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敏 || 四十年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历史转型

杜敏 汇智澳门 2023-02-15

杜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博士生导师


[提  要] 40年来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经历了1980年代的生长期,1988~1998年的发展期,1999~2008年的转变期,2009~2018年以后的新探索期。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是我国原生学科——编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在不同历史阶段,无论研究群体,还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学术价值、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既有一般编辑学研究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个性,形成了行业特点十分鲜明、社会效应十分显著的典型特点。[关键词] 编辑学  高校文科学报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编辑主体  编辑规律[原文出处]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当代中国学术经历了恢复、成长、发展、兴旺等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校学报在此过程中也经历了恢复创刊、快速发展、逐步改革、自我革命的不同时期。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依据学报的发展状况、研究群体的特点、研究内容的变化及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密切关系,可将它的发展分为1978~1988年的生长期,1988~1998年的发展期,1999~2008年的转变期,2009~2018年及以后的新探索期。

回顾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40年,它既是我国编辑学研究洪流中的重要分支,又因其研究主体是文科学报人,研究对象是学术期刊,研究内容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及不同媒介形态下的出版与传播问题,使得其研究呈现出一些鲜明的个性特点,经历了显著的历史转型。总结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40年的发展历史,既是学报界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学术期刊持续发展的自觉与必须。





一、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生长期(1978~1988年)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作为我国编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在全国学报界同仁的积极响应下而逐渐开展的。

编辑学是应时代的需求于20世纪在我国首先倡导,70年代兴起于业界,80年代进入高校并进行了专门性研究的一门原生学科,它以编辑主体的劳动为基本对象,分析编辑劳动的性质、编辑劳动的过程、特点、功能、发展历史等内容,目的是探究专门性的信息把关过程中编辑劳动的基本规律,优化人类对信息的处理方式,达到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1]业界当时的研究,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出书与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建议筹办出版学校”的主张,[2]促使编辑们一方面思考“编辑学”的问题,如《科学地编辑和编辑的科学》、《编辑学小议》;[3]一方面研讨编辑的实务与修养问题,如《编辑的本领》、《浅谈编辑工作中的审稿问题》、《谈谈编辑修养》、《谈谈编辑工作中的“五勤”》。[4]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和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出现了编辑学术群体,如1981年上海有了版协专家委员会,成立华东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有了出版类的多种专业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之后,不仅进行了书、报、刊等纸媒的编辑研究,还延伸到了广电影视类编辑、网络编辑等不同部门,出现诸如《书籍编辑学》、《杂志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电视编辑学》、《新闻编辑学》、《网络信息编辑实务》[5]等众多的书籍;不仅研究了不同介质编辑活动的实务问题,还探讨各类介质编辑学的基本理论,各类编辑传播的普遍规律、编辑劳动与媒介技术的关系、编辑劳动的评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仅进行了编辑学科体系建构的研究,还促成了我国高等学校编辑学科的诞生;其研究不仅在业界取得显著成就,在高等院校更是取得斐然的成绩。

高校文科学报在20世纪70年代末尚处于恢复期。1978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工作座谈会,同年11月出台了《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明确了高校学报的性质和任务、编辑方针与原则、编辑部的建制等基本问题,成为指导高校学报恢复时期研究的纲领性文件。1983年初,中宣部和文化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如何贯彻中央精神,开创出版工作的新局面,就成为当时的重要问题。1984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座谈会”,暑期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讲习班,提倡学报大胆改革,发表有创见、有理论深度的文章,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些举措对学报编辑学初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引作用。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 探讨学报的定位。如1980年华东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南京成立,24所高校的文科学报就做好编辑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总结出经验,一致认为学报是以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不同于党报党刊,也有别于单科性学术刊物;学报应努力反映新理论、新观点、新资料。在兼顾理论、历史和现状的前提下,提倡写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研究新问题的文章;要重视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理论、学术问题的研究探讨,也不排斥某些比较冷僻的专门性学术问题的研究或资料考证文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探索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到理论上来深入探讨。[6]1984年谢振中发表《建国三十五年来的高校学报》,对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等进行总结。其《试论高校文科学报的编辑方针与原则》产生了一定影响。之后万健《略论高校学报的特殊属性和编辑工作的特征》、孙景峰《对学报特色形成途径的再探索》、张国辅《论地方大学学报之生长点》则是对不同刊物的特色与定位进行的再思考。[7]

2. 交流办刊经验,提升学报质量。华东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成立后数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努力贯彻双百方针,提高办刊质量。1984年,福建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成立伊始,就进行学术研讨,提出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它是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科研力量,推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工具”,高校学报的编辑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适应这一工作的需求。1988年发表的《学报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初探》等文,[8]探讨学报的质量提升问题。

3. 探讨高校学报的编排规范。1982年9月,国家标准局发布《科学技术期刊编排规范》,对期刊的封面、目次、文章篇名、提要、正文等编排有了明确的规定,高校学报随后开始重视编排规范问题。理工科学报编排规范先行一步,先后有《学报编排规范》(1985年)、[9]《华东高校理工类学报编排规范》(1986年)、[10]《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稿)》(1988年)[11]等。高校文科学报受此影响,在期刊的设计上逐步改善,但对编排规范问题的探讨则在此后一两年逐步展开。

此时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尚在生长期,但对学报功能的认知及对学报编辑方针的把握,已基本确定。它对学报质量及编排规范的初步探讨,为后来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发展期(1988~1998年)

高校学报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学报编辑学成规模、系统性地展开,既与教育部的直接指导密不可分,也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88年的成立及之后开展的大量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时期,全国学报数量迅速增多,学报的稿源、编辑部的建制归属、学报的社会功能、学报编辑的素养等问题,一一呈现出来,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及编辑委员会的指导下,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得到有力的促进。如1993年5月底,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确立学术委员会主要任务,一是要组织协调广大高校学报开展学术研究,确定了学报编辑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设置、评审并落实有关的研究课题,拟定研究的参考选题,对各地区、各系统的有关学术研究活动进行指导,对会员的编辑学研究给予必要的帮助。二是要及时总结研究会的学术工作,通报有关信息,评介优秀成果,推动编辑研究的不断深入。编辑委员会主要负责出版研究会会刊及编辑学研究成果,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报事业的发展。1998年潘国琪《学术研究是学术团体的“生存之本”》,对学会开展编辑学研究的意义、重点、方法进行阐释。这些都十分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报编辑学的开展。此阶段研究内容涉及编辑实务、编辑活动的规律、学报编辑学基本理论的建构、编辑史的研究等不同方面。

1..研究学报质量的提升。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指导下,提升学报的质量成为编辑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如1989年7月23~30日,研究会举办高校文科学报主编和骨干编辑研讨会,探讨学术期刊的质量问题。此后师专类学报、教育学院类学报、成人类高校学报也连续召开学术研讨,大家认为提高学报质量是学报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提高编辑素质是提高学报质量的保障,编辑学者化是学报编辑应努力的方向。1995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刊《会务简报》发表杨焕章《论学报质量的全面提高》,[12]建议将1996年确定为研究会“质量年”,并根据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发布的《学术理论类期刊质量标准》,结合我国学报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全面提高学报质量的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学术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等问题。龙协涛提出1996年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升期刊质量,与世界学术接轨。[13]此后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和《学术理论类期刊质量评定办法》下发,成为编辑学研究与学习的主要内容。此类研究不仅强化了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更探求了质量提升的方式和方法。与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是,学者们围绕“出精品、上水平、创名牌”的主题展开编辑学的研究,产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2. 学报的规范问题。与全国理科学报编排规范研究几近同步,规范问题也成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且产生了重要影响。1990年10月张积玉编辑的《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资料汇编》,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印发到各学报编辑部。1994年张积玉《社科期刊撰稿与编辑规范十二讲》出版。[14]1994年5月,全国社科期刊编辑规范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就社科期刊编辑规范化的趋势、一般原理与基本原则以及编辑规范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修订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稿)。1999年3月8~10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召开理事长办公会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定稿会,同意将此次会议讨论的“定稿”予以公布,供会员单位实施。学报的编排规范,解决了早期学报出版中存在的出版项目不全及标准不一等问题,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学报的管理工作。学报的管理,涉及学报工作的管理流程、学报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学报编辑部的设置性质等系列问题。1990年3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委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研制并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编辑人员工作量试行办法》。1990年10月,学报管理理论研讨会在扬州师范学院召开,大会收到居思伟、蒋广学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管理学》,研究了学报的宏观管理、组织和编辑过程管理、编辑人员管理等三部分内容,促进了学报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15]另外,此次会议还收到学报管理学的研究论文60多篇,有力地推动了学报管理问题的研究。1991年出版的《学报管理纵横》一书,成为编辑管理的重要研究成果。

4. 编辑学基本理论。编辑学基本理论研究是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及亮点,它事关编辑科学学的建构以及理论的建设与发展。1989年刘光裕、王华良出版《编辑学论稿》,提出把编辑真正当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在编辑学中应重视研究基本原理。1991年卜庆华等《学报编辑学概论》出版,就编辑学的基本原理、编辑过程、编辑社会学、编辑心理学等专题进行研究。[16]1994年杨焕章发表《谈谈编辑学的研究》,[17]指出建立编辑学理论体系,需要基本概念的抽象、编辑学基本原理原则的确立、编辑学体系的建立、研究方法的选择、部门编辑学的研究、编辑史的研究等。1995年刘光裕、王华良又合作出版了《编辑学理论研究》,探讨编辑学的理论问题。这些著作及相关论述出版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学报编辑学理论的发展,对我国编辑学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成果。

5. 编辑学者化问题。编辑学者化始于1988年王英志发表的《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略论》。[18]1994年杨焕章发表了系列文章《谈谈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19]指出编辑不仅应当成为学者,而且完全可以成为学者,这是提高学报质量的保证。此论题直到当下仍有不少学者在研究。

6. 学报的特色化发展。关于特色化发展之路,早期多是针对专业期刊,之后转向综合期刊的特色化探讨。如1995年5月,全国高师系统联络中心召开会议,提出特色化办刊的发展方向。同年8月,高校学报民族院校系统联络中心举行“把民族高校文科学报办出特色来”的学术研讨会。1996年3月,“当代文学研讨会”召开,就综合期刊特色化发展进行了研讨。之后,综合学报的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成为高校学报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论题。

7. 学报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文化产品的属性,国外出版业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到来,使高校学报界不得不重视学术期刊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探讨。1995年出版的《学报与市场经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书,[20]主要探讨学报与市场经济、学报质量与市场经济、编辑角色与市场经济;同时提出我国学报工作应充分利用市场的正面影响,发挥它的激励作用,限制或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学报始终都应坚持高品味、高水平。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988年宋应离的《中国大学学报简史》,1989年出版的《学报主编的思考——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主编研讨会论文集》,1990年陈正夫主编《高校学报学》,1993年出版《学报编辑修养》、《学报编辑观念的更新》,1994年出版《中国财经学报概览》,1995年潘国琪、胡梅娜主编《润物细无声——社科学报编辑家耕耘录》,1996年阎现章出版《中国古代编辑家评传》,1997年周晓燕、马国柱主编《学报编辑与编辑学》,1997年佟建寅等主编《成人高校学报研究》,1997年王振铎、赵运通出版《编辑学原理论》,1998年龙协涛、胡梅娜主编《润物细无声——社科学报编辑家耕耘录(续集)》。

这10年,仅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奖励的著作就有50部,编辑学论文近3,000篇,[21]成果斐然,有力支撑了学报编辑学的研究,促进了学报事业的发展,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高峰期。





三、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转变期(1999~2008年)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构成了世纪之交的典型特征。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不仅使传播介质发生了变化,带来了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同时还带来传播思想、编辑观念的巨大变化。加之,全国高校学报出版体制的改革、学报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使得编辑学的研究出现重大的转型。此期的主要研究有:

1. 编辑学理论及科学体系的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编辑学研究不断自觉的时代。到90年代末及新世纪初,这一特征更加鲜明,编辑学的理论成果大量出现,研究了学报编辑学、一般编辑学、其他部门编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编辑学科的性质、结构、特征、地位和功能,研究编辑学的范畴和编辑活动的过程、基本规律,实现了编辑学从实践经验到理论规律探讨的全面转换。如孙景峰《学报编辑工程论》,[22]探讨了学报的功能、特色、审稿、编辑、改革、质量等问题。张积玉等《编辑学新论》,[23]从编辑活动的外部规律及内部规律探讨编辑本质论、编辑社会论、编辑文化论、编辑传播论、编辑主体论、编辑心理论等编辑学理论中的一些根本问题。靳青万《编辑学基本原理》、[24]杨荣星《中国学报编辑学导论》,[25]探讨学报编辑学的对象、研究方法等。姬建敏《编辑心理论》,[26]揭示编辑在出版活动中个性心理的独特表现、基本规律和对编辑活动的影响,并对提高编辑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提出建议和对策。

2. 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研究。社会现代化,对编辑现代化提出了要求,其研究是以计算机在编辑出版系统中的应用为契机,后延伸到研究网络技术对学报编辑出版与传播的影响。1999年,全国开始编辑现代化的大讨论。第一,研究了编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在编辑学领域中,它是指从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到编辑手段实现全面的现代化。[27]第二,探讨编辑现代化的重要性。编辑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现代化建设的必须。第三,探究了编辑现代化与编辑的知识结构。编辑知识结构具有跨学科的宽泛性,编辑策划、审读、传播中知识具有多元性。[28]第四,探讨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包括编辑手段的信息化、编辑功能的现代化。通过网络采集信息、组约稿件、公开选题,实现编辑功能的现代化。[29]第五,编辑管理的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一方面促进了期刊编排与管理的现代化,使得编辑通过网络联系作者与读者,扩大了期刊编辑的工作范围,便于编辑把握稿件的创新性;另一方面,使得编辑流程网络化,实现无纸化办公及学术期刊传播的扩大化。第六,编辑现代化与编辑规范。编辑工作现代化对编辑规范提出了新要求,规范化有利于网上编辑,有利于著作权保护,有利于制作检索工具,深度挖掘期刊功能;要完善期刊的编排规范,建立网络信息分类的规范,改变分类体系不统一、类名不规范、分类缺少提示、无分类代码等现象。第七,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特征。它是以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为支撑和前提,以编辑主体——人的现代化为关键,以出版管理现代化为保证,以编辑出版物的现代化为结果,是一个影响深远而又复杂的长期过程,同时反作用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性质上是革命性与进步性的体现,在空间上存在全球性与地域的差异性,在时间上存在长期性,在发展进程上存在加速度性。[30]

3. 编辑史的研究。编辑学科的建构离不开编辑史,学报编辑学研究同样关注编辑史的研究。其研究或是编辑家评传,或是对学报和期刊进行专题的发展史研究,或是进行编辑学研究的综述。

(1)对中国历代编辑活动的历史及编辑家的研究。在宋应离《中国大学学报简史》后的研究有李明山《中国近代编辑家评传》,[31]再之后关于编辑家研究的内容较多。如《巴金的图书广告艺术》、[32]《老舍编辑出版活动及其理论述论》、[33]《茅盾的期刊编辑思想》等。[34]此外,也有一些文章探讨历史时期编辑劳动的形态和不同时期编辑劳动的规律,如《论我国历史时期编辑劳动形态的发展阶段》、[35]《我国历史时期编辑劳动基本规律探析》,[36]等等。

(2)对学报历史的研究。一方面梳理中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历程以及编辑学从小到大的研究历程,[37]总结编辑学10年研究的进程、主要观点及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对学报专栏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如《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专栏评述》,[38]就“编辑学研究”开设的缘起、专栏的宗旨、专栏发表的主要文章及观点等进行总结与评析。

(3)对学报编辑学史的研究。编辑的历史久长,但“编辑学”作为术语出现不过70年,编辑学研究的历史更短,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正在有的过程,呈现出学术的自觉状态。[39]对学报编辑学史的研究,也处于这种状态。有研究地方高校学报学会编辑学历史的,[40]有对年度编辑学概况进行梳理的,有研究编辑出版教育现状、改革之路及编辑主体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基本素质的。[41]

4. 编辑实务研究。编辑实务的研究是对编辑劳动的体悟与学术自觉,是学报编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或是以论文方式呈现,或是以专著方式出版,其内容有:第一,编辑素养提升与编辑业务。如期刊编辑业务的优化、编辑的学者化、编辑的心理素质。第二,编辑业务的不同面。如编辑研究能力、编辑的把关能力、[42]编辑的社交能力、[43]编辑的传播能力[44]以及编辑的稿件加工能力。[45]

5. 名刊、名栏建设研究。2004年3月26~27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入选11家学报建设座谈会召开。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认真做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导向工程、建设工程、创新工程、特色工程、整体工程、质量工程、责任工程、系统工程,要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贡献力量。自此,学报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06年第二批名刊入选、2010年第三批名刊入选。教育部要求入选名刊,着力提高办刊水平;要主动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出版业转型的客观要求,积极进行数字化探索;要加强对学术期刊的领导和管理。此时关于名刊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名刊建设的哲学思考、名刊建设与国际化办刊理念的对比、名刊工作建设与编辑主体的创新性、精品意识与名刊工程建设等不同内容。

名刊工程建设后,教育部进行“名栏工程”建设。2004年6月8~13日,首届名栏工程建设吹风会举行,教育部社政司有关负责同志传达评选名栏的精神和设想。2004年9月24日,《中国教育报》公示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一批拟入选栏目,之后,名栏工程建设成为引导高校学报办刊的重要方面,名栏建设的研究也成为这一阶段编辑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大家较一致认识到名栏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办出特色和品味;必须坚持学者办刊,突出学术前沿和主体意识,引领学术发展大方向。学者们分析了名栏的特征、名栏的建设措施、名栏的管理,以及特色化与名栏建设、地方文化与名栏建设、重点学科与名栏建设、名栏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名栏工程影响力的评价。[46]名栏的研究在之后的十多年,仍是重要主题。

6. 数字化对高校学报的影响。网络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新的传播方式,新的接受效果,使得综合性学报的发行量不断下降,影响力不断减弱,高校学报不得不面对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于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机遇逐步成为研究的内容,既探求高校学报在网络时代的生存战略,又分析专业化与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总之,这一时期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在编辑学理论研究及科学体系的建构上与前一阶段一脉相承,不断深化,且又与时俱进,积极面对时代提出的名刊、名栏建设新问题和数字出版的新挑战,使得编辑学研究问题不断深入,并出现转型的显著特点。





四、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新探索期(2009~2018年)

与前一阶段相比,新媒介时代学报编辑学研究,除继续进行特色化、精品化办刊范式研究外,突破了出版工作现代化对学报规律进行研究的范围,学者们的视野放置在不同的传播介质之上,对大数据时代的新问题进行探索,主要有数字时代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不同媒介融合的新业态、学术期刊的数据评价、学术期刊的著作权等新问题,使学报界的研究进入到再探索的新时期。

1. 数字时代与高校学报体制改革。这一时期,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安排,在高校学报界造成很大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面临艰难的生存局面。[47]学者们开始反思:第一,高校学报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功能的变化。从高校的窗口、园地,已转变成为学术界追求真理、进行创新、传播学术的渠道,[48]但在发展过程中,却承载了其他的功能。[49]第二,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路径、优势与不足。高校文科学报界分别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多次举行学术会议,对此问题进行过研讨,一方面邀请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丁以绣作《期刊管理的相关规定及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情况介绍》,[50]另一方面对体制改革进行多方位的学术探讨,认为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不能一刀切,[51]而是要走编辑部联合发展、集约化发展、专业整合、栏目共建的路径。[52]因为体制改革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期刊编辑部的体制改革必将带来组织身份性质的变化,使得单一刊成为集团刊,使资金具有多个来源途径,期刊的政府监管职能将转变为市场主导。所以,体制改革具有许多不确定性。[53]之后,对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目标与措施错位进行了探讨,[54]对学术期刊不变的学术性及与市场关系的可变性进行探讨。[55]之后,由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介入与深入调研,期刊转企改制才未全面实施。

2. 综合学报专业化出版路径的探索。媒介融合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未来媒介的必然之路。探讨“网刊”的合作、“媒介融合的可能路径”成为热点。2011年,中国高校17家名刊学报发起成立了联合编辑部,与中国知网合作创办“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这是办刊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是对纸质传媒的拓展与再造,具有很高的探索价值。学者们就如何进行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之路进行了各种尝试:[56]学报界需要什么样的媒介融合平台,[57]如何做出中国学报最好的在线传播,[58]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功能迭加,发挥各自媒介的优势。[59]

3. 学术期刊评价机制与学报编辑出版。学术期刊的发展,使之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评价功能,同时学术期刊也在被不同机构进行着量化评价,引文索引本是学术研究的辅助工具,但却在新的数据时代成为学术评价的基本依据。这种功能的异化或曰延伸,是如何产生的,这种评价对中国学术的正负作用,评价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主体应是什么,一时成为研究的新热点。第一,全国高校学报界特别关注机构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在历次的学术研讨会上,均邀请各类评价机构出席并演讲;评价机构也与学报界保持着密切关系,积极探讨评价的问题。如高自龙《耦合与借鉴:“核心期刊”之于学术评价的再思考》,何峻《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前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研究综述》,郭君平、荆林波《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变迁、问题及优化路径》,王文军《关于提升CSSCI国际影响力的若干思考》,均就期刊评价谈了自己的见解。[60]又如2015年12月18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会议主题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化、知识服务化”。大会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5版),公布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在学术界引起热烈的讨论。2017年南京大学CSSCI目录发布,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学术期刊又在被各类机构的评价中探讨评价体系的各种问题。“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之间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三者相互影响和制约。尽管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是基础,但中国大学的制度性设计以及大学评价的辐射,对学术评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扭曲,对学术期刊和办刊造成干扰。[61]专家们分析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生存方式与评价方式,[62]重建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分析核心期刊评价三大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结果,[63]对评价体系的探讨成为观点激烈碰撞的研究领域。

4. 学报特色化发展及名栏建设研讨。这是前一时期名栏研究的深入与延续。2014年和2016年,高校学报分别举行教育部名栏建设研讨会,专家们对教育部名栏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第一,栏目特色进一步彰显,赢得了学术界、期刊界和党政部门的普遍认同;第二,名栏建设带动了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第三,积累了丰富的办刊、办栏经验,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第四,为其他高校社科学报树立了榜样,催生了一批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但名栏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之处,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时有关名栏的研究成果丰富,一是彰显不同名栏的学术特色;二是探讨名栏与地方文化之关系;三是探讨名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四是探讨教育部名栏建设的影响力;[64]五是探讨名栏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65]这些对名栏建设及其成效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5. 数字时代学报知识产权的维护。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中编发分离的趋势,使全国学报界越来越重视期刊的著作权问题。2009年3月,学报研究会《通讯》发布“与数据库网站签订协议时的参考意见”,提醒入网期刊与期刊数据库网站签订合作协议后,注重:第一,期刊作者的授权问题、支付报酬问题;第二,过刊的授权问题;第三,期刊著作权使用许可问题;第四,数据库网站所付费用的性质问题;第五,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第六,关于协议的有效期及协议终止后仍需承担的义务问题。之后学报界又进行过多次研讨,学者们分析了学报在内学术期刊著作权的法律关系,保护著作权的一些基本措施,[66]认为“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是出版者维护自身权利的前提。出版者在出版工作中的选题策划、审稿加工、产品数字化与签订出版合同等各个环节都要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要求,重视著作权、培养著作权意识、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与著作权人倾力合作,尽量避免著作权纠纷的发生”。[67]这类研究是学报界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成果。

6. 编辑学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回顾学术期刊的发展历史以及编辑学研究的现状,及时总结相关经验,为未来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是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界一直在进行的工作,如姬建敏在建国60周年之际发表一系列文章,对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68]赵志伟主编的《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志(1905~2014)》一书,[69]总结河北省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和期刊基本情况。此类研究成果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以及编辑学研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五、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特点

40年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与中国学术发展的进程同脉搏,受到了我国编辑学研究历史进程的影响;同时受到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有关部门关于办刊思想的指导;也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及各省学报研究会的指导、规划和激励密切相关,实现了研究成果与行业的互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对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影响深刻。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中国学术的繁荣与快速发展,也使高校学报及其研究得以快速推进。因为编辑学的研究与中国学术研究的信息传播密切相关,它既受到学者研究成果信息量多少的影响,也受信息量产出速度的影响;既受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影响,也受学术信息传播渠道的影响;既受学术信息接受者——学者的影响,也受学术信息评价机构的影响。所以,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高校学报编辑学研究了不同的主题与问题,形成了不同的学术热点与焦点,且随时代的变化,这些焦点与热点在发展与转移。如20世纪80年代早期老刊物的复刊、改刊与改版一度是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编辑学者化、编辑规范成为研究的热点,21世纪媒介融合的研究以及学术期刊评价成为焦点,这些研究热点都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结果,是行业实践的需要,是学科发展下的必然探索。所以,高校学报编辑学的研究,呈现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出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先后相接,但主题与焦点各有侧重的几次大转型。

2.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及各联络中心、各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对编辑学研究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如前所述,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的大力倡导,与各联络中心的成立和活动,各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推动和学术研讨,有力催生并促进编辑学研究成规模、高质量进行。如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资助编辑学的研究,并对其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奖励。从1993年开始,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章程》,研究会筹集一定的资金,按年度资助奖励优秀编辑及优秀编辑学论著若干名。此后,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资助。1998年后,由于研究成果数量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每4年设立研究会课题,并进行课题验收及评选、奖励活动,这些极大地促进了编辑学研究的产出和发展。蒋重跃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总结: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把编辑学的研究列入重要日程,将原来4年1次的科研立项活动改为2年1次,对于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都加大了资助力度。同时,研究会每次召开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都是学术研讨会,分别就高校学术期刊改革、数字化创新、编辑工作等共同关心的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70]全国学报各联络中心几十年来也在不断进行学术研讨及编辑学的研究,每年评选编辑学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及专著奖。各省学报研究会每年都召开学术年会,针对各省的办刊情况,进行编辑学的研讨。这些都丰富了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促进编辑学研究的持续和深入进行。

3. 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群体热情高,研究成果十分丰富。高校学报编辑学的研究,作为我国原生性的学科研究,既与编辑实践工作密切相关,同时与学科发展需要相联系。所以,无论是从事高校学报工作的编辑人员,还是从事编辑科学研究的学者,都对之进行研究,产出成果十分丰富。既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又有大量的专题性论文集,还有个人研究专著;研究内容既涉及学报的实务,也探讨学报的编辑学理论,还有编辑史研究等内容,同时对学报的管理、学报的传播媒介、学报的评价等进行探讨。潘国琪曾总结说:这些研究成果做到了“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的有机结合,做到了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的有机结合。从研究的进程看,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我们的编辑学研究多数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编辑一般过程的描述;后来便能从多层面、多角度观察编辑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近两年则对编辑科学体系、编辑学方法论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理论上日渐成熟,标志着我们的编辑队伍日渐成熟。从研究方法看,主要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的理论研究,没有那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泛之谈,而是能从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研究”[71]。

4.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研究的学术效应及社会效果显著。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的研究主体,很多人既是编辑学的研究者,又是实践者,还是传播学科、编辑学科的教育者,多社会身份的交迭,使其研究的问题,既有学理的价值,又有现实的意义,还能迅速地进入学科的教育之中,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学术影响,又会对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还促动编辑学与传播学的本土化、快速化发展。如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都培养编辑学、传播学方面的硕士、博士人才,直接将编辑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

综上,高校学报编辑学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40年,其研究群体在变,研究的内容在变,但不变的是研究的热情一直很高、产出的成果越来越有影响力,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应受到业界与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是值得骄傲与自豪的!


作者简介:杜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  710119


[责任编辑  刘泽生]

注释[1]杜敏:《编辑本质论》,见张积玉等:《编辑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2]参见李寺:《加快出书与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北京:《出版工作》,1978年第6期;杜敏荣:《建议筹办出版学校》,北京:《出版工作》,1979年第10期。[3]见陈仲雍:《科学地编辑和编辑的科学》,北京:《出版工作》,1980年第4期;尚丁:《“编辑学”小议》,北京:《出版工作》,1982年第4期。[4]早期的编辑实务研究,多见于《出版工作》及《编创之友》。如熊向东《编辑的本领》及道弘《浅谈编辑工作中的审稿问题》,均见《出版工作》,1980年第2期;喻建章《谈谈编辑修养》及晏明《谈编辑工作中的“五勤”》,均见《编创之友》,1982年第4期。[5]不同部门编辑学研究书籍较多,主要有徐柏容等:《书籍编辑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徐柏容:《杂志编辑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郑兴东等:《报纸编辑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任远:《电视编辑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吴飞:《新闻编辑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王晓红:《网络信息编辑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6]《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华东24所高校文科学报举行座谈会》,上海:《复旦学报》,1981年第1期。[7]谢振中:《建国三十五年来的高校学报》,西安:《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谢振中:《试论高校文科学报的编辑方针与原则》,长沙:《湖南师院学报》,1984年第6期;万健:《略论高等学校学报的特殊属性和编辑工作特征》,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孙景峰:《对学报特色形成途径的再探讨》,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张国辅:《论地方大学学报之生长点》,湖北恩施:《鄂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S1期。[8]有关内容参见李建:《论高校学报编辑》,江西上饶:《上饶师专学报》,1984年第3期;蒋元霖:《福建省高校学报编辑学研究20年回顾》,北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第1期;曾平:《学报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初探》,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S2期。[9]邓莹:《学报编排规范》,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第3期。[10]《华东高校理工类学报编排规范(试行)》,上海:《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11]《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稿)》,沈阳:《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12]杨焕章:《论学报质量的全面提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1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编:《学术·学报·学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4]张积玉:《社科期刊撰稿与编辑规范十二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5]居思伟、蒋广学:《学会推动了学报管理学研究》,见《学术·学报·学会》,第53页。[16]卜庆华等主编:《学报编辑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7]杨焕章:《谈谈编辑学的研究》,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18]王英志:《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略论》,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学论文专辑)》,1988年。[19]杨焕章:《谈谈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杨焕章:《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20]《学报与市场经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21][71]潘国琪:《团结奋斗,把高校文科学报事业推向21世纪——在庆祝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大会上的报告》,见《学术·学报·学会》,第168页;第170页。[22]孙景峰:《学报编辑工程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3]张积玉等:《编辑学新论》。[24]靳青万:《编辑学基本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5]杨荣星:《中国学报编辑学导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26]姬建敏:《编辑心理论》,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27]胡梅娜:《编辑现代化的概念及内容》,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28]潘国琪:《编辑现代化与编辑的知识结构》,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29]董祥林、陈汉忠:《社会角色转换呼唤编辑现代化》,北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年第5期。[30]张积玉:《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北京:《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31]宋应离:《中国大学学报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李明山:《中国近代编辑家评传》,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32]范军:《巴金的图书广告艺术》,上海:《编辑学刊》,2002年第5期。[33]牟进、刘光磊:《老舍编辑出版活动及其理论述论》,济南:《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34]高冬可:《茅盾的期刊编辑思想》,北京:《中国编辑》,2005年第2期。[35]许正文:《论我国历史时期编辑劳动形态的发展阶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36]许正文:《我国历史时期编辑劳动基本规律探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4期。[37]薛正昌:《中国高校学报20年》,宁夏固原:《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38]张如法:《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专栏评述》,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39]张永昊:《编辑劳动的性质、编辑的功能及编辑的角色定位——编辑社会学基本理论问题十年研究综述》,北京:《科技与出版》,2003年第4期。[40]蒋元霖:《福建省高校学报编辑学研究20年回顾》,北京:《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第1期。[41]王建平:《2007年编辑学研究综述》,武汉:《出版科学》,2008年第4期。[42]金炳亮:《“把关”的制度预设》,南宁:《出版广角》,2000年第5期。[43]马燕珠:《编辑应加强社交能力的培养》,北京:《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1期。[44]杜敏:《论受众对编辑传播的影响》,北京:《编辑学报》,2003年第1期。[45]卜庆华主编:《编校改错必读》,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46][64]金淑兰:《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影响力评价研究》,南宁:《出版广角》,2017年12月下。[47]仲伟民:《缘于体制:社科期刊十个被颠倒的关系》,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48]朱剑:《传统与变革:体制改革前夜学术期刊的艰难抉择》,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2年第1期。[49]刘曙光:《高校社科学报功能定位的反思》,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50]杜敏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30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28、131~132页。[51]仲伟民:《内地学报现状及改革路径》,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2年第3期。[52]姚申:《多元化发展: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改革路径》,四川内江:《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53]罗骥:《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术期刊生存方式的转变》,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3年第1期。[54]陈颖:《论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前提》,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4年第2期。[55]黄颂杰:《学术期刊改革的变与不变之辨》,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5年第1期。[56]武京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探析》,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4年第3期。[57]桑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之未来构想》,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58]徐枫、郭沁:《传统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做最好的在线传播》,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3年第1期。[59]杜敏:《不同媒介形态下学术期刊的共生与变革》,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4年第3期。[60]高自龙:《耦合与借鉴:“核心期刊”之于学术评价的再思考》,澳门:《澳门理工学报》,2016年第1期;何峻:《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前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研究综述》,见李向玉主编:《总编视角——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55~275页;郭君平、荆林波:《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变迁、问题及优化路径》,西安:《情报杂志》,2016年第1期;王文军:《关于CSSCI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若干思考》,福州:《福建论坛》,2018年第8期。[61]仲伟民:《大学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62]刘曙光:《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生存方式与评价方式》,见李向玉主编:《总编视角——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276~286页。[63]朱剑:《歧路彷徨:核心期刊、CSSCI的困境与进路——“三大核心”研制者观点述评》,北京:《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65]吴江洪:《影响高校学报特色化办刊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66]张连举:《高校社科学报著作权的保护问题研究》,广州:《政法学刊》,2012年第5期。[67]张晟洁:《出版工作中的著作权问题探析》,西安:《今传媒》,2018年第9期。[68]姬建敏:《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9]赵志伟主编:《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志(1905~2014)》,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7年。[70]蒋重跃:《稳健扎实  团结奋斗  努力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见杜敏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30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69~74页。
【如需引用,请以繁体中文印刷版为准】
[网络编辑  陈志雄]


感谢您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