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开个玩笑,往脑袋上扣个垃圾筐
教育·美文·感悟
交流/合作-微信:hbliuchanghai QQ:466015734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明珠絮语
看完了那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眼泪忍不往外涌。
我总是想,如果当事的男孩是我的孩子,他的心里该会感到怎样的屈辱,我的心里该会怎样的愤怒!
读着那位母亲文字中表露出来的无奈,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到了只想讨一个说法的秋菊。
为了不让这种感情先入为主对我的观点产生倾向性影响,我搜索到了校方的声明以及各方面的评论,较清晰地了解了一下事件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单纯的扣垃圾筐不足以定性为欺凌。
正如学校在声明中所言,如果这是一起偶发事件,单从扣垃圾筐本身,确实难以认定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
比如,三个孩子可能平时关系比较好,那两个孩子确实可能只是偶然想开个玩笑,结果方式有些过火,本来只想扔到对方身边吓对方一跳,结果却正好套在了头上。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所以,想为事件准确定性,需要了解这些孩子之间平时的关系,以及孩子平时的表现才行。校园欺凌对个体可能是偶发,但当事人绝对不可能在平时没有其他违规表现。
如果平时就有欺凌他人的行为,这次就算垃圾筐没套在头上只是扔在了地上,也是欺凌;如果平时关系融洽,这次真的可能是一次意外。
2、需要由第三方出面进行调查。
当此事成为公共事件之后,当事学校已经成为了利益相关方。
因为学校一般不会愿意向公众承认自己出现了欺凌事件,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讲,可能会尽量淡化事件的影响。
而当事三个孩子的家长,对事情的看法也容易夹杂一定的感情因素。
此时,由第三方机构出面,对孩子们进行调查,结果才更令人信服。
相信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孩子,在心理专家面前,在专业的医生面前,很容易就说出实话。
通过对三个孩子以及全班学生的调查,应该不难得出此事件的客观结论。
3、受伤害学生家长的要求并不过分。
不管事件定性如何,受伤害学生家长的要求都并不过分。
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
保护我儿子不受二度伤害;
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
对方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家长的这四点要求,其实和是不是欺凌无关。
就算真的是玩笑开大了,肇事孩子也应该受到处理,受伤害孩子也要避免二次伤害,作为未成年人的家长也应该表示歉意,产生的治疗费用也应该由做错事情孩子的监护人即家长承担。
我同意当事学校校长的说法:“我们不希望家长矛盾升级,毕竟这件事情上,一个孩子受到了伤害,另两个孩子也同样受到了伤害”。
而让犯错误的孩子受到处罚并承担相应责任,正是对所有孩子包括其本人的保护。
但现在,事情似乎向着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4、解铃还须系铃人。
玩笑也罢,欺凌也罢,这件事正确的发展方向,都应该是对孩子如何进行教育,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而不是家长间乃至和学校间互相角力。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焦点是三个孩子,而不是大人。三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决定了事件如何处理。
如果真的是玩笑开大了,那么,两个犯错孩子的态度决定一切。
在专家的干预下,让三个孩子重归于好,取得受伤害孩子内心的谅解,这是对各方伤害最小的解决方式。
如果真的是一次欺凌事件,则对犯错孩子的处理决定一切。
此时,对涉事孩子处理越严肃,教育效果越好。这已经是对全班乃至全校孩子教育的问题,而不仅仅涉及到当事的三个孩子。
如果该事件真的是三个好朋友间的玩笑,应该不难取得谅解。如果真的是一方欺人太甚,把事情强压下来,对受伤害的学生是二次伤害,对肇事的学生是一种纵容,对其他学生是一次负面教育,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不管怎样,在我们的校园里,欺凌不允许,玩笑须有度。
有人说,开玩笑只有在被开玩笑的人也觉得好笑的情况下才叫做开玩笑。此言甚是。
来,开个玩笑,往你脑袋上扣个屎筐。
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场景,任何人也都不会同意别人这么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最基本的做人准则,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知道。
明珠絮语:一个注重思考的微信公众号,教育、美文、感悟,不猎奇、不媚俗,欢迎关注。公号ID:tsliuchanghai。
相关文章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标有“原创”标识的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共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商业网站、传统媒体等)转载需联系作者授权并支付报酬。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