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西昌发布发布公告称:15时51分,四川凉山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由于风势较大,山火迅速蔓延至泸山,危及西昌市区。随后不幸的消息传来,前去救火的一支专业扑火队遭遇风向突变、风力陡增,现场18名扑火队员和1名向导牺牲。公布的19位牺牲扑火队员名单中,年纪最小的仅24岁。 21个人整整齐齐的队伍出发,去赴汤蹈火,只一个晚上,剩下孤零零的3个人。去年的同一天,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造成了31名扑火队员牺牲,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还是00后。木里森林火灾后,网络上兴起了很多歌功报道,看了后确实很感动。但作为一个媒体老兵,冷静下来,还有很多话不吐不快——事后对英雄歌功颂德,这也是需要的,但是我们同样需要反思和改进问题。 森林山火扑灭治很难,预防有没有办法?扑火队员的保障和装备可否到位?天灾固然不可控,那人为决策,技术、指挥决策是否已经做到最好了?高精尖技术应用是否还能有进一步的提升?能不能给扑火队员更好的生命保障,避免悲剧重演?这些问题在去年的媒体报道中似乎没有给公众留下印象。绝大多数公众至今提到木里森林火灾多半想起的是“逆行英雄”“最美逆行者”“最美的背影”“英雄的儿子”……毕竟,当年这样的文章在浏览器页面翻几页都翻不完。
我们注意到,从19位扑火队员不幸牺牲,到现在已经48小时过去了。当地指定对外发布官方平台微博账号@西昌发布,竟然没有一个字提到相关方面的责任,相反,他们在赞颂参与救援的武警战士“他们睡着的样子真美” 。
尽管目前为止,媒体对西昌市森林火灾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歌功报道,但媒体和网络舆论“丧事当成喜事办”之风,却让人不得不防,有些建议,我们想说在前面。灾难报道应该摒弃歌功惯性。因为,歌功不会带来下一次的警醒,反思才会。“丧事当喜事办”早已有之,在一些地方,灾难事件发生后,往往事件还没处理完,便张罗着开表彰会,推出典型,总结经验,以奉献之名、英雄壮举之名,对救灾人员的职务行为,过度英雄化,过度生造渲染英雄壮举。一味称颂救灾者的英勇无私,却对理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反思只字不提,急着“把坏事变好事”。甚至在很多人看来——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要把一个惨烈的悲剧,变成庆功大会,把丧事变成喜事报。但随着网民和公众的媒介素养的提升,这样的报道,可能只会引发读者的反感和愤怒。☆ 在信息处理、视角选择方面,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要有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加大事件报道中的反思力度,避免消费灾难。☆ 淡化报道的官方宣传痕迹,准确实事求是的报道新闻事实,对事实进行充分论证,用事实说话。☆ 让灾难中的百姓说话,在灾难性事件救援和善后工作中,若仅仅采取官方视角进行报道,难免会增加主观色彩。要从百姓视角,让百姓说话,这样的报道方式,才能让民众信服。☆ 报道必须实事求是,不能编造“善意的谎言”或故意发布虚假消息,必须如实公布真实的信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 写稿要客观平实,实事求是、不夸张、不渲染、不煽情。医生是给人看病的,媒体是给社会治病的。 记者的职业之所以受到公众敬仰,媒体的存在之所以受到社会尊重,关键在于它们是社会的守望者、看门人,为社会预警,给民众希望,并在芜杂繁复的乱象中抽丝剥茧。灾难中,主流媒体是何种报道态度和基调,是否报道了灾难中最重要的信息以及公众最紧迫的诉求,是判断媒体价值的重要指标。而这,也是主流媒体所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0HFDNRT】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