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旅撬动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麦稞 麦稞MIC 2023-11-15



  自创  |    资源    |   视野  

 Cases · Cooperation · View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在此之前,从改革开放伊始的4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让我们取得了城市建设的累累硕果。然而,我们的乡村却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困境,对比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象,广大乡村的发展显然陷入了迟滞。



福建莆田木兰溪畔的园头村



回望我们的乡村,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明月清风的记忆片段,它们的生命和生长,更多地藏在农耕文明浸染的乡土村落之中。而广阔的土地,滋养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雕琢出富有智慧而又质朴的聚落空间,沉淀出一方风土与一脉人情。失去了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明将无根可循,乡愁将无处寄放。因此,保护并振兴我们的乡村已经刻不容缓。




01

良好开端:艺术激活传统村落





2020年5月底,在乡村振兴领域深耕两年的麦稞,有幸以文旅规划的视角和联合策划人的身份,参与到“重返木兰溪”艺术×乡村×文旅的创新互动大秀中,策划并见证艺术回归魅力乡村,拥抱新媒体,并撬动文旅无限可能性的全过程。



 Mic吴计瑜女士以文旅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空间进行了现场解读并通过5G技术进行直播



通过这场大秀,艺术家陈彧君的故乡园头村——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侨乡文化的闽南传统乡村,首次以一个无比鲜活的形象,充满互动的体验,来到所有人的面前。尽管这次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但它的影响无疑还在持续发酵。对于麦稞而言,从策划伊始,我们便更多地从文旅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如何真正去激活传统村落。



园头村民与艺术事件的互动时刻在发生



从本次艺术溯源乡村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引入艺术家创作或者艺术祭事件,对短期内为乡村注入活力、提高知名度的巨大的影响力。但从长远来看,它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有引入文旅,进一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与更多的产业联动,才能让这种爆发式的影响力变得可持续。



本次艺术重返乡村带来了包括当地知名特色餐饮、茶产业等在内的一系列产业联动



艺术带动乡村文旅,文旅振兴乡村经济的作法,在当代已有非常著名的成功先例——如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美国西德克萨斯的马尔法小镇等,均为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节事件激活本已衰落的传统村庄,并进一步通过文旅规划布局,形成原有文化和风貌的良好保护,并以文旅和特色产业的创收,留住本地村民、滋养传统产业、吸引外来人才,充分反哺地域文化,使它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为世界遗产保护村落带来活力

 直达链接:荒芜小镇却每年吸引4万名艺术爱好者前来朝圣




02

保护为先:传统乡村的文化遗产





不难发现,传统乡村的振兴实则包含了保护和振兴两个主要的部分,“保护为先,创新为继”应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基本态度。首先,传统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振兴的根基所在,它也是滋养文旅产业的土壤。而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保护两个方面。



 更远筹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就曾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百年华侨大厝室内主要空间还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乡村聚落形态、传统乡土建筑、传统场所空间等。具体到园头村,百年华侨大厝、传统建筑的形式、生长百年的龙眼树、老街、老屋间的巷道以及数百年间自然生长的聚落形态等,都是点、线、面上的具体保护内容。然而如果只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保留和保护,那么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难免走向“景点化”“景区化”,并迅速被各种建设活动包围或蚕食,这对于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无疑是不利的,亦无益于营造自然而有吸引力的文旅氛围。



村中与猪圈“背靠背”的土地公和生长了百年的龙眼树



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需要更高的着眼点:一方面,对于相对孤立的传统村落,宜从其特定的自然和历史环境的最大化保护出发,形成整体氛围和足够缓冲。可参考韩国河回和阳东世界遗产保护村落的做法,将村落周边一定面积的农田、河流、自然环境等设立为保护的缓冲区,并针对缓冲区制定相应的建设限制,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传统村落的历史和自然生态。



园头村的历史和自然生态与围绕她的农田、河流与自然环境相连



另一方面,园头村的闽南侨乡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莆田乃至更广大的闽南区域内,散落着一系列形态相似、人文相关的传统古村落。它们在漫长岁月中,共享着同一片地域相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历着共同的历史命运和族群变迁,它们的生长无疑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家园化”“宗族化”文化共同体。我们在多次到访之后,依然沉迷于当地民居质朴的拼贴感和随处可见的土地庙,惊艳于各种传统宗祠的艳丽色彩、精美的壁画和巧夺天工的建筑细节。这一切提醒着我们,在这些老房子的背后,蕴含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历史与故事,它们不但连接着整个闽南的文化,甚至系牵着南洋的同胞。



▲ 莆田主要侨乡的分布,它们拥有着相似的历史命运与文化信仰



因此,想要妥善地保护一个“有价值”的园头村或其他传统村落而不使其沦为孤立的“历史标本”,设立“莆田传统文化保护区”,比单点保护或者多点保护,对提升区域整体文化效应和影响力,以及原址语境下的历史遗迹保护,都将会是更加有效的做法。



 活态保留: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麦稞一直主张文化遗产的“活态”保留——即不但保留传统村落的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保留其间的原住民和他们的生活,以及本土的民俗文化。让世代生活在此的,村庄真正的主人——原住民来操持自己的家园,是最大程度保留住当地风土人情和传统产业的原汁原味,并让村庄能够长久维持良好面貌的最佳方案。



 仍生活在百年华侨房中的人们才是老房子真正的“守护者”



正如在本次艺术事件中,我们感触于园头村村民生活的丰富和精彩。颇有年岁的侨批、村民日常的劳作、随处发生的亲切邻里交谈、阿妈阿婆们种类繁多的各种祭祀与拜拜活动,偶尔响起的鸡鸣鸭叫狗吠,无一不构成独特的乡村生活魅力。



 传统乡村的生活魅力来源于日常的人情味儿



在生活基础上滋养出的民俗文化中往往蕴含着宝藏,挖掘其独有的艺术与亮点加以放大,有助于活化传统产业,并形成特色产业。譬如韩国世界遗产村落河回,就将它的假面艺术进行充分挖掘和放大,成立假面博物馆、每年举行国际假面艺术节、每周都有河回假面舞的表演,并拥有丰富的假面文创产品,进而为河回村带来了世界级别的艺术影响力。



 直达链接:用文旅激活世遗村落,重现朝鲜王朝“宜居之地”




03

传统乡村振兴的关键:旧与新的文旅粘合



村间一隅的“新旧碰撞”



如前文提及,“保护为先,创新为继”应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基本态度。传统乡村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处于新陈代谢之中。从表层来看,传统的“旧”建筑日趋破败,“新”的建筑以完全不同的形式,无序地插入原有的传统肌理中,造成了传统乡村面貌的割裂;从深层次观之,“旧”的传统生命力一直在消逝,而“新”的产业却迟迟得不到发展,导致了当代乡村年轻人口的急剧流失和快速老龄化。而不论城镇乡村,“人”才是活力与振兴的根本。


麦稞认为,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引入文旅产业作为“旧”与“新”的粘合剂,将是一种逆转困局,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案。事实上“重返木兰溪”艺术事件,也是一次“新”与“旧”的文化碰撞——是“新”艺术进入“旧”村庄,作为文旅引爆点的一次大胆尝试。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媒体传播手段与传统乡村碰撞出的火花,引发的大范围社会关注与本土产业联动,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麦稞 | 艺术×乡村×文旅,破圈之下登上全国热搜榜前3



以此作为起始点,文旅的介入无疑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局面:在乡村原有的闽南聚落形态、特色民居与华侨建筑、文化侨乡民俗、在地生活等珍贵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农业、特色手工业和美食基础上,由源于本土的艺术形式作为切入点,文旅的后续布局,无疑将产生更大的催化作用。



源于乡土情感的艺术形式与古老的庙祠空间碰撞出新的火花



我们因此有充分的创新空间和手法,将艺术结合在地民俗,产生新的文化体验;将传统的建筑空间加以维护,引入新的业态,形成富有活力的场所;选取价值较高的历史遗迹,打造成为经典游览景点;将传统的民间手艺与民俗活动加以放大,形成民俗文化节……而这些均发源于村庄自身的魅力,能给原住民带来最大程度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亦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为乡村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文旅统筹下,乡村的传统产业诸如生态农业、手工业等也将整合进入新的产业格局之中,实现产业升级。它同时具有开放性和生长性,可以随时拥抱新事物、新产业的加入,我们把它称为激活传统乡村的“文旅-产业联动生态系统”。



 艺术、文旅与乡村的茶话会借喝口新茶的风俗,在历史悠久的莆阳书院中产生新的文化体验



最后,放眼当今世界上取得成功的多个乡村复兴案例,尽管处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采用的细节方案也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的是文旅在其中的粘合与激活作用。除此之外,我们不难发现:传统乡村的振兴,势必为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并且涉及国策、当地政府、当地居民和媒体传播等多种层面,而其中的关键是经济和产业的支撑。有了经济和产业的支撑,保护和振兴才能有了长期可持续的可能。


以文旅撬动乡村,有无限的可能,只因文旅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人们的安居乐业,才是幸福乡村充满希望的未来。




撰文/ 豆渣娜   图文编辑/ 豆渣娜



-END-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commend


用文旅激活世遗村落,重现朝鲜王朝“宜居之地”

麦稞作品 | 这个村子社交不靠互联网,靠的竟是一张爬网!

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方向——荷兰露天民俗博物馆





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


麦稞文化创意公司(Atelier MIC,简称MIC)作为文化内容的IP制造者,拥有丰富的国内外跨界资源,提供符合现代商业趋势下“新生态”文化内容的运营策划、内容输出、场所设计、品牌打造及落地运营咨询等业务。我们拥有一支策划、建筑、设计、艺术、策展、广告、动漫、教育等复合型专业团队,服务于儿童引领、文化再生领域,致力于建立场所价值体系,带动场所再生。目前,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汉堡(德国)、成都(中国)设有分支机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