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的积累是写稿的基础。然而,面对海量的素材,老记者也有头疼的时候,刚入行的记者面对棘手选题,更是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记者写稿前到底该怎么挑选素材,用好素材?
4月底,《传媒茶话会》对话了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张显峰,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新闻工作一组副组长、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薛亮。
“选题的新闻点在哪里,选材的方向就在哪里。”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表示,新闻点,就是画龙点睛的那个睛。这个点也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即从纷繁复杂、快速变动的信息中能抓住最要害最关键的本质信息,做成新闻。
201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以综合考核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稿,主题是江苏出实招抓高质量发展,即不以GDP论英雄,而看综合考核。拿到一等奖的5个地级市中,4个属苏南、准苏南,1个是苏北的徐州。5个地方的素材都收集,时间太长,工作量太大,出来的报道不具代表性。于是,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的记者做这篇报道时,锁定了苏州和徐州。经过对比,记者发现苏北的徐州更有说服力。因为徐州是老工业基地,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包袱重,经济增速全省靠后,却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中找准平衡,在全省首次考核中拿到一等奖,意义更大。那找准新闻点,确定主题后,记者需要搜寻哪些方面的素材呢?“明确了主题,紧扣主题再找素材就很快。”费伟伟告诉《传媒茶话会》,徐州的材料很多,但因主题明确了,所以记者很快就找到了庞庄矿、华美热电这样由挖煤到循环经济、再到大数据产业转型发展的典型。当年被挖得千疮百孔的塌陷区现在变身美丽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具体可感。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新闻工作一组副组长薛亮补充说,记者要尽可能地搜集新闻事件或者受访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他们的历史素材,展现事件中的相互关系,受访人物的经历资料、数据性事件等,以厘清采访脉络、梳理采访流程、汇总采访内容,也为正式采访阶段的资料收集作准备。
有了主题的引导,素材收集就有了方向,但素材的真实性、可靠性又如何保证呢?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张显峰认为,要保证素材的真实性需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一定要挖掘一手信息,不能道听途说;二是要对一手信息多维求证,在几方印证后再下结论;三是外围资料的搜集,一定要保证是可靠的信息源,权威渠道、权威人士的信息一定比网上随便搜来的可靠得多。
赵安平认为:“核实是记者的义务。材料的信源不能单一,至少要有无利害关系的两方都提供了同样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网络上查到的材料是否过时。我做调查记者时,是照着把我的材料能拿到法庭,作为法官采信的法律证据的标准来砸实的,这样的好处是你的材料是确凿的,你的报道也是安全的、没有法律风险的。”4月8日,山东烟台一集团高管被指性侵养女,在网络上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4月12日,有媒体发了一篇名为《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的稿件,文中没有采访到报案女孩及其家属,单一使用了高管方鲍某某的信息,且并没有充分挖掘和采用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信息,从而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争议。事后,有评论认为,媒体在选取材料报道时,一定要在深度调查中去提供真正的事实,挤出“一方说”“另一方说”中的谎言、情绪、利益和泡沫,才能让真正的事实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浮现出来。薛亮也强调,即使是可信可用的材料,记者在使用时,对于其中涉及的关键事实和数据,也必须做到核实核实再核实,“特别是在做调查性报道时,更要对关键证据和消息进行反复核实,以免因事实出错造成巨大损失”。例如,涉及政策、制度以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内容,需选取政府部门的正式文件、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各地方志、年鉴等有权威和明确出处的资料。同时,如若涉及学术用语、专业数据等方面的内容,官方年报通告、行业学术论文等都可以在允许或授权的情况下,作为权威材料的来源直接引用。薛亮认为,对于材料的处理,要对事实进行具体准确的叙述,特别是引用的材料,务必要做到观点表达准确,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性。同时,对材料的运用方式既要尽量做到既直截了当又不失规范。如,引用有出处的官方文件或者领导讲话,要做到原汁原味、毫厘不差。在对背景材料进行引用时,也要谨慎使用主观判断或者带有感性色彩的词语。对数据、图标、专业用语等方面确保准确无误,在有必要时,必须多方查询相关专业资料或者询问业内专家学者。他同时提醒,要谨慎使用第三方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有些第三方研究机构提供的调查报告等材料貌似客观,但其背后有可能会有其他利益牵扯,记者在参考引用时,务必要辨析其机构背景、抽样方法和利益格局,对其专业性作出判断”。
并不是所有记者都能快速确定主题,理清思路,迅速下笔的。年轻记者面对棘手选题和海量素材,常常会找不准方向,摸不着头脑,无从下笔。
对此,赵安平建议,理不清思路,不知如何取舍,从何写起时,就看部门里面哪一位记者、前辈比较厉害,多跟他们请教。“但别问一些‘怎么样才能把稿子写好’这样的空问题,而是把一次采访中你觉得有意思但不太清楚其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找部门的老记者或者部门领导讲采访的过程。在讲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帮你捋出其中的逻辑和要点。”人民日报社以前有一名驻站记者,稿子写了很多内容但不满意,他就写了一封信,讲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采访过程是什么样的,连着稿子一并寄到编辑部。最后,报纸刊登出来的更多是记者信中的内容,稿子只用了一部分。因为,这位记者在最平常的交流心态中把采访中最珍贵的部分写了出来。赵安平说:“不看采访本,凭自己的记忆能讲出来的内容,这对稿子来说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年轻的记者,第一要深入实践,第二要不断地跟高人交流,脱离采访本就讲采访过程。讲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将老记者的新闻激情点燃,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
主题明确,素材准确、丰富,就有了写好稿子的捷径了吗?张显峰说,记者写稿选材其实没多少捷径,最好还是踏踏实实采访,“外围资料只是探针、拐杖,它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变得丰满,但真正的‘血肉之躯’是要靠鲜活的一手素材去描画”。赵安平也建议,做记者不能老想着一炮而红。不断地锻炼,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写,这样的笨办法其实就是巧办法。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69A6R25Y】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