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似寻常最奇崛 ——品徐杰老师《狼》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文湿地 Author 郑丹

   


【青春语文·郑丹专栏】

看似寻常最奇崛 ——品徐杰老师《狼》

文/郑丹   

   读徐杰老师《狼》的教学实录,如同读朱自清的《背影》,初读平淡,细读惊叹,再读惊奇,处处呈现教者的匠心。整个教学环节非常简单,读故事,讲故事,评故事,看似寻常最奇崛。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黄厚江老师曾经指出当下文言文教学矮化窄化的现象,以文句理解为满足,以知识学习为重点,无视文本体式和内容,随心所欲发挥缺少节制拓展。确实,我们的日常教学要么围绕考试紧盯字词句,追求字字落实,有言无文,陷于文言知识的泥淖;要么脱离文本,凌空蹈虚,言文割裂,落入拓展延伸的误区。徐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着清醒的认识。抓住《狼》的文体特点,从故事性入手。《狼》是一篇文言小说,小说是它的内核,文言是它的外衣。小说的情节、视角、人物形象、主题是小说教学的主要内容。徐老师充分开掘文本内部空间,不断读故事讲故事评故事。读出故事味,注意缓急,指向故事情节;分别从屠夫和狼的角度讲故事,指向小说视角;想象狼和屠夫关键处的心理,指向人物形象;评论狼的“黠”和“不黠”,指向故事主题。在读故事讲故事评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进入文本,在文本内部反复揉捏,自然要注意词句的意思,文言知识的教学内容也就水到渠成。完成文言文章文学的融通。徐老师“眼高手低”,基于文体的考量,从文学的角度观照,言文共生,高深兼备,但没有在教学中明言,而是将每一个目标设计都入其彀中,不露声色。    组织巧妙的学生活动。整节课主要由学生活动构成。学生活动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活动相对集中,不琐碎。一节课三个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充足的时间,学生能够从容阅读思考对话交流。每一个活动对应一个目标。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上文已经分析,不再赘述。    二、活动之间有内在的逻辑。三个活动层层推进,内容上密切相关,形式上环环相扣,共同指向教学目标。读通故事,初步了解故事情节;读懂故事,深入理解冲突双方;读出自己,结合故事发表看法。     三、活动内部有梯度。读故事,分为两次,第一次注意读准字音,关注停顿;第二次要求读出缓急。第一次扫清文字障碍,在停顿中关注“犬”字的特殊用法,巧妙地融入言的教学。如果学生读错了音,估计徐老师会相机点拨,因错教言。第二次提高要求,读出缓急,比第一次有思维含量,需要从情节上进行判断。讲故事,分三次。第一次按照课文讲故事,讲给同桌听,这是疏通文意,进一步关注古今异义文言现象;第二次变换人称讲故事,这是创造性地讲,从狼和屠户的角度分别进入故事,多维度进入文本,不仅开拓文本解读空间,而且丰富了学生阅读体验,同时也为后面的评故事作铺垫;第三次选一处情节想象狼或屠户的心理活动。这是在第二次面的基础上到细部的点,是定点欣赏,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赏析屠户和狼的动作神态里传达出的心理,更隐秘,思维含量更大。三次讲故事,角度多变,前一次是后一次的铺垫,后一次是前一次的深入,大观中观微观,肌理细腻骨肉匀。评故事也是如此。    四、活动操作性强。由第三点分析可知,徐老师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怎样读怎样讲故事怎样评故事都有清晰的指令,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架。    五、活动参与度高。徐老师不仅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顾及不同的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以相对公平的参与机会,不让课堂成为少数优生的秀场。在讲故事活动中,徐老师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次同桌讲,另一人听;第二次换过来,另一人讲,同桌听;第三次,开火车从前到后轮着讲。徐老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讲,确保了每个人都动起来。同时同桌之间互换角色,互讲互听,通过同伴的反馈提升自己的思维,学习效果好。美国的道格拉斯·费希尔和南希·弗雷在《势不可挡的学习》中指出:所有的学习,从根本上讲,都具有社会属性,作为学习者,我们需要他人来对我们的思维进行加工。学生需要大量的在有意义任务情境下的同伴学习。同伴之间的交互行为能使学生获得他们为此所需要的反馈。徐老师设计的活动形式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六、活动富有吸引力。徐老师以故事贯穿始终,趣味性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活动形式多样,读讲评,富有变化。节奏张弛有度,群体参与,个体展示,课堂活而不乱。徐老师的教学活动始终指向核心素养下的学生本位,指向学生的获得感,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自由表达,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郑桂华教授说过,有效的学应该源于高品质的教。这节课,学生的收获看得见。老师的教也恰到好处。学生活动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当学则学,当点则点。徐老师点在学生的盲处。如评价狼的“黠”,学生理解为“狡猾”并从文本中找出依据后,徐老师说狼也真没那么狡猾,你觉得呢?再翻一层,从更高的层面审视狼的狡猾,深度思考“黠”里内涵,进而领悟作者的深意。狡猾里的愚蠢,单凭学生自己是看不到这一点的,需要老师指出。但徐老师指而不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顺着徐老师的指月之手,望见了作者的深意。徐老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深度的学。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徐老师这节课依文定教,言文共生,以学为本,师生相得,为单篇文言文教学提供了一种范例。


作者简介:郑丹,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