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卓智赋能

情报学报 科情智库 2023-08-21

科情智库


摘要:科技情报具有天然的“智能”属性和专业特色,科技情报工作离不开先进方法及技术的参与和辅助。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需求、业务研究和工作模式在发生变化,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科技情报的赋能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提出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新理念,阐述科技情报“卓智”赋能要求和要素条件,以及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实现路径,为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机构的情报业务开展指出方向。


关键词:复杂信息环境;科技情报;赋能;情报线索


1

引言

科技情报事业建设的目的,一是推动和促进科技情报传播,提高科技情报应用和服务能力;二是对科技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搜集、组织、分析和传递,形成有价值的科技情报业务活动。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始于1956年,迄今已走过6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其间有过辉煌,也有过挫折和迷茫。回顾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演进历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科技情报事业一直紧密地与国家发展需求相契合,在实践中善于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多学科经验,形成科技情报业务独有的研究特点和工作方法。当前中国的发展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严峻环境中,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在科学研究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日益显著。因此,如何保障中国的科技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如何有力地支持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给予科技情报工作的主要需求,更是复杂信息环境下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建设关注的核心内容。


2

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的赋能使命

2.1 信息环境的“复杂”特征

复杂信息环境包括科技情报“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科技情报“外部”环境是指我国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此种国际环境给科技情报的信息源带来复杂性;科技情报“内部”环境是指科技情报生产所处的复杂信息环境,该环境下的科技数据与传统的科技数据截然不同,它是一种“不稳定状态”的数据,即数据来源、类型、存储结构、规模、质量等均发生了空前的变化,这也导致数据内容更为复杂化。具体来说,复杂信息环境主要涉及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数据和信息的复杂性、科技情报技术基础的复杂性三个方面。

1)国际环境的复杂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2021年,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球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不平衡性,从空间维度看,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复苏严重分化。许多掣肘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中长期因素处于调整期,各方都在积极推进或调整对外战略以应对新的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演变。同时,全球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以及国家关系的组合和调整正在推动和构筑分化世界的平行体系。国际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传统安全压力和风险逐步上升,如某些西方国家坚持冷战思维,在国际社会制造矛盾和分歧,挑起军事对抗。

2)数据、信息的复杂性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获取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带来极大的便捷条件,数据和信息的渠道丰富,载体充盈;数据和信息的规模及人类对其依赖的程度与日俱增,格式多样的数据、信息的内容更具复杂性。以开源信息为例,各种类型的开源信息数据不仅具有公开性和可得性,而且数据的体量、类型和内容呈现大数据的特点。科技情报工作环境中信息的渠道丰富、载体充盈、格式多样,以及数据、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均会成为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辨析难点,对信息的内容和效用的解读需要注意把握特定的时空内涵。相比于过去,不实新闻、真相难辨等现实的“科技信息迷雾”问题更为明显,需要重视由真伪信息交织而成的信息迷雾对分析决策的各种干扰。

3)科技情报技术基础建设的复杂性

科技情报技术基础涉及信息资源、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管理规制等诸多内容。国际形势、信息环境和情报用户需求的变化导致科技情报技术基础建设的复杂性增加。开源信息的多来源、内容繁杂且丰富,使得对既有数据/信息存储、分析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调整的需求剧增。科技情报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新的情报应用场景需求不断涌现,使得已有的科技情报技术基础的不适用性日益显现。科技情报技术基础在建设方式、建设内容、建设质量和管理评估等方面必须进行变革和创新,以便全方位和可持续地提升科技情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科技情报技术基础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挑战。

2.2 科技情报的赋能形式

赋能,也称为增权、增权赋能、赋能授权、授权赋能等。关于“赋能”的研究已分布在诸多领域,如技术赋能、人工智能赋能、法律赋能、数字化赋能、文化赋能等。由于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及研究目的的差异性,关于赋能的概念和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存在不同的解读。例如,Kieffer认为赋能由公民的能力、社会政治修养、政治能力或参与能力构成;Rappaporn认为赋能是一种个人、组织和社区对事物获得控制的机制和过程;Gibson认为赋能是识别、促进及提高人们面对需求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个过程和结果的综合体。国内学者将赋能中的能力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们获得所需资源的能力;②影响人们思考、感觉和行动的能力;③影响资源在社会系统中的分配能力。赋能可以被描述成为一个过程、介入方式、一种目标。作为一种过程或介入方式,赋能是识别、促进、提高被赋能主体(国家、组织、机构、个人等)利用资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目标,赋能是指被赋能主体所要获得的一种预期能力。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和科技情报业务实践将科技情报的赋能形式理解为通过解决科技决策过程信息不完备的问题,帮助提升情报用户应对复杂信息环境下各种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2.3 科技情报的赋能目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科技情报始终坚持赋能国家发展的需要。在科技情报事业的开创期(1956年至1966年),科技情报开展科技情报的定题服务和定点服务,通过文献调查和信息整序的方法,搜集、加工和编译科学技术文献,报道国内外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情况和最新成就,创办为中央领导、科技和经济界领导服务的《科技参考消息》《综合科技动态》等重要刊物和简报,为科学技术(特别是产业技术)赶超世界水平提供国外背景资料,如组织撰写专题调研报告《自然科学发展动向》等。在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深化期(2003年至2013年),科技情报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撰写《两种发展战略》,引发中国对发展战略的讨论。在此期间,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得到飞速发展,公益性信息咨询服务领域不再局限于科技领域,服务的范围涉及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工程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和领域。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科技发展动态研究、科技发展专题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三个层次。在中国科技情报事业进入跃升期(2014年至今)之后,科技情报重点面向国家科技战略决策需要,科技情报工作向支撑科技决策的科技智库方向发展,赋能国家科技战略发展决策的需要。


当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的科技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发展态势,进入以创新为主题和主导的新时代,大国之间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我国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从此“三个面向”思想提升到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层面,成为指导我国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16年,美国陆军发布《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从军事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等二十项最具期待的科技领域及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未来中美两国在科技尖端领域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目前,我国科技发展速度飞快,在很多科技领域掌握了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我国的科技创新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如原始创新能力、高端人才储备、核心技术等。美国近年来在芯片、光刻机等技术方面对我国进行封锁,这让我国更加认识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攻破“卡脖子”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在全球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只有准确把握未来科技前沿,正确制定前瞻规划,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已成为世界博弈的焦点,抢占决定全局的科技竞争主导权是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科技竞争的主导权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科技发展的规律,掌握科技前沿、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预警和研判科技安全风险等,这是新时期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实现这一需求需要科技情报的赋能。


3

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卓智”赋能要求和要素条件

3.1 科技情报赋能中的“卓智”要求

在科技情报事业的语境下,赋能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是一个与科技情报体系能力获得提升、实现自我完善、全面感知、及时预警应变等行为发生关联的概念。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要最大化地满足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需要,为科技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其中满足宏观科技战略决策需求,对更多充满未知和不确定因素的科技态势进行研判和前瞻预警是科技情报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但是其面临两个主要现实问题:一方面,科技情报的生产环境已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科技情报技术基础的适用性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如信息碎片化内卷泛滥,分析工具箱更新迟滞;另一方面,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人工智能给科技情报业务的研究方法和工作模式带来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但如何更极致地运用还有待解决,这就赋予了科技情报赋能的新要求——“卓智”要求。


“卓智”的“卓”字既有字面上“卓尔不群”的卓越之义,也有“情报专业擅长”之优越之义。“卓智”的“智”字则兼具“智慧”和“智能”之义。在科技情报赋能研究的语境下,“卓”是对展现科技情报专业能力的特别要求,“智”则要求科技情报工作的全过程都应反映情报人员和机构的专业智慧,要求重视在现代科技情报业务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简而言之,科技情报的“卓智”赋能就是要在国家科技进步的发展进程中,充分利用科技情报机构和科技情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智慧,重视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加持,助力国家科技创新的管理者和参与者解决决策信息不完备的问题,应对复杂信息环境下的发展与安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3.2 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要素条件

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要素条件是指对情报业务、情报研究、情报事业发展起到支撑、稳固作用的要素集合,从系统角度来看,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没有要素条件,科技情报的专长和功效、科技情报的赋能将无从谈起。本文结合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业务实践,将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主要要素归纳为科技信息资源、情报技术采纳、情报工具手段、情报管理规制、科技情报人才五个方面。

1)科技信息资源

科技信息资源存在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全过程,是科技情报赋能的基础要素和条件。科技信息资源包括科研数据、科技文献、学术交流信息、科研条件信息等若干层次。科技信息资源是各国发展科技战略、情报战略的关注重点之一。美国在2019年发布的《国家情报战略》报告中将信息共享和保护视为情报事业的目标之一,认为“任务的成功取决于合适的人员在合适的时间获得正确的信息”。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面临如何利用和如何完善建设两个主要问题。大数据和开放运动的出现导致开源信息、开放资源改变了传统科技信息资源组织的类型、内容、组织和存储模式等各个方面。科技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涵盖内容广、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形式多样且容易获取,以及链接性与交互性强等特点,但科技信息资源又面临内容杂乱无章、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如何从浩瀚如烟的科技数据中挖掘有价值、有亮点的信息,是科技信息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此外,当前我国科技信息资源的存储管理质量仍有待提高,科技信息“孤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同时,情报机构在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低下等现象仍然存在,而且目前部分国外科技文献资源面临采购困难的严峻情况,这些均是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也是影响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主要障碍之一。

2)情报技术采纳

技术采纳指科技情报技术的设计与选择,它对解决具体情报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复苏为科技情报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赋能手段,科技情报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采纳内容愈加丰富。相比于过去,在具体实践中,科技情报人员根据情报业务的目标和需求可以选择更多样化、更有效的情报研究方法和技术,从不同层次上提高数据处理和信息分析的效率。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事业的信息基础已发生数据变化,开源情报给情报共同体带来更多和更复杂的数据,从而使情报技术需要更加强调多种技术的采纳和融合,即不应单独或局限于某一种技术。但是,科技情报技术的采纳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技术采纳,需要重视从情报的思维和视角去考察技术采纳内容和实施策略。科技情报技术的设计和选择受到情报任务需求、数据基础和分析主体的专业技能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在复杂信息环境下,若技术的选择、构建和评估等偏离情报任务要求和情报工作的宗旨,则无法完美地展示科技情报工作的特色和情报价值。如何正确把握科技情报工作的核心关切,如何围绕情报任务选择采纳相关技术完成特定的情报任务,如何评估技术实施的质量和效果等问题是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情报技术采纳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也是影响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主要障碍之一。

3)情报工具手段

情报工具是处理科技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科技情报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指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科技情报业内,开源信息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复杂信息环境下的开源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难度日益增加,掌握对开源数据、开源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情报工具成为实现科技情报赋能的必要条件。情报工具在已有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革新以满足科技信息有效处理和分析的需求,最大化地发现情报。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文本挖掘、知识推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均可以极大地提升开源科技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的速度,提高定量分析的效率。但是情报分析有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如何将先进方法技术与情报特点、情报目标相结合,是复杂信息环境下先进方法技术在科技情报领域发挥作用的难点问题。此外,目前可用、能用、适用的科技情报工具比较匮乏,局部、零散的小工具居多,但工具集成化问题在科技情报业务实践中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科技情报在复杂的应用场景中难以发挥和体现科技情报的专长。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工具手段面临如何发展创新方法技术、工具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影响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主要障碍之一。

4)情报管理规制

科技情报是一项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健全和完善科技情报规制,不仅对优化科技情报业务能力非常重要,也是保障科技情报赋能质量的关键因素。美国依宪治国确立了国家情报管理的根本原则,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情报管理法规体系,包括决策、执行、咨询及监督等层面。复杂信息环境下,我国的科技情报机构面临如何规范科技情报工作的组织流程,如何有效管理改善科技情报机构的业务管理模式,以便更有利于科技情报工作运作实施的问题;而且,复杂信息环境下,面对科技情报主体机构的人力资源短缺、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需要国家科技情报工作加强项目、团队、行业的协作力度,乃至科技情报共同体的联合作战,使决策更准确,管理更高效。此外,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管理体系能力评估除项目评估、人才评估、机构评估外,由于维护和保障国家科技安全的需求突出,科技安全评估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评估工作,尤其是科技安全评估方法要特别加强科技前沿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评估。以上这些问题均有待于科技情报管理规制进行有效解决,否则将会阻碍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正常实施。

5)科技情报人才

专业化的科技情报人才是情报体系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展示和发挥科技情报业务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是实现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主体之一。我国的科技情报人才教育和培养伴随情报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教育体系。复杂信息环境下,对科技情报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强烈,科技情报人才的培养尤为需要重视。科技情报工作对情报人才的质量要求是极高的,科技情报人才要具有情报认知能力并掌握必要的信息分析方法。因为情报人才的情报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情报方法技术素质等差异会形成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情报结果。所以,科技情报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在遵循情报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健全科技情报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体系,如何通过继续教育、能力培训等形式实现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如何开拓情报教育新模式,拓宽科技情报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构建兼具情报意识、情报知识、情报能力等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人才培养需要深思熟虑的议题。作为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实施主体,科技情报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4

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的实现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新时代的科技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面对这一新的科技事业发展方向,需要发挥科技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科技情报的“线索发现”反映了情报专业亮点,是情报工作者的专长;在复杂信息环境下,通过情报研究找到先前未识的事物对象特征信息,是科技情报研究和工作的关键成功因素,可见这一专业亮点和专长的重要作用更为突出。所以,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事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强化科技情报技术基础建设,磨砺情报线索发现能力,为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发展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科技情报“卓智”赋能要素及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

4.1 夯实科技信息资源建设

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是复杂信息环境下实现科技情报“线索发现”的数据基础。以科技文献资源为例,它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目前我国已建立和逐步完善集中式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并实施科技文献信息的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同时,还实施开展了专业科技信息资源的集成服务。但是,非科技文献资源类型的资源建设仍亟须建设和完善,即现有科技信息资源尚未达到谱系资源相应的模式,情报“线索发现”的效果受到制约。所以,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信息资源之间的组织和管理即谱系建设是重中之重。具体而言,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机构需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夯实科技信息资源建设。


第一,强化和重视科技信息资源系统的标准化问题。多来源的开源科技信息资源需要通过加工处理的标准去规范科技数据资源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如数据加工处理方法、加工处理流程、规范测试检查等;需要通过描述的规则、方法、分类、标识等实现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高效组织和管理;需要信息资源的互操作标准规范不同类型信息资源互操作的方法和流程;需要制定科技信息资源存储标准规范不同类型科技信息资源存储的方法和流程等。


第二,强化和重视科技信息资源安全问题,实施科技数据安全准则。科技信息资源安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科技数据自身的安全。从技术角度看,科技数据自身的安全主要是通过采用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性的保护,实现数据的保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采用信息存储技术如磁盘阵列技术、数据备份和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对数据进行主动性的保护。二是科技信息资源的安全。科技信息资源的安全是指除涉及数据自身的安全外,还涉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与利益的安全,它也受到社会环境、科技水平、信息资源类型和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敏感性、时效性、动态性和传播性的特点。所以,在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中,要落实科技信息资源的安全标准,它不仅要适用于科技数据自身安全等级的保护管理,还需适用于科技信息资源的安全标准和规则。


第三,强化和重视科技信息资源保障系统建设,构建科技信息安全治理体系。目前,国外学术出版商的业务呈现垄断之势,如已有多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出版机构停止向俄罗斯提供科学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美国政府严格审查和限制与中国的科技交流,禁止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机构使用核心软件工具等事件均警示,我国要重视科技信息资源保障问题。

4.2 落实全数据谱系扫描分析

全数据谱系扫描分析是复杂信息环境下实现科技情报全景化“线索发现”技术实施的基础。由于科技信息资源“源多”“媒众”和“形杂”,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用户需求更多见于一种“先见情报”,其重在研判和预测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为确定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制定科技方针、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供背景资料和决策咨询建议,这也决定了科技情报线索发现方法需要的是一种“全数据”的谱系扫描分析过程。现有的科技情报方法尚且不能充分实现全数据的扫描分析,导致科技情报线索难以完备。所以,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信息资源扫描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情报方法。具体而言,复杂信息环境下需要综合运用以下情报方法。第一,重视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交融。目前,除了情报学领域传统的文献计量等方法之外,很多情报工作的研究方法来源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管理学、逻辑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方法在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方面具有优势,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在分析和辨识情报线索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第二,运用地平线谱系扫描思维,指导实现全景式情报线索发现。地平线谱系扫描是根据情景任务目标,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依照扫描流程来扫描信息,并实施分析,形成情报产品响应用户决策需求。例如,通过地平线谱系扫描对未知技术进行持续、主动、全面的扫描,搜集科技情报的“弱信号”线索,可以从中感知有价值的情报,以减少“先见”的不确定性;通过地平线谱系扫描聚焦关键核心领域技术,准确辨识,去伪存真。第三,开展科技情报方法和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依据科技情报实践经验,根据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的特定背景和问题性质,对已有科技情报方法和技术进行融合创新。针对特定科技情报任务的需求和情报技术基础条件,设计多样适用的方法融合和集成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方法的实施效果,在方法的基础上研发技术工具;通过建模和仿真,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现实存在为基础,最大限度地运用有关资料和统计数据,保证科技情报线索发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3 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加持

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线索发现”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人工智能不仅在理论上能给情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影响,在军事、科技、商业、政治等情报实践方面也将带来重大变革。2017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认为,未来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有可能与核武器、飞机、计算机和生物技术一样,成为给国家安全带来深刻变化的颠覆性技术。AI的每一种技术都为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的战略、组织、优先事项和资源分配带来重大变革,其未来影响力至少可与核武器比肩。美国国防部将AI作为一种关键的使能技术,将其定位在战略层面进行推进。科技情报工作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原因是,人类智能对世界复杂性的感知能力十分有限,仅靠大量人力分析师的做法已不能很好地履行情报工作的使命,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提供了可用于弥补可用资源与紧迫情报需求压力之间差距的方法。复杂信息环境下的传统科技情报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已发生巨大变化,信息领域从科技文献信息向几乎所有领域拓展,信息环境从封闭环境向开放环境转变,人工智能的崛起为各个科技领域的发展都带来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人工智能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影响和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人工智能技术已用于信息组织、检索、获取与分析领域,形成了许多新兴的智能化科技情报技术的研究方向,如信息组织领域的语音识别、大规模文本处理,信息分析与处理领域的文本挖掘、信息抽取、数据挖掘,信息检索领域的基于本体的智能检索、基于机器学习的情报检索等。除了技术应用以外,还涉及人工智能应用中对人的认知及影响。目前,在科技情报研究领域,面临的一项最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科技情报研究的有效融合,进而产生系统效益,推动变革发展。强化结合具体情报任务需求和情报实施条件的人工智能的加持作用,具体是指:第一,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数据采集和整理,发挥“增能”作用。利用人工智能的“认知”功能来提升对来源复杂、模态不一的数据定位采集和汇聚的能力,提升对多模异构信息的组织、存储和资源整合质量。第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信息分析,发挥“释能”作用。利用人工智能的“认知”功能实现对海量信息的自学习、加工、识别与挖掘,能够提高信息分析活动的感知效能。第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情报的刻画,发挥“用能”作用。利用人工智能的迭代学习能力实现内容理解基础上的信息表达,提供并优化多模态情报输出结果。

4.4 明晰情报专业能力要求

明晰科技情报的专业能力有赖于科技情报的评价。情报评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科技评价。因为情报用户群体是决策者,情报载体可能是秘密文件,情报内容多数无法经过专家评议,情报线索的质量评估亦是如此。特别是在复杂信息环境下,对于“先见”科技情报这种“未然”的情报产品,其“情报线索”的价值评估难以通过成果和数量进行准确衡量,如何评估和保证情报线索的质量是新环境下必须解决的问题。科技情报“线索发现”是科技情报独有的专长,充分体现了科技情报的专业能力,即情报感知和情报刻画的情报专业能力。情报感知和情报刻画能力的高低决定情报线索的质量,所以需要科学和专业的评估模式与标准去明晰科技情报的专业能力,目前,我国科技情报机构亟待提升这一能力。重视科技情报专业能力的评价需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重视科技情报技术基础能力的评估。科技情报基础能力是开展科技情报的基础,它决定了科技情报生产能力,如果信息资源、平台、方法技术、工具和管理规制等能力不足,科技情报感知和刻画工作将难以开展,情报线索的质量也将无法保证。第二,构建科技情报技术基础能力的评估模型和方法,保障情报感知和刻画的质量。建议借鉴先进的评估思想和方法并结合情报特点构建面向情报技术基础能力的评估模型和方法,避免简单、机械的评估模式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评估指标细化至情报技术基础的各个层次,并在科技情报机构的实践中进行模型和方法的验证与完善。

4.5 提升人才队伍的情报认知水平

情报力量是人和物的组合,科技情报人才是科技情报赋能的自然人主体,是科技情报业务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生产面临数据、信息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的问题,科技情报人员面临更为严峻的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生产的困境,在这样的条件下,科技情报人员对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对科技情报线索发现尤为重要。认知存在于在科技情报业务流程(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是有差异的,方法也有不同,需要不断完善和迭代。科技情报的认知过程伴随整个科技情报业务流程,认知能力和水平越高,相应的科技情报质量越优。科技情报业务认知链主要涉及“数据认知→信息认知→知识认知→情报认知”,具体是指:第一,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数据主要包括两个核心点,即对科技数据的敏感度和科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第二,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信息认知并不局限于信息检索层次上的信息认知。在科技情报业务中,科技信息认知不仅建立在数据认知的基础上,而且有科技情报自己的信息认知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指对科技数据如何进行信息分析的认知,而非局限于信息检索和信息行为。科技情报人员要将信息认知思维运用到解决科技情报问题上,要培养自己的信息认知思维,特别是要具备处理和认识信息的量与质关系的能力。第三,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知识认知不仅涵盖认知心理学意义上的知识认知,还包括在信息认知基础上的知识认知。现代技术环境为科技情报获取数据/信息创造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利用的本质就是一项认知活动。科技情报人员作为科技情报业务主体之一,他们的知识能力及知识认知结构非常重要。第四,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认知建立在科技数据、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认知的基础之上,这是保障当前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产品质量的主要途径。科技情报人员作为情报生产者,他的科技情报认知能力是整个科技情报生产过程中的最高层次。科技情报认知主要是指情报人员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即利用科技知识的认知对信息进行再分析处理,使之成为服务于决策的一种新认知。此外,面对不同的科技情报需求,情报人员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及所处的环境约束而形成解决用户需求的智能型策略或思想。


5

结束语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认为,科技情报是对国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应用工程等方面的能力的系统性研究与分析。科技情报产品用于预警国外的技术发展和能力,并指导未来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通常是通过研发实现的。本文认为,科技情报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决策信息不完备,以及减少意外。围绕科技情报事业和业务,中国的情报学界和科技情报工作者在情报历史、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一直做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主要目的是提升科技情报业务的能力。相比于过去,复杂信息环境对科技情报业务能力的要求更高。本文提出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卓智”赋能新理念,梳理出科技情报“卓智”赋能路径,即针对科技情报线索发现的特殊要求,夯实科技信息资源建设,落实全数据谱系扫描分析,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加持,明晰情报专业能力要求,提升人才队伍的情报认知水平。希冀业界同仁能够在科技情报业务实践中落实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理念,全、变、快、准地解决科技决策中的信息不完备问题,发挥科技情报的专业特色能力,为国家科技的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情报保障。


作者:赵志耘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2023年第3期全文转载,原文出处《情报学报》2022年12月第41卷 第12期


推荐阅读 >

【国际能源领域动态监测】拜登政府拨款近6亿美元用于美国水电的发展

【科技参考】氢经济政策新方向——“韩国新政府密集出台系列科技创新规划”之五

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IFAP)系列公益培训在京成功举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