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2022同志电影年度报告

易碎玻璃 QAF中文站 2023-04-01



0

导言



 雾霾散去是乐土:这便是2022年同志电影的主题。


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莫过于同志电影《乐土》。作为巴基斯坦首部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代表作,《乐土》不但获得“一种关注”评审团奖和酷儿棕榈奖,稍后还代表巴基斯坦申报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但幺蛾子也飞来了:巴基斯坦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CBFC)8月就颁发了上映许可;但11月11日,审查委员会在收到书面投诉称电影含“高度反感内容”之后,临时撤销了上映许可。而根据奥斯卡规则,如果申报外语片在11月30日前没能在本国公映七天,将自动失去报名资格。


禁映决定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抗议,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用#releasejoyland标签进行宣传。

巴基斯坦人权委员会发表声明,谴责政府撤销《乐土》放映许可的决定,称其为“竭嘶底里的跨性别恐惧症”,人权委员会说“巴基斯坦观众有权决定他们会看什么”。

《乐土》导演赛姆·萨迪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禁令“绝对违宪且非法”,他敦促审查委员会重新斟酌:“归还我们公民观看这部电影的权利”。女主角拉斯蒂·法鲁克说:“我捍卫我的电影以及它所说的一切——用我的生命捍卫。”


最终审查委员会做出了让步,没有让萨迪克修改电影的跨性别内容,仅删掉了几句脏话。11月18日《乐土》作为R级片在巴基斯坦公映。之后它成功跻身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15强名单,离获得历史性的提名只有一步之遥。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它的起承转合都似曾相识,可以发生在任何亚洲国家。它提醒着我们,当哀叹“可怜无数山”的时候,不妨也抱着“青山遮不住”的信念。

就像我们终将摆脱对病毒的恐惧,开始新的生活。


01

年度关键字

☞ 奥斯卡



今年奥斯卡的形势不太明朗,缺少明显领跑者。《鲸》《塔尔》是最有可能获得提名的两部以同性恋作为主人公的影片,布兰登·费舍和凯特·布兰切特也是冲击今年帝后的热门选手。但有别于一般同志电影的是,《鲸》和《塔尔》都是将性取向作为背景设定、而非剧情的驱动因子。换而言之,主角是同志并不能定义TA们做了什么——这种“同志亦凡人”的创作态度稍后展开说。

有81个国家地区申报了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原外语片奖),其中五部为广义的酷儿题材:巴基斯坦的《乐土》讲述父权家庭儿子与跨性别舞者的地下情;摩洛哥的《蓝色长袍》堪称阿拉伯男同版的“魅影缝匠”;比利时的《亲密》讲述的不是同志——而恰是恐同酿成的悲剧;芬兰的《女孩画像》细腻刻画北欧女孩的青春萌动;巴西的《火星1号》以儿童视角捕捉同性火花。顺便说,如果看了台湾地区申报的《该死的阿修罗》,相信都会对电影里的同志线有深刻印象,毕竟不是每个GAY都能为暗恋的死党拼命…


其中《乐土》、《蓝色长袍》和《亲密》已经入围15强短名单,也就是说15强里有五分之一都是酷儿电影,这个比率创下近五年的新高。正式提名会在1月24日揭晓。

☞ 光圈2025


但今年也是奥斯卡最后一个常态年份。之前已经介绍绍过,从2024年起奥斯卡提名规则将出现重大改革。“光圈2025”计划被认为是学院提高奥斯卡多样性、“强制”提名影片包容边缘群体(少数族裔、LGBTQ、残障人士等)的杀手锏。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今年好莱坞大厂就已经主动开始向“光圈2025”界定的多元标准靠拢,多部热门影片都出现了同志剧情线和/或同志主角。LGBTQ不再只是扮演路人甲或背景板,而是真真正正成为了电影的剧情推手甚至灵魂人物。对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力,我们需要加以清醒认识:

一,植入同志剧情是否提升了电影的艺术价值?


年度爆款电影《瞬息全宇宙》就是一个正面例子:剧情围绕女儿的同性恋身份不被老妈认可展开;为了让杨紫琼饰演的虎妈感同身受,导演甚至将她拉入一个热狗手指的女同宇宙,让她亲身体验同性爱恋的阵痛拉扯。而反面教材则是《与爱共舞》,很难想象一代天后惠特妮·休斯顿的传记电影,会把大量篇幅放在休斯顿的双性恋八卦上;天后前无古人的唱片记录、惊艳世界的宽广音域居然无关痛痒。


所以植入LGBTQ剧情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好莱坞依然在盲人摸象。


二、以同志作为主角的创作逻辑是什么?

商业恐怖片《不》的女主被设定为女同性恋;网飞贺岁片《利刃出鞘2》首次曝光大侦探布兰科的性取向(还有老公);动画片《奇异世界》里小男主从五颜六色的果冻世界返回后就向男友表白;加上《鲸》里一心把自己吃死的查理和《塔尔》里跌落神坛的交响乐团指挥家,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恰好”是同志,但他们的性取向并不决定剧情走向。

但这些主角的同性恋身份,的的确确增加了群体的能见度。热心帮你遛狗的邻居可能是同志,把你从着火的大楼里救出的消防员可能是同志,你功课全优的女儿有天可能带女生回家…同志真真切切的生活在我们当中,承认这些人的价值不是由他们的性取向所决定、而是由他们做出的(与众不同的)事所决定——这就是同志亦凡人的创作态度。


嗯,所以布兰科老公出来开门的时候你有get到吗?

PS,为防止一些脑干缺失生物再用“政治正确”来抬杠,这里稍微展开说说为什么从学院到好莱坞都开始重视开发同志剧情和角色:


权威的盖洛普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LGBTQ人口比例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在Z世代(95-09)当中的占比为20.8%,是五年前的两倍。也就是说今天每五个美国青少年,就有一个自认为是LGBTQ。当越来越多LGBTQ青少年开始长成大人,他们势必将决定美国大众娱乐的走向。


美国平权机构GLAAD在2022年获得的民调结果更直白:多达64%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影视娱乐公司对LGBTQ群体表达支持很重要;56%希望消费的娱乐产品能够反映自己的价值观;49%支持影视娱乐公司通过内容给LGBTQ群体带来正向变化。


所以看到了吗?不是各大片商突然良心发现想要多元化了,而是美国的人口构成已经逼得好莱坞无法打右转灯了!作为以青少年为消费主体的行业,娱乐业走向再保守化的道路已经亮起了“此路不通”的红灯。2022年美国LGBTQ群体及其盟友的消费能力高达每年1.4万亿美元,谁会跟钱过不去呢?迪士尼正是看到这样大一块蛋糕,才果断选择了在LGBTQ内容上“支棱起来”的。

所以答应我,尽快长出脑干来,别再当“政治正确”的复读机好么?

☞ 亚洲势力


2022年对亚洲同影特别眷顾,几乎都是好消息——

南亚地区除巴基斯坦的《乐土》外,印度的《永结同心》《我的老妈出柜了》分别由网飞和亚马逊发行,凸显了流媒体对印度电影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各有多部同志电影发行。泰国的《奶酪姐妹》由《爱在暹罗》导演联合执导,讲述女团与美食的恋爱故事;《你是我的节拍》则是将乐队与校园纯爱进行到底。菲律宾本土流媒体Vivomax主导了多个同志电影项目,包括戛纳名导布里兰特·曼多萨的《潜水员》、为爱做零三人行的《双与单》以及双性恋软色情片《性交易2》等...

之前已经总结过韩国这一年真正开始发力的是腐剧。与其他国家的腐剧相比,韩腐集数更少时长更短更接近“类电影”,因此把韩腐合并后往往就是一部电影。这个特征让《语义错误电影版》脱颖而出,成为韩流与耽美合体的见证。而跨性别电影《孔雀》当选釜山国际电影节开幕片,刻画了东亚乡村父权对跨性别群体的无知与冷漠。


日本同志电影值得特书一下。2022年日本同影表现亮眼,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引领亚洲:

既有为腐女发福利的电影版《樱桃魔法》,也有正面描写腐女群体的《萍水相腐檐廊下》;既有走现实路线刻画东京彩虹族群像的《我们的家庭派对》,也有脑洞大开玩同志版“大逃杀”的《大木偶学院》

如果想看耻度,有暴力性侵题材的《唱出恋爱的苦恼》和年度最欲拉片《百合的雨声》;如果想看纯情,有如“情书”般隐秘纠葛的《终归大海》

《世界不会注意到我们》用高中生策划结婚来反映日本渐进式婚姻平权;《利己主义》则真实到让男同群体看出了内伤。就连跨性别爱情也有一部《我们的二人世界》...


简单来说,就是环中国一圈的亚洲国家都在进步。

当然,我们还有北方邻居垫底。打着“脱欧入亚”旗号的俄罗斯通过了同性恋宣传法修正案,从立法上扼杀了未来俄罗斯同志电影的可能。也就是说以后连《寸步不离的兄弟》这样的擦边球也看不到了。


大毛,听哥一句话,滚回欧洲去,亚洲有一个国家开倒车已经够了...

☞ 华语?華語!


简中世界永远那么一言难尽。首先当然是恭喜黄树立导演凭借《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夺得戛纳短片酷儿棕榈奖和金马最佳记录短片奖。




我相信爱能战胜恐惧。希望大家能一直坚持拍下去,一直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

——黄树立


然后我就不知道说什么了——是说耽改全面熄火、SHZY兄弟情都凉凉?还是《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一句“爱过”都不容于大银幕?还是《唐顿庄园2》删减6分钟、管家恋情戏几乎一剪没了?这样看来电影版《想见你》能保住王诠胜(隐晦的)同性剧情才是奇迹...(也可能是审查没、没、没看懂?)

繁中世界则向阳而生。台湾地区除申奥影片《该死的阿修罗》有同性剧情线之外,集刑侦/灵异/恶搞于一身的《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绝对堪称年度话题之作,也是2022年“想看”人数最多的华语片。


香港地区随着云翔宣布息影,接连展映了两部云翔电影《十三门徒》《尸菜房》。此外还有被形容为“当《堤》遇上《爱乐之城》”的《我们为何起舞》,讲述当地菲佣社群的酷儿故事。

就连一向被称为文化沙漠的的澳门,也出了一部提名金马奖的《海鸥来过的房间》,让被凝视的演员与狂野文字的作家释放欲望。

还是那句话,同志电影莫靠近简中世界,会变得不幸...

☞ 耻度


很难想象我会把“耻度”写进关键词,但2022年确实是耻度大年!


葡萄牙《消防站的王子》、阿根廷《恶作剧》、巴西《按规矩来》、香港《十三门徒》和《尸菜房》、澳大利亚《寂寞男孩》,都是视镜头为无物、遛鸟如吃饭的大尺度电影。对了哈卷都在《我的警察》里秀了一下美臀...‍‍‍‍‍

其中以《按规矩来》最不要脸,导演可能是被居家隔离憋疯了,自己当男一和不同男演员突破防疫限制亲密接触,用真枪实弹的啪啪打破对病毒的恐惧。而把耻度拍出生香美感、让观众血脉贲张的还得是《寂寞男孩》,从窒到拳到奴到群的各种限制级镜头将男体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连女同电影也出现了《百合的雨声》和《性交易2》这样大胆呈现女欲的作品。食色性也大家都好拼~

02

年度七宗最

♕  最佳女同



《五 恶 魔》

“只属于女性的俄狄浦斯故事, 用巫术和穿越构建魔幻现实主义,当恋母的母女遇见母亲的旧情人——‘在我还没存在之前,你爱我吗?’儿童视角的心之全蚀。”

特别提及:《唯爱永存》

♕  最佳男同



《剧 透 预 警》


“真人真事改编,爱情与绝症主题。所有人都想要幸福结局,但有时明知会BE也要全情投入的去爱,因为被剧透的是终点而不是沿路的风景。”


特别提及:《利己主义》


♕  最佳爱情



《蓝 色 长 袍》


“丈夫和妻子有爱,师傅对学徒有欲,分离的爱欲撑起一个美丽的非传统家庭。妻子是掌控者,她像岩石一样抵御着病魔和偏见,捧着丈夫的脸说不要害怕去爱。这个带颠覆性的同妻形象只有放入生死框架中才有如此魅力。”


特别提及:《语义错误电影版》


♕  最佳平权



《乐 土》


“一部改写巴基斯坦电影史的电影,有着对父权的抗议、对宗教的挑战、对世俗的呐喊和对偏见的反抗。你无法想象一个在人们张口闭口都要感谢阿拉真主的穆斯林国度,有人会用特殊群体的爱情和欲望,去交织出一段如此惨烈又美好的光影。” (饮歌)


特别提及:《蚁王》


♕  最佳耻度



《寂寞男孩》


“不能展开说,说了文章就没了;不能展开说,说了文章就没了;不能展开说,说了文章就没了。” 


特别提及:《百合的雨声》


♕  最佳艺术



《鲸》


“IG上刷到的永远是肌肉丰满的年轻美男和幸福到不真实的夫夫。我们看不到的是更大一部分外貌并不出众、生活并不那么幸福的人,他们可能像查理一样过着自我封闭的生活,被生活的困苦磨平了棱角,丧失了追求幸福的动力与能力。电影对现实的极端化与戏剧化处理令人胆寒和害怕。” (VincentP)


特别提及:《塔尔》


♕  最佳影响力



《哥 们 儿》


“好莱坞制作和发行的第一部同志商业喜剧片,让包括《爱你,西蒙》在内的所有主流同志电影都显得像儿童片。因从头到尾都在冒犯异性恋而成为票房毒药,但so what?大银幕的同志形象从未如此充满性张力。”


特别提及:《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


03

年度排行榜


2022年有10部酷儿电影获得了最佳口碑。它们来自八个不同国家,某瓣评分在7.4-8.5之间,获得了不少奖项肯定,其中不乏公认的奥斯卡热门种子。所以年度十大酷儿电影你全部看完了吗?

年度10大酷儿电影
1

《乐土》 (巴基斯坦)

2

《萍水相腐檐廊下》(日本)

3

《鲸》(美国)

4

《剧透预警》(美国)

5

《五恶魔》(法国)

6

《永结同心》(印度)

7

《语义错误电影版》(韩国)

8

《爱的千丝万缕》(意大利)

9

《唯爱永存》(加拿大)

10

《塔尔》(美国)



【注】《亲密》没有上榜的原因是因为该片属于非传统的酷儿电影,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


“13岁的时候,男孩们的友谊就如恋爱故事一般,会互相表达情绪、分享秘密、依靠对方;可是再大一点,他们就失去了这些感性表达,变得充满刻板的男子气概。我意识到如果把这个题目局限在同志经验上可能会有些狭隘,因为这并不只是会发生在同志身上的经历,这是关于青少年的人生经验。年轻男性并没有被授予那样的空间去用那样的方式表现自己。...我们总希望将每个人分门别类、对爱贴上标签,却不让爱以本来的样貌自由存在。”




最后,2023年又有哪些同志电影值得期待?哪些电影已经先声夺人?哪些电影将创造历史?最重要的是,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敬请期待下回揭晓!



轻点一下广告

就能支持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