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新华社爆款纪录片《英雄之城》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叶莉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3月26日,新华社推出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讲述武汉是如何战疫的。当晚,新浪微博话题“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登上热搜并置顶,阅读量约8890万次,讨论量约5.9万条。

这部爆款纪录片是如何拍出来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3月29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了新华社音视频部编辑、该片导演王冰笛。



70人,两个月全力追踪疫情

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整个中国紧急进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1月23日,武汉封城,离汉通道关闭,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在新华社领导的部署下,新华社音视频部首批增援记者前往武汉,和湖北分社视频记者一同进行疫情防控音视频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经过讨论认为很有必要对这段历史进行记录,开始酝酿摄制一部武汉战疫的纪录片。


新华社音视频部编辑、本片导演王冰笛说,由于主创团队都经历过“非典”,所以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大家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要为这场战疫的风暴之眼——武汉,做一部纪录片,以纪实影像为抗疫留下一份历史底稿。

纪录片的拍摄主力是新华社音视频部增援湖北前方报道的记者和湖北分社视频记者,共12人。同时,还有40多名全国各地分社记者也参与了拍摄,加上一些当地的摄影师、志愿者、医院报道员等,实际上参与拍摄的人数有70人左右。

王冰笛表示,纪录片的制作一直是追踪着武汉战疫进展的推进,不断补充完善素材的。

“而现实条件是,我们的前方记者承担着每天中英文新闻、直播、短视频、专题以及音频等多种形态的报道任务,片中大量的内容其实不是专为纪录片拍摄的。”

如何将海量的发稿内容按纪录片的要求梳理、组织?如何利用前方的拍摄优势,避免将素材组合成一部“大专题”?这成了纪录片编导组的艰巨挑战。

随着疫情的动态发展,王冰笛和团队逐步梳理出事关武汉战疫的关键节点、关键事件,呈现为“离汉暂停”、“抢救生命”、“关键之举”、“全民英雄”、“世间大爱”和“冬去春归”这6个篇章。


2月26日,编导组又向前方列出了若干需要补采的人物和镜头要求,进行了两周的集中补采,包括对国家新冠肺炎危重症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钟鸣,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副主任、教授张笑春,方舱医院民警张敬畏等的专访。

仅从1月23日至发稿日,新华社成品稿库中搜索‘武汉’关键词出现的视频稿件就有近3000条,而片中使用的素材约140条。梳理素材、组织内容、完成脚本用了两周的时间,剪辑、审改又用了两周时间,最后才完成了全片的剪辑以及各版本的发稿工作。”王冰笛说。

3月26日,纪录片《英雄之城》全网推出。当晚,新浪微博话题“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登上热搜并置顶,阅读量约8890万次,讨论量约5.9万条。

而《英雄之城》中文版播发仅3天后,经过新华社音视频部英文组的通宵编译,纪录片英文版也在YouTube、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正式推出,截至3月31日10点,3家平台总点击量过千万次。


45分钟,全景记录武汉战疫

《英雄之城》的一开头,是一段48秒的航拍长景镜头——日出之时,从江汉关大钟的特写缓缓拉出,展现无人的武汉江城全景,揭示出时间的分量、魔幻现实的主题


王冰笛说,开片的解说致敬了魔幻现实主义名作《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句式:“很多年后,当人们回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一定会想起2020年初,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那个遥远的日子。”一句话,将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融为一体,也揭示了我们创作的站位——为未来而记录,也是为历史留影。

下来的解说更是为全片奠定了基调:“随着关闭而开启的,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情,而是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45分钟,从1月23日到3月24日,两个月的时间里,27个重要人物和故事,涉及医护人员、行业专家、建设工人、警察、志愿者、患者等,这场战疫被全景记录于6个篇章之中。

为何会选择全景记录的方式?

王冰笛告诉《传媒茶话会》,“在本片推出之前,各大媒体推出了以人物故事为主的系列片,也有以宏观视角做全面梳理的外宣纪录片。于是,团队希望做一部将宏观、中观和微观结合,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


她进一步解释,所谓的“全景”是指两个层面:一个是时间线上,从关闭离汉通道到决定开启离汉通道,这两个多月的日子里,片子几乎记录了武汉战疫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另一个是人群类型上,全片围绕武汉这一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战场,通过医生、护士、行业专家、建设工人、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爱心人士、患者等人物的经历和观点,全面反映武汉战疫的方方面面,也指向人民战争、遍地英雄这一主题。

同时,片中多处也暗指主题,如习近平总书记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陕西医学救援队队员崔雅清说“武汉人民真的很英雄”……

“英雄,既是指各地驰援武汉的逆行英雄们汇聚于此,也是指武汉这座城市本身,城里的人们牺牲忍耐、守望相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为全国人民、世界人民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这座城市的确是英雄之城。”王冰笛说。

而这部全景记录片中,也有很多素材是普通人自己用手机拍摄的,如视频博主林晨拍摄的空无一人的楚河汉街,志愿者翟晨飞拍摄的志愿服务过程,患者阿念拍摄的方舱医院和外婆接受治疗时的片段。


王冰笛认为:“这是一部全是主角,没有配角的纪录片。在这场战疫之中,每个人物都有主角光环,都是自己身处的战场的主角。这部纪录片,对张定宇来说可能叫《倒计时》,对张笑春来说可能叫《一次点击》,对钟鸣来说可能叫《面对死神》,对翟晨飞来说可能叫《武汉护航》,对阿念来说可能叫《一生所爱》……”

她说,对于这样一部体现全民战疫的纪录片,重要的是客观的影像记录,而不在于拍摄和剪辑的炫技,过渡强调技术反而会违背纪录片的初衷。

正如片末所说,“这是一场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这是一群面对艰难仍在努力战斗的人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做一点对的事,以他们的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


3天,全网总点击量超5.15亿次

据新华社音视频部统计,截至3月29日12时,纪录片《英雄之城》被2567家媒体采用,全网总点击量超过5.15亿次,总评论量20万条,总点赞数750万次。东方卫视、黑龙江卫视、河北卫视、上海纪实频道、上海新闻综合频道、上海外语频道、武汉台新闻综合频道、湖南都市频道、湖南经视、大连新闻综合频道、昆明广播电视台、海口电视台等40多家电视台相继播出。

4月7日,纪录片《英雄之城》全网总点击量超过6.7亿次,总评论量30万条,总点赞数超过千万次。


上亿次的点击量,离不开纪录片背后的传播策略和传播节奏。

王冰笛表示,在传播策略上,新华社尽可能考虑到各种用户、终端的需求,提前与各家电视台用户、头部网络媒体沟通推送方式和宣传物料。

“根据用户需求,我们为传统电视台用户、小米等互联网电视以及腾讯、优酷、B站等互联网电视终端提供45分钟高清视频;为广大PC端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号、微博等新媒体用户提供带有图文和视频混排的融媒体产品;为满足腾讯、百度、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众多移动端媒体对短视频的需求,我们还将45分钟切成16段短视频提供给用户。”

在传播的节奏上,3月25日,新华社音视频部还精心编辑了预告片进行预热,引发广泛关注。

王冰笛补充道,“26日一早,我们全平台推出45分钟正片,当天下午又推出短视频。29日,推出《英雄之城》英文版向海外传播”。

王冰笛表示,目前,传播效果已经超出预期。26日,纪录片被全网置顶推送超过7小时。当晚,新浪微博话题“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登上热搜并置顶,阅读量约8890万次,讨论量约5.9万条。

而新华社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和“在看”双双超过10万。今日头条、腾讯两个头部网站插件推送就超过13亿人次。小米、极光云视听(腾讯)、酷喵(优酷)、B站等互联网电视端口在重点位置推介。此外,中小学《德育课堂》栏目还将纪录片作为特辑推送给全国19省市4000万中小学生收看。

有网友评论说,这部片子很感人很暖心,也有网友认为有些反思问题在片中没有呈现出来。

对此,王冰笛认为, 反思需要时间的沉淀,很多问题还没有定论。新闻事实和对新闻真相的追踪是动态发生的,无法要求用一部纪录片去承载所有的意义。

“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不止一部反思疫情的纪录片呈现,但在疫情刚刚发生的两个月内,我们能做的就是客观呈现我们已知的部分。

文中图片均来自视频截图
编辑 | 胖达

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2020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今天开始申报
2.疫情,一场传媒业的生死淘汰
3.满屏淄素寄哀思,五星好评落谁家?
4.新闻评论不妨“慢半拍”5.下笨功夫、苦功夫做新闻,这位抗“疫”记者不幸离世!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6D70XGGE】获取授权


点亮“在看”有升职加薪机会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