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平台推动创新型大学建设的路径分析
科情智库
0
引言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高校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弱,将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为匹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知识传播为主要功能属性的教学型大学延伸内涵、重构形态,先是转型为研究型大学,再以此为基础,将创新作为发展驱动力,向创新型大学不断演进。学科交叉可以说是从小科学时代转变为大科学时代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型大学转型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的实践发现,为适应大科学时代“破除学科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的发展趋势,学科交叉平台应运而生,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载体,有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学科交叉平台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研究重点以上海交通大学校级学科交叉平台为实证分析对象,为学科交叉平台推动创新型大学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1
上海交通大学校级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校级学科交叉平台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人才、科研设施、实验场地等科技资源的集成系统,在支撑和服务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共探索建设36个校级学科交叉平台,分布在19个学院/医院。学校于2005年成立了第一个校级学科交叉平台——Bio-X研究院。研究院实行行政决策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立学术委员会,保障研究院创新活动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院建立党支部,设立科学研究模块、技术支撑模块和行政管理模块,在人财物等运行管理层面具有相对独立权。研究院建立PI制的科研组织模式,PI自主控制经费、组建团队;建立开放流动的人员聘用机制,聘用方式为专职+兼职+双聘;建立绩效薪酬制的人才激励机制,包括启动经费、基本年薪、绩效配套和培养指标。同时,研究院加强与6家附属医院,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动“医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发展。
现阶段校级学科交叉平台的发展瓶颈,主要有(1)学校层面推动学科交叉研究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尚未形成有组织科研的攻关模式;(2)缺乏全面统一的政策制度,正向激励和“撤并转”的退出机制也尚未建立,无法充分发挥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3)校级学科交叉平台主要以实体和虚体两种方式运行。实体的学科交叉平台通常为某个“主学科”学院下面的弱二级单位,“主学科”学院如何分配资源,其他相关学科的学院是否投入资源、投入多少,通常受评价导向方式所影响。虚体的学科交叉平台强调运行机制的灵活高效,然而学校与学院的管理模式通常存在不一致性,体制改革缺乏整体配合;(4)平台的目标定位、组织架构等没有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或学术重大瓶颈,没有对标世界一流,极易造成学科交叉只是流于形式。
2
学科交叉平台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学科交叉的目的不是为了建平台,而是通过平台把人财物等创新资源有组织地会聚起来,共同支撑交叉研究的不断进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推动平台高质量建设,反哺更多创新资源。
为此,前期设计要有规划:(1)实行校领导牵头多部门协同的顶层设计。学校层面要成立学科交叉平台领导小组,并下设管理办公室;(2)实行目标定位明确的分类建设体系。偏基础研究的高校可以强化自由探索的深度与广度;偏技术应用的高校可以强化与行业产业的联动合作;综合性高校则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定位。
中期建设要有章法:(1)实行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组织模式。当学科交叉处于初期,建设虚体型学科交叉平台,其特点为以项目为核心、投入小、学院提供物理空间、以汇聚青年科学家和形成学科交叉氛围为目标。当学科交叉较为成熟,则可以成立实体型学科交叉平台,其特点为以重大任务和前沿科学为核心、投入大、学校提供物理空间、学院弱二级单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2)实行责权统一的管理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学科交叉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多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理顺管理渠道。
后期运行要有保障:(1)实行多元投入的经费支持制度。统筹“双一流”建设经费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拓展如地方政府、校友捐赠、企业投资等社会资源,对平台投入启动经费;(2)实行灵活机动的人员双聘和双导师制度。根据平台发展和项目需求,灵活采用聘用形式,导师也可以跨领域招生;(3)实行个人代表性成果与团队创新质量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建立考核个人代表性成果原创价值的评价体系,以及以团队为单元的协同创新考核机制;(4)实行末位淘汰的分类考核制度。科研管理部门按照平台的定位每年对其进行分类考核,考核结果为优的平台,额外给予人员绩效奖励;考核结果为良的平台,正常给予经费支持;考核结果为差的平台,及时摘牌终止。
3
小结
为进一步提升学科交叉平台的集中度和显示度,高校要在培育、建设、运行等不同节点有针对性地发力,加快形成与学科交叉融合相适应的顶层设计、目标定位、组织模式、管理机制、运行保障,深入发挥创新型大学对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
作者:廖梦婕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240
来源:此文为缩减版,《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3 Vol.(2):34-42, 65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