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解封后,疫情下半场媒体该如何报道?

李迪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4月8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中心——武汉,终于解封。从《今天十点起,武汉封城》到《武汉,解封!》……76个日夜,一篇篇新闻报道紧跟疫情动态,记录下了14亿中国人抗疫的过程。
1月至3月的疫情新闻报道有哪些值得反思总结?接下来,媒体应该关注什么?又如何继续做好瞭望者的角色?
4月上旬,《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董天策,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玲,以及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第一财经政经部记者马晓华。

初期报道


问题一:初期媒体的舆论引导滞后


在疫情初期,尽管媒体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但由于对部分事件没有深度挖掘,从而引发了一些舆情。如8名医生被训诫、医疗物资告急、患者得不到及时收治等。

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表示,初期新闻舆论工作与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是不适应的。媒体自己要反思,不要再说“上面不准”这种话,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不准”都要服从人民利益。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玲认为,面对涉及全社会所有人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主流媒体要担好舆论引导的责任。要做好舆论引导,媒体首先要赢得人心,报道应该从“人”出发,俯下身去,听听普通人的诉求,讲讲普通人在疫情中的悲欢离合。舆论引导不能等同于腔调一致的宏大叙事和唱赞歌。

王君玲还提出,“记者要及时通过工作、人脉等各种渠道,获取新闻线索、敏感地捕捉社会风险,并将风险信息及时上报以便预警和采取措施。要真正走入基层、走进一线,感知风险、预警风险”。

问题二:媒体报道的专业性不足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后,陆续有记者逆行到武汉和湖北其他地方进行报道。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武汉各收治医院、到各个志愿服务点、社区基层防控点……记者们发出多篇报道,《零点的武汉》《43名“90后”的最美“逆行”:该是我们这一代承担责任的时候了》《封城一月,一个武汉女人的抗疫史诗》……

但报道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媒体对“特效药”双黄连口服液的报道,对“毒王”“零号病人”的关注,记者提问张文宏被质疑,等等。

顾勇华认为,这反映了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专业性不够,“从传播专业上说,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特点掌握不够,在理论上对相关报道原则不太清楚,这需要相应的修养”。

提升报道专业性


“在整个疫情报道中,科学态度很重要。科学性的把握需要的是专业基础。”第一财经政经部记者马晓华也表示,在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多数媒体缺乏专业基础。医疗卫生领域首先是一门科学,有基本的事实和客观规律。记者需要谨慎对待自己笔下的文字,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不求证和罔顾事实。

马晓华建议,应加强媒体的专业性培训。“在公共卫生领域,医学科学和生命的分量最重,需要把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尊重生命放在第一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不仅要掌握医药以及相关领域的政策能力,还需要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对此,顾勇华也建议,媒体在提高专业性时,可参考《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做相关的培训。

聚焦疫苗、药物、经济恢复……


如今,在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国外疫情却在迅速蔓延。4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最新数据,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23万人。

面对全球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除关注全球疫情发展速度、各国防控措施、海外华人生存环境变化外,国内媒体还应该关注什么?

(一)紧盯疫情不放松


顾勇华说:“根据《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等中央文件的指导,目前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放松,因为还有国外输入病例和国内无症状感染等新问题。

马晓华表示,接下来,疫苗药物以及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也是重点,并要理性、全局、建设性地报道如第一财经陆续报道了《新冠疫苗研发再加速 两款灭活疫苗启动临床试验》《群体免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启动,摸底新冠感染现状》《P3实验室助力疫苗扩产 临床试验先保证安全性》等。

(二)关注经济恢复

顾勇华认为复工既不能急,又不能泛泛而谈,要关注企业的订单问题、复工的防控问题、助力企业复产的政策落实等问题,否则复工是没有意义的。

网络截图


“4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媒体也需要继续关注三大攻坚战。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发展迅猛,给全球政治经济金融领域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公众更多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全球,包括疫情发展速度、各国防控措施、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冲击程度以及海外华人生存环境变化等。媒体在报道的同时须注意新闻的真实性,要更多掌握一手信源,找到信息源头,仔细核实研判后再发表。

(三)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董天策说,现在国内虽进入疫后恢复阶段,但面对的情况还很复杂,尤其是世界疫情还处于高峰期,所以媒体要特别注意国家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好政策方针的调整,并对相关政策进行准确解读。

(四)关注国家安全、国际关系

董天策接着说道,在国内疫情形势转好的情况下,也要关注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关注国际关系。“现在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但面对欧美发达国家疫情的大面积暴发,既不能幸灾乐祸,也要提防国际社会的民族歧视、种族歧视。

对此,杨宇东也表示,希望媒体要意识到全球联手抗击疫情的必要性,要具备人类“战疫”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抛弃无知狭隘和极其危险的民粹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人民利益。

加强瞭望:建立全局视野,保持前瞻性、预警性



约瑟夫·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审视一切,及时观察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杨宇东认为,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全球深陷疫情危机之中,所以媒体的重要性和瞭望者的角色,此时此刻更显重要和珍贵。

那媒体应该如何继续保持瞭望角色呢?

杨宇东建议:“我们所有的报道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和新闻专业主义基础上,要更加提高报道的前瞻性和预警性,不能因为国内疫情得到控制而有所放松,必须建立更全局的视野,更理性的思辨能力,更专业的报道能力,时刻提醒公众和管理者科学、冷静应对。

董天策同样表示,媒体要保持警惕,要提高问题导向意识、危机意识,在报道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减少片面化的报道,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瞭望功能。

除网络截图外,其余图片均来自花瓣美素

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83天30篇十万+,16条短视频千万+,新媒体这样做!2.要反制西方噪音,也不必闻音起舞3.《中国战疫录》团队:以“事实+真情”关照历史
4.独家 | 新华网基金为何入股梨视频?双方这样回应!
5.爆款新闻短视频频出,青蜂侠有何妙招?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A1Q34Z0N】获取授权




点亮“在看”有升职加薪机会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