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报社员工确诊!媒体人怎样防新冠?措施有三招
面对疫情
不必恐慌
1月18日,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两例新增确诊者的详细信息,其中一人在报社工作,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由于媒体的特殊工作性质,记者、摄影、摄像等人员普遍活动范围大、接触人员复杂、携带设备多样,无疑给新冠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多要求。
特殊时期媒体如何防控?有哪些实用建议?《传媒茶话会》对话武汉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建初、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中国食品报食安湖北专刊执行主编熊家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商报社摄影部主任侯建勋。
进入隔离病区与医生执行相同防护标准,注意细节!
据武汉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建初介绍,按照疫情防控标准,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时要执行二级防护,因此媒体人进入上述区域须执行与医生相同的防护标准。其余时候防护措施与普通人相同。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商报社摄影部主任侯建勋也强调了媒体人需要跟随专业人员学习医疗知识、防护服穿脱等基础医疗技能。“严格按照防护要求穿防护服,身体任何部位不能露出。尤其要注意口、鼻、眼三个地方的防护。”
几位在武汉前线战斗过的记者面对《传媒茶话会》媒体防控措施的问题,纷纷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比如,记者、主持人与受访对象在不影响交谈的前提下,保持1.5米安全距离;采访时可能聊着聊着口罩就摘下来了,千万不能大意;不少媒体人有抽烟的习惯,切不可因此随意摘掉口罩。
用紫外线灯、酒精给采访设备消毒
“对相机、摄像机、话筒、录音笔等设备的防疫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媒体与日常防护不太一样的地方,去过医院或敏感地区后要及时给器材消毒。”
设备防疫的难度在于,机器裹得严严实实给拍摄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每次进入疫情一线前,侯建勋会把机身用保鲜膜包3层、仅露出镜头,“将相机提前设定好焦段,定焦拍摄,避免多余接触”。
包裹3层保鲜膜的相机
“当时前线物资比较匮乏没有紫外线灯,迫不得已用保鲜膜防护。现在到高风险地区或疑似疫情的地方采访,媒体单位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能够更好地保护摄影摄像器材。”
侯建勋补充说,包裹保鲜膜的手机、相机带出采访区域后不仅需要执行繁琐的防疫动作,还要喷洒大量酒精消毒,导致结束一线报道后相机、手机出现损害、故障。“其实非必要时可以用手机拍摄,一个防水壳就能解决问题,进采访区域的时候套上,出来直接剥掉防水壳,用酒精清洗、擦洗、浸泡都可以达到消毒效果。”
此外,在采访时还应随时提高警惕,特别是将麦克风从一人转向另一人时,必须使用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日常防护做好消杀,戴口罩、勤洗手
媒体人普遍活动范围大、目的地多样,日常采访、通勤时怎样防疫?
1.优选相对安全的方式
中国食品报食安湖北专刊执行主编熊家明建议非常时期尽量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电话、视频方式采访,“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优先选择自驾、自行车等方式出行。最好每天做好行程记录,去年武汉到现在的行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一旦自己去过的地区发生疫情可以尽量提供完整的行程记录给官方”。
针对车辆,车上常备酒精喷壶,上下车给方向盘和座位周围消毒;工作结束,开车、回家之前用酒精湿巾或酒精纱布给相机镜头、外壳做好消杀。
2.公共交通通勤需勤消毒
侯建勋建议使用公共交通通勤时,可以随身携带小瓶酒精凝胶、喷雾,接触门把手、扶梯后要不断消毒,“不要怕麻烦”。
对于不得不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媒体人,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建议全程戴口罩,进单位或到家后第一时间扔掉口罩,门口做好手部消毒工作再进门。“通勤中尽量不要用手接触、不要吃喝。”
张建初认为,媒体工作者在一般生活、通勤过程中主要还是戴好口罩和做好手卫生。“生活中可以不戴手套,勤洗手即可。没洗手的时候不要接触贴身的东西、吃的东西。对于麦克风、摄像机等,用500毫克每升含氯消毒液(可浸泡和抹布擦拭),或75%酒精湿纸巾擦拭15秒以上。”
3.监督家人做好防护
“‘小心小心再小心,留心留心再留心’,不仅自己落实好防护措施,也要提醒家人做好防护。”赵安平认为“媒体做好防疫带头人,起到模范作用”,他给出三点具体建议。
建议一:相信科学,严格按照疫情防护要求做好防范措施。
建议二:尽早接种疫苗,新闻工作者属于9类重点接种群体,早打早受益。
建议三:提醒家人外出做好防护措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家人之间传染的概率更大,拿了家人的衣服、手机都可能接触传染。”张建初提醒在外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回家后,外衣、包、鞋等放在门口或挂在门后,“先用酒精喷雾或凝胶擦手,趁着酒精没挥发的时候顺带擦擦手机。”
文中图片由访谈对象提供
近期热门文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61Z9FWOG】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