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制定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健康传播指南》。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媒体人应该关注哪些重点议题?避免哪些“雷”和“坑”?如何让自己的报道客观、权威?
带着这几个问题,《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媒商实验室首席专家李颖。
媒体不仅“传声筒”,更是“雷达”,既发挥着告知信息的作用,也监测着社会重要新闻,设置议程,引起公众重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媒体应该重点关注哪些议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媒商实验室首席专家李颖提出,媒体的疫情报道,要关注疫情相关核心信息、防控措施、治疗方案、个人防护、抗击谣言、心理疏导、抗击疫情造成的影响、疫情走势研判八个方面的议题。1
疫情相关核心信息:①疫情发展情况,尤其是确诊、感染、密切接触者人数;②病毒传播机制研究,包括传染率、死亡率;③数据形成和传播机制;④疫苗研究进展。
2
疫情防控措施:①本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侧重医学角度,为何有助于防护;②疫情发展阶段性措施以及基本医学数据;③公共卫生视角下疫情防控措施;④与SARS、MERS等传染病的疾病以及防控层面的比较;⑤下一阶段疫情防控重点及趋势研判。
3
治疗方案:①传播国家权威诊疗指南;②对网络传播的新诊疗方案及时验证;③用药安全及副作用提醒;④某个治疗方案的效果介绍。
李颖提醒,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已经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媒体人应该仔细查阅。如采访新的治疗方案,应予以说明,或对其他不同意见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以平衡信源。同时,对声称治疗方案“非常有效”的说法,应反复求证。要多采访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专家。4
个人防护:①衣食住行相关的防护措施;②居家隔离防护技巧;③居家健康知识;④个体及家庭的潜在风险。
5
抗击谣言:①容易引发恐慌的医学谣言,如致死率夸大等;②容易对个体产生伤害的医学谣言,如错误饮食;③容易对人际或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医学谣言,如传染率。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李颖谈道,关于新冠肺炎,现在社会上存在三种谣言,媒体要特别注意防范和抗击。第一种是带有明显恶意的谣言。比如此前网络上传言病毒发生变异,还指出某地490例里有40%是全新变异的病毒。这种利用“变异”引发人们恐慌。媒体在遇到这类谣言时,一定要迅速采取行动,向本地或国家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进行求证。尤其要克制、谨慎,不能一激动就把谣言发出去了。第二种是装扮过的传言,误导性信息。比如这次疫情期间“双黄连治疗新冠肺炎”一事。当晚就引发公众抢购。这类信息以权威机构名义发出,带有很强的引导性。但在疫情期间,媒体需要对信息进行谨慎核实,对于对疫情防控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尤其要经过多重信源核实。第三种是似是而非的信息。比如早期打着钟南山院士的名义,建议全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还有补充维生素C、吃9个鸡蛋就能预防新冠肺炎的信息。这类“谣言”制作简单,放之四海而皆准,对疫情防控不一定会造成很大的负面伤害。媒体在进行澄清的时候,就需要把握报道尺度。比如维生素预防这一点,一方面告诉公众,信息不实,另一方面,维生素的确提高抵抗力,应适量摄入。6
心理疏导:①加强疫情,其间心理疏导知识和方法的传播;②区分不同环境下,如居家、办公场所、医疗机构中的心理疏导措施;③对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如已感染者、健康群体中的老年人等、已有心理问题的人群等;④突出心理求助渠道的广泛铺开。
7
评估疫情所造成的影响:①关注疫情造成的对人类群体的影响,比如社会情绪;②关注疫情造成的对个体的影响,比如死亡;③数据统计,敬畏生命,避免冷冰冰地公布;聚焦个体故事,避免直白的、感官刺激类的词汇对逝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8
舆情走势研判:①舆情拐点的预测与评估;②疫情峰值过后的注意事项;③疫情逐步缓解期间的注意事项;④疾病可能带来的后遗症。
李颖特别提醒媒体,疫情中后期,经济等议题所占比重开始逐步加大。媒体开始专项对疫情的趋势研判、拐点预测上。媒体报道的重点,除了与疫情密切相关的健康类、政策类话题,应该开始增加疫情影响等评估类、趋势研判等研判类报道。同时,与疫情相关的报道,开始进入复盘、深入分析、反思、总结阶段。媒体有时因为缺乏法律常识、对传播尺度的拿扭不准,会产生侵权、报道失实等问题。面对疫情,媒体的报道应该如何防范和避免上述问题?李颖提出了八大注意事项:隐私权、口径统一、避免歧视和污名化、过度拔高、尊重采访对象、求证不足、避免“低级红”、极端个案。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媒体曝出“超七千武汉返乡者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住址等隐私信息遭泄露,被短信骚扰谩骂”,该信息泄露的源头和地方登记返乡人员的途径直接相关。李颖认为,特殊时期,媒体也要注意保护公民的隐私,尤其是传染病人或疑似病症的隐私权、肖像权。也要避免随意拍摄、泄露患者信息。进行典型人物宣传时,应在有限条件下,获得当事人同意。“做到口径统一,也是媒体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在李颖看来,媒体进行疫情报道时,则尤其需要注重这一点。冲突的信息,会在舆论场上制造混乱局面。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1月31日0—24时,31个1月26日,湖北召开新闻发布会。省长表示物资紧张,市长表示物资充足,这类信息,在公众层面就会引发疑问。到底是充足还是紧张?第二天,湖北方面也对此进行了解释。但媒体在报道的时候,首先就要关注到这类冲突信息,不能原文照搬。在进行报道时,就要甄别;发现信息冲突时,就要及时求证。
2月12日,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湖北新增病例数暴增?临床诊断病例又是什么?这种数据突然的变化,在疫情期间会引发大范围关注。对于这种变化,媒体进行报道时,要敏锐地识别、发现,同时要及时进行解读。
李颖建议,媒体应避免在宣传中放大尺度,引发对“疫区”人民的歧视和污名化。歧视和污名化问题之前也发生过。比如对女性的污名化,对地域的歧视。此次疫情,春节期间,各地都在排查武汉返乡人口,只要一听到是武汉人,都会退避三舍;网络上也有很多人斥责当初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物贩卖,斥责南方人什么都吃,把病毒吃向全国。宣传中的过度拔高,也是媒体应该避免的一个问题。李颖谈道,过度拔高,是我们从疫情伊始就在做提醒的一件事。比如,报道医务人员徒步几十里地赶回岗位,报道怀孕九个月的医护人员上一线,比如流产后10天就上一线,亲人过世也忍痛继续工作,等等。这类“过度拔高”的报道,容易用极端的个体道德水准来抹杀其中共同的人性部分,会大幅度升高公众期待,同时给予其余一样勇敢抗疫的医护人员很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李颖希望,健康传播报道中,鼓励媒体呈现的是医护人员的专业形象和职业精神,保持在基本的人性关怀和理解层面。求证不足,会导致新闻不客观甚至新闻失实的问题。李颖给“求证不足”问题支出的妙招是——发挥多重“把关人”的作用。疫情报道,尤其是涉及疫情防治的核心报道,具有很高的科学、专业门槛,媒体要多方求证,多重“把关人”角色不能缺失。宣传中的“低级红”问题,也是媒体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比如,“双胞胎孩子出生不到20天,她却主动申请投入抗疫一线”的报道,本意是赞美医务人员的奉献,但是不到20天的孩子开口说话了,后来回应说编辑将两个事迹搞混了。对于这个问题,李颖认为,典型宣传媒体要注重细节,确保事实无误,标题也要避免过度渲染。如果疫情期间出现极端案例,李颖建议,媒体要多方信源求证,及时核实、澄清,帮助受众理解医学科学的特殊性。譬如之前,河南信阳出现两例超常规病例,返回后30多天才被确诊,被网友误以为“34天潜伏期”。后来官方回应只是“系确诊时间较长”而非疫情感染潜伏期有30多天。疫情报道,选题方向有了,知道了哪些错误不能犯,要写出一份合格乃至优秀的健康传播作品,这还不够。笔下见真章,拼的不仅是硬实力,还得讲方法和技巧。李颖认为,疫情报道,媒体应该注重八大传播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多重信源,反复求证
● 换位思考,多讲故事
● 把握尺度,有限紧张
● 争取多方共赢
● 科普知识场景化
● 精准传播知识“找”人
● 建立权威专家库
● 构建丰富的信息网络
疫情属于重大新闻,权威信源、多重求证是真实和质量的保证。“一份健康传播作品,应尤其注重信源权威。”李颖认为,媒体要密切关注与疫情相关的官方信息渠道,梳理清单。目前可靠平台包括卫生健康委官方平台、“健康传播”、中国疾控中心、腾讯新闻较真平台等。如作品中含有新的重大进展,应注意多重信源,谨慎求证,尤其要筛选专家、选择可靠的专家信源。如何讲好疫情故事,既让信息权威可信,又让读者爱看,愿意传播,这也是困扰媒体的问题。李颖给出三点建议:1
注意“真空”。海量信息中,媒体更要强调对信息的筛选。要报道那些大家想了解的信息,也要报道那些大家还不知道的重要信息。比如,有媒体报道武汉本地未能及时就医的感染者的故事,非常有冲击力。后来很多人在网上求助,央媒也开放救援通道,实际上是媒体社会责任的另一种履行。
2
细节很重要。媒商实验室选择了多篇人物典型报道分析后发现,印象深刻的,往往并不是一些标签化的、拔高的人物宣传,反而是一些细节更让人动容。一些日常的、人性化的细节,在故事中会非常突出。比如一个90后小护士,面对镜头时说“不想哭,哭花护目镜就没法做事了”。这种细节非常真实。
3
接近,再接近。这一次疫情报道中,来自乡村大喇叭的报道非常受欢迎。原生态的画面呈现,配上乡土味十足的防控宣传,再有一些直白、耿直的横幅标语,这些都组成了非常丰富的报道视角。
李颖还提醒媒体,要转变报道视角,改变叙事框架,不能单方面夸大医学成就或医学力量,应注意发挥患者以及普通公众的主观能动性,从“我拯救你”的单方叙事框架转变为“我需要你一起,共同应对疫情”,实现多方共赢。谈及对本次媒体的疫情科普报道,李颖表示,媒体要学会对海量科普知识进行综合管理,以受众生活、工作场景为核心,对科普知识进行内容整合、形式创新。李颖呼吁,与非典时期不同,如今信息生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供给端严重过剩。重复科普过多,也导致受众陷入选择困难,也容易产生各种偏差,共识难以达成。所以,媒体机构需要转变思路,要主动去找新的视角、素材,挖掘受众信息需求,而不是只管生产,不管分发、不管到达、不管效果。
编辑 | 刘娟
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