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镇版报道?记者采写气质应当如何养成?
在自媒体疯狂生长、传统媒体纷纷转型的今天,优质内容依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曾任新疆、甘肃、湖北、江苏等四地新华社分社社长的冯诚认为,“镇版报道”便是这个“一”。
今天,《传媒茶话会》邀请冯诚来谈谈记者如何策划采写镇版报道。据悉,他的《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新闻通讯采写实践与感悟》一书将于近期面世。
冯诚历任新华社四个国内分社社长和首席记者,时间长达20年。这样丰富的经历,在中央主要媒体都极为罕见。该书将以他领衔采写的一批亲力亲为镇版报道为案例,尝试给出重点新闻通讯报道的策划采写秘笈。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还需要“镇版报道”吗?
何为“镇版报道”?
简言之,就是媒体和采编人员精心谋划、重点经营、稿件分量重、刊登于版面重要位置的报道。对于传统的报刊纸媒来说,头版头条包括其它版面头条就是最有分量的镇版报道,代表着当期的报道重点和写作水平。
对于记者来说,争取上头条、特别是头版头条(包括新媒体版面头条)也是在所不辞的专业追求。而在镇版报道中,通讯报道显得尤为珍贵。因为新闻通讯的策划采写考验的是记者的综合业务素质,历来被看作是检验新闻工作者采写能力的试金石。
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生态和传媒格局震荡裂变重新洗牌,全媒体业态快速成形,融合报道成为时尚,自媒体疯狂生长,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信息传播碎片化、新闻产品快餐化、媒体呈现和用户体验方式多元化,传媒新概念、新名词、新形式层出不穷,喧嚣声声。
新媒体信奉的是技术为先、渠道为重、包装为要、融合为尊,谁在无人机拍摄、机器人写稿、大数据整合、微平台推送方面先人一步谁就想执牛耳。
传统媒体“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但是,当技术创新和平台渠道的动能有效释放时,人们最终发现,无论终端呈现方式如何千变万化五花八门,都离不开具有深邃思想的文字表达和文本原创这个“基石”,独家原创的文本精品和“镇版力作”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
新华社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记者文本写作的严格要求。恰恰相反,时至今日,它遍布国内外所有分支机构的一线记者仍然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访写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当作至尊追求,从而为海内外千千万万受众和五光十色的媒体终端提供着丰富多彩的原创精品。
2012年5月冯诚在江苏江阴长江外籍货轮上采访外籍船长
与以往不同的是,基于全媒体报道新模式,新华社记者的文本写作也在颠覆固有概念,其采访、写作已经与编辑、制作、分发融为一体,与音频、视频、网络、客户端等多向适配顺畅交互,它要求记者从采集源到传播端全流程谋划,使文本稿件能够一源多端,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
主流担当,这是记者的天职
新华社历来要求记者要有全国意识全球眼光,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格局要大。“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语)
报道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新华社记者汤计,在呼格案洗冤后,被请到新华社大礼堂为同事们作报告。他讲到,多年间,他冒着人身危险,一而再、再而三,连续9次为一个普通生命蒙受的冤屈采写内参等各类稿件。
每一次稿件送到总社,从值班编辑、签发人,到部主任、社领导,每一个人都为之“开绿灯”,没有一个人设置过一点点障碍,这正是他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力量源泉。讲到这里时,台上台下一片哽咽。这就是主流担当的品格和境界。
后来,汤计到江苏分社,与采编人员分享交流,他讲到一件事:有一次,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应邀与某市一位领导见面交流,两人叙谈甚欢,尔后在送分社社长回单位路上,这位市领导突然说:“社长,你让汤计再不要给我们找麻烦了,要不然我就把他抓起来。”社长一听,不由分说,让司机立即停车,并警告这位市领导:“你抓汤计之日就是你的末日!”说完扬长而去。
这就是新华人面对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时的选择。
有为民情怀,才能接地气、感动人
邹韬奋先生上世纪30年代办《生活》周刊时,倡导以普通人为服务对象,“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恍若与无数至诚的挚友握手言欢,或共诉衷曲似的”。
为民情怀应该是一个好记者的职业初心,有了为民情怀,议题设置、报道立足点就接地气、有温度了。
2011年初,我从湖北调江苏工作后,连续几个月跑遍全省的市县乡村,用一个新闻人的眼光审视着这个沿海发达省份的与众不同。半年下来,有三件事触动了我。
第一,6月中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下农村蹲点搞调研,一连几天吃住在农家。省领导带了头,市县各级领导干部都纷纷进村入户察民情、解农愁。农村经济已经很发达的省份,粮食产量当时居全国第三位,还有如此深的“三农”情结,殊为不易。
第二,在苏北宿迁市调研时,市领导不是先向我们介绍城区的楼房马路、园区项目,而是把西城区绿色开发、生态建设郑重介绍,这在湖北一些地市很少见。
第三,到淮安调研时,宣传部门一定要我们看看他们的漕运博物馆,在扬州调研期间,宣传部同志说,他们一个市已建和在建的文博场馆很快就达到一百个了,这也是中西部许多地市无法企及的,因为一要有情怀,二要有实力。
这三个事例,在江苏既有“点”的典型性,又具有“面”的普遍性,它反映的是江苏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一种理念升华和现实成效。
在当下,一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大省,如此重视“三农”、重视生态、重视文化,这样的发展理念,无疑是有前瞻性的;再者,这种发展理念,说到底,是要看淡速度攀比、政绩崇拜,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立足于民本情怀、可持续发展。
于是,我带领两名年轻记者采写出新闻通讯《江苏新时尚:亲农、尚绿、炫文化》,稿件被评为当年报道江苏一等奖。后来很多人从不同侧面分析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和情怀,审视和提炼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新亮点,从而使“新时尚”具有了前瞻性和时代意义。
“四力锤炼”,需练就过人功夫
“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它包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高度自觉和持久定力,包含独到的媒体眼光和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包含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事实真相的辨别能力,包含对稿件写作的成熟素养和对各种文体的驾驭能力。
“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就是强调行走到新闻事件一线和现场去。“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坐机关、编材料,不愿走下去、蹲下来吃苦受累,深入调研采访,如何写出“沾泥土”“带露珠”的好新闻?历史上,著名记者范长江的新闻名篇《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就是他在极其艰苦的采访条件下,行走大半个中国写出来的。
“眼力”就是发现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判断、善于辨别,以唯物辩证法为“显微镜”“广角镜”“望远镜”,炼就一双能“见人之所未见”的慧眼。
2016年8 月,江苏省委宣传部门组织中央驻苏和省内主要媒体到工业大市无锡采访经济转型发展,我带着分社两位记者一同前往。
我们发现,无锡这个百年工商业名城和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窘迫和低端产能的制约,被迫先人一步,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实现动能转换,全市经济在连续七八年下滑后企稳向好。
深入采访实地考察后,我们得出判断:无锡经济的拐点已经出现,当初发稿时,无锡当地并无“无锡拐点”之说,因为经济止跌向好的势头毕竟刚刚出现。但后来的发展走势证明,我们的判断完全正确,迄今为止已两年8个季度良性稳步增长。这篇稿件也荣获无锡对外报道特等奖。
2016年5月冯诚采访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
“脑力”是决定新闻作品水平高下的关键。思想是新闻的灵魂,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取决于报道思想的穿透力。只有永不停歇的“脑力”锤炼,才能采写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卓越气质品格的新闻作品。“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置身自媒体时代,困扰于“标题党”的泛滥和“抢眼球”新闻的满天飞,人们最需要的还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打造出更多引领舆论、成风化人的精品力作。
“笔力”,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能力。在文本写作中,文字表达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学会运用各种新闻文体,熟练掌握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调查报告、记者来信、采访手记等写作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天,笔力,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写作能力。它既包括文字内容的写作能力,同时包含着媒体和记者将全媒体、数据化思维灌注于策划、采集、加工、分发、反馈全过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诗意表达,记者新闻写作的境界追求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新闻精品标准中,其温度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作者诗意表达的能力。
标题的制作、导语的打磨、结构的设置、细节的描写,遣词造句,取舍剪裁,山重而水复,处处有诗意。
比如,悼念伟人邓小平的新闻经典《在大海中永生》中,多处采用排比、反复、回环的修辞手法,饱含深情地把伟人非凡的一生和卓越的贡献像影视镜头一样拉近到读者眼前,把现场的沉痛氛围和哀悼情绪不断推向高潮。
新闻作品绝不是一般的应用文写作,新闻作品在广义上也是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的气质和品格既包含内容的传播价值,也包含写作的文采素养,要在长期的采写实践中渐修提升。
冯诚同志简介
冯诚,甘肃省临洮县人,兰州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本科学历。新华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85年进入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1993年7月任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1996年12月——2016年12月,先后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甘肃分社、湖北分社、江苏分社社长、分党组书记。
从事新闻工作32年,具有丰富的一线采访调研实践和策划组织重点报道经验。有30多篇作品分别获新华社和甘肃、新疆、湖北、江苏等省级以上各类好新闻奖,近百篇调研稿件得到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并有效推动实际工作。
出版诗集有《我决定,慢下来》,散文《低于人间1000米深处的记忆》2017年1 0月获第二届“书城杯”全国散文大赛特等奖。
5位权威专家对《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的评语
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
冯诚同志是一位辗转主政新华社四个国内分社的首席记者,时间长达20年。他以其丰富的阅历、特殊的站位、独到的视角,领衔策划采写了大量见证非凡历史、记录时代风云的精品力作。而后又现身说法,将这些作品的策划采写过程和感悟以案例解码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与读者分享。这充分体现了一位老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情怀。
自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这就更需要主流媒体记者不断锤炼“四力”,深入基层,写出具有时代气质和职业品格的“镇版之作”!
毫无疑问,冯诚同志奉献给人们的是一部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教科书。亮眼的书名、厚重的内容、资深新闻人可触可感的实战操作秘笈——我相信,这本专著的出版发行定会对媒体同行、新闻院校师生乃至新闻理论工作者大有裨益。
著名新闻传播学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喻国明:
作为一名多年致力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的观察者、分析者和研究者,我深切感受到学界在新形势下传播话语研究方面的稚嫩和不足,为业界提供的理论指导还远远不够。
现在,摆在面前的这部书稿,是一位传媒一线的实践者倾注心力而成的作品,实践的升华和理论的总结让我感觉到它的份量。这部专著既有战略思维的总体思考,又有细致入微的操作过程,还有生动可感的案例分析,为中国新形势下新的传播范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主流媒体改革发展的鲜活范本,也为业界同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这部新著的问世同时也表明,处于传媒业最前沿的实践者们正以一种更为自觉的态度思考着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这种自觉的现实根源正是传媒市场主体地位的日渐明晰。
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每日电讯》报总编辑方立新:
冯社长——请允许我继续这样称呼冯诚同志,因为我当小编辑时他就已经是分社社长了。20年,从大漠西陲到扬子江下游,4个分社社长的职业经历,在我印象中,新华社独一无二。这固然足以表明冯诚同志的不凡,但真正令我景仰尊重的,不是冯诚同志傲人的“新闻官”资历,而是他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自豪自尊与挚爱。这种挚爱,在当下弥足珍贵。
如今,新闻人转换跑道越来越不是新闻了,媒体从业者不希望子女再干媒体的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品读冯诚同志的文与人,唤起我们的职业荣誉感,这个作品集来得正是时候!
很荣幸曾在《新华每日电讯》编排过冯诚同志的新闻报道。他的每一篇报道,都深入采访,准确提炼新闻点,用心谋篇布局。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冯诚同志总是精心制作标题,新闻性与文采浑然一体,我们报纸编辑常常为之眼前一亮。
文上一行字,文下十年功,冯诚同志的功力何止十年!他是新闻人,更是文化人,诗文书法与新闻相得益彰。2017年11月,承蒙冯诚同志垂爱,将他荣获第二届“书城杯”全国散文大赛特等奖的散文《低于人间一千米深处的记忆》,惠赐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副刊,刊发后好评如潮。读此文我和许多同事第一次知道,儒雅的冯诚同志,年轻时曾经干过在鬼门关前讨生活的矿工。
他的新闻,始终关注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始终为国家的进步鼓与呼,因为他有着“抹不去的矿工烙印”。
不仅如此,正如他在文中写道:“矿山经历还让我养成一种矿工思维,比如,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善待他人?我就会回答:不善待他人,井下石头把你砸扁了,谁把你拖到地面去?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淡看身外之物?我就会回答:假如你身处千米井下,井口厚厚的风门‘呯’地一声关上,那时你和外面的世界阴阳两隔,身外东西再多又与你何干!”
读了这样的文字,我更明白了冯诚同志何以如此为人这样为文。这位有矿工烙印和矿工思维的新华社记者,荣光让我们分享,精神永砥砺后辈。
高级记者,江苏省记协主席,原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
冯诚先生2011年初调到江苏工作后不久,领衔采写的《江苏新时尚:亲农、尚绿、炫文化》一稿视角新颖、写作精到,令人耳目一新,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稿件。
此后我们在《中央媒体看江苏》栏目还刊出他多篇重点报道。冯诚先生身上有一种职业新闻人的风采和气质,他采写的许多稿件,都是他深入调研后独家原创的走心力作,有很好的社会反响。
现在他又静下心来不辞劳苦,把自己几十年组织指挥、策划经营重点报道的心得感悟、真知灼见精心编写成书,无私分享于读者,这无疑是业界的一件大好事。阅读冯诚先生这部书稿,我深深感到,不仅他的新闻采写经验让人深受教益,而且他作为一个新华社老记者的那种职业精神和优良作风同样令人感佩!
高级记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卜宇:
冯诚先生20年来的“镇版报道”,可以视作新闻写作的教科书,让新闻人懂得什么是“大稿子”“好稿子”。
他的报道是充满力量的,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主题,成为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记录者;他的报道是蕴含温度的,是用双脚走遍中国大地,深入基层一线挖掘出来的鲜活案例;他的报道是十分好看的,宏大的时代背景、独特的观察视角、生动的新闻故事与诗意的语言表达相互交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报道风格,也为中国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写作范本。
本文版权归传媒茶话会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但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3、独家 | 总台台长慎海雄专访普京侧记:彻夜奋战只为最后的精彩
《传媒茶话会》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VI1XWDQ】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