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科情智库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颠覆性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巨大。这种推进、转变及冲击也给人才培养的需求带来了重大变化。现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已经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日益向主动培养转变,同时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的新趋势。1在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激发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主要来自内外两方面,一方面来自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并强调人才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人才培养选拔上也密切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全人类共同利益需要;另一方面又来自被培养人才个体的发展需要,以符合被培养人才的自我实现愿望。传统的人才培养往往更重视第一个方面,而从长远来看,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是人才培养更持久、可持续的力量源泉。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强调通过达成人才自我实现需要来激发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好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包括好奇心、兴趣、成就感等。人才成长内在动力的来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人的天性,使人的志趣与科学研究的需求紧密结合;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让人才更好地迸发创新创造活力为社会服务。内在动力强调培养人才的个体性和内在属性。个人理想的实现、兴趣的维持、好奇心得到满足和个人能力达到自我实现状态的人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进行科技创新的满足感,能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擅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更主要的是其科学研究的潜能能够得到调动,从而取得一定的科研成就。使人才实现自我的需要与科学研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是激发人才潜能,使之成为科技创新需要的人才的最好途径。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个体性和内在属性有利于更好地激发人才内在动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发展阶段论将人的发展解释为一种天赋发展的现实展开,人能够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马斯洛人本主义指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级发展阶段及追求境界,偏重于强调个体性和内在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则认为人才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但归根结底社会属性是主要的。内在动力还强调通过激励机制在更高层次上激发人才的自我驱动力。激励机制的设计注重提高科学研究的地位,科研人员通过参加科学研究,有可能获得社会尊重并跨越阶层的障碍,因此这可以成为人才成长的理想阶梯。一个人才在一个科研群体中,经过科学研究而做出了被群体或社会认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占有会使人才提高生存质量、获得社会地位甚至跨越阶层。较好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尊重能够使人才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更有能力和创造力。人才与社会组织由于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获取不同的社会财富与权力。一个在再分配制度下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精英人物,将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造进程中充分运用自身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积聚的社会资源,并使这种资源尽快地转变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的资源,以便于自身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中进一步取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优势。因此提高科学研究者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激发科技精英人才的自我驱动力。总的来说,人才培养目标已由过去单纯强调对于国家的使命感以及为社会和全人类做奉献的个人自豪感,变为越来越重视激发科技人才的内在动力,以激励科技人才的自身价值实现,并更趋向于外在与内在目标协同式发展,是“要我成才”与“我要成才”的统一体。2在培养方式上,更加注重实践中培养和全链条培养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式上,从传统上重视教育培养等前端培养,向后端培养延伸并全链条整合,更加注重实践中的培养以及全链条和全生命周期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更加重视在教育阶段就融入实践的需求,更加重视在教育之外的终身学习,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重视实用技能的培训等等。高等院校、部分有培养人才职能的科研院所是当前世界各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前端培育单位,同时也是人才市场的重点供给方,因此必须采取“供求协同”策略,精确地掌握社会生产对创新人才的总量、领域与能力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按需培养”,实现创新人才的精确供应;而科研院所及企业组织在人才市场上是创新人才的主要需求方,需要通过“供需协调”方式,为创新人才前端培养单位提供来自实践的关于创新人才需求的信息。例如我国可以考虑结合当前强基计划、英才计划、奥数竞赛等拔尖人才选拔的基础,做好监督工作,构建一条高考制度以外的拔尖人才选拔通道,在培养过程中人才需求方就可以适度参与进来。这方面已经取得的经验有:中科大少年班、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清华大学“钱班”“姚班”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这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的有:深圳“零一学院”、西工大“鸿蒙英才班”、绿色通道等科技创新基地用人部门以资助、提供实习和工作等方式,承担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积极参与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国际上也有高校建立科研基地、顶尖科学家参与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探索大学教材体系完善由相应领域顶尖科学家来牵头的组织机制。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从科技人才成长的全链条出发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一是推动教育与科技有机结合。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少年儿童科学精神、探索观念的培养,增强优秀少年儿童的自信心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开展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完善优化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探索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科研创造意识和创造力;完善学科布局、专业和课程设置,在重要和关键领域科学规划全链条人才培养。针对科技发展日新月益、知识更新与时俱进的趋势,积极探索全社会继续教育机制与技能提升,推动形成社会教育培训的终身学习机制,服务人才知识更新和支撑人才跨领域工作。二是推动科研与培养有机结合。注重在项目实施中培养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将个人事业追求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个人优势积累与创新团队构建相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与新的科研范式相结合。学术与专业、基础学科与技术领域、行业与市场交叉结合的会聚模式,成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支持多专业、多行业、多领域的会聚研究,从而形成不同领域的学术联合体、不同行业的创新联合体、不同领域的创新联合体,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种国际学术合作网络,将横向为主的会聚科研链条与纵向为主的人才培养链条交叉融合,在会聚生态中培养科技创新人才。3在培养内容上,更加强调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首先,在教育培养环节,更加注重通识性教育。人才培养的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成为单一学科知识教授与通识知识教育共存的状态。那么创新研究成果到底是特定单一学科的结果还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美国心理学家斯滕贝格(R.J.Sternberg)等人的研究认为,虽然拔尖创新的成果往往归属于某一专门学科,但其研究过程往往是涉及多学科的,通过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碰撞才形成最终创新成果。斯腾贝格在智力三元论(Triarc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