更愿意把这些当成一种习惯,传递给团队养成,也传递给加盟伙伴,虽然关系到下单转化率的指标还有很多,比如接下来准备调整的产品结构,但至少她认为,现在已经初现成效,就像她说的这句话:“外卖是个冷冰冰的过程,这过程中如果你是有温度的,你的差异化不就做出来了么?”

本文为掌柜攻略( ID:zggonglue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餐饮课程尽在勺子课堂APP 

 点击“阅读原文”,把餐饮干货知识装进自己口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