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雾霾”“人工降雨”用法有误?气象报道中这些词千万别用错!

看看你错过没 传媒茶话会 2021-09-06

8月11日晚至8月12日8时,湖北武汉、襄阳、随州等多个县市以及乡镇遭遇特大暴雨。

此前,已发生“7·20”河南特大暴雨、“烟花”台风两次登陆我国、新疆多地高温、江苏出现龙卷风……汛期,一年中强降雨过程最多、台风影响最频繁、高温热浪“最凶猛”的时期。每年此时,天气类的新闻常常占据各媒体头版、首页。

但在这些新闻当中,有些词语,媒体朋友容易搞错。今天,《传媒茶话会》和中国气象报联合推出此文,一起理清楚~

01

“13级台风”的表述不准确!



在台风报道中,台风级别的标准有明确的规范。通常我们所说的台风、热带风暴等,在气象专业上,统称为热带气旋。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按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媒体报道中的“13级台风”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如下图,标题中的13级,其实是对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描述,不能指代台风的级别。


通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与热带气旋等级的对照,风力13级属于台风等级,因此上图标题中,正确的描述应该是:台风“查帕卡”或正面袭击广东!……

附:热带气旋等级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对照:

而我国南方一些媒体,在提到港澳地区防御台风时,有时会说港澳气象部门发布了“八级台风预警”“十级台风预警”,这也是错误的。港澳气象部门使用的是风球预警系统,会根据台风强度、是否正面影响等因素,悬挂不同级别的风球信号,比如“八号风球”“十号风球”(类似内地的橙色预警、红色预警)。风球的号码并不是台风的级别,要留意哦!

02

气象灾害,“暴发”还是“爆发”?


持续的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形容山洪、洪水等突然发生时,宜用“暴发”以下标题中“爆发”在此处使用是错误的。


“暴发”有两个意义: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例如:山洪暴发,暴发海啸等。

“爆发”也有两个意义:①特指火山爆发。②(力量、运动、情绪等)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例如:爆发战争。 
 
这两个词易相混,日常使用中需要仔细辨别。以下为正确用法: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气象学经典著作中,有一个重要名词为“季风爆发”。我国大部处于典型季风型气候,每年南海季风爆发都有着标志性意义。季风爆发突出其“突然”“猛烈”,加上语言学中的“约定俗成”原则,因而,涉及季风的,要用“爆发”,而非“暴发”。

03

“中国气象局”还是“国家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中国气象局是准确称谓,而“国家气象局”是过去某个阶段的称谓,现在已不再使用。当然了,也没有“中国天气局”这种说法……

随便说一句,中国气象局唯一官方网站是中国气象网(www.cma.gov.cn

唯一官方政务微信则是——
大家不要搞错了哦~~

04

在暴雨前面能加个“大”字吗?


觉得雨很大,就在暴雨前面再加个“大”字?这种形容词可不能随意加!

在气象上,对“暴雨”有着严格的量级规定。根据《降水量等级》气象国家标准(GB/T 28592—2012),暴雨按不同的累积降雨时间划分,有两种量级标准。同时,在暴雨量级之上还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两个等级,不能都统称为暴雨。


如下图所示,“200毫米暴雨”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如果24小时内降雨在100毫米—249.9毫米,所属降水量级应该是大暴雨。如果是多日累计雨量达到200毫米,并非24小时内降雨量,则标题里不应该出现暴雨量级,应称为“累计雨量达200毫米”。

05

 “人工降雨”?这种说法不对!


媒体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人工降雨”的说法,这样的表述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工增雨(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科学意义大不相同。



人工增雨并非气象部门凭空造雨,只有满足自然降水的条件后,才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且云里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06

灾害来临,“战时状态”别乱用


例如台风等灾害天气来袭时,为了保障群众安全,气象部门联合多部门紧急应对,连续多日24小时在岗。为形容这种紧急、长时间的工作状态,部分媒体使用了“战时状态”来描述,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战时状态”的启动有其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不能用于描述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可换成“紧急状态”“紧要防汛时段”等等。



07

防御台风不要简写为“防台”


台风来袭,多部门紧急联动防御台风,报道中简称为“防汛防台”的表述是不严谨的。台风二字不要简写,以下为错误示范,正确的表达就是“防汛防台风”。



08

“降雨量”和“积水深度”啥关系?


衡量一场降雨有多大,往往需要有数据支撑。在气象上,度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用“降雨量”(或“降水量”)来表示。它指的是一定时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日常描述以毫米为单位。关于降雨量的测量方式和标准,请移步:降雨量、重现期、列车效应……最近新闻里的词,都是啥意思?

不过,“降雨量”和“积水深度”不是一回事儿比如,某地区24小时降雨量为50毫米,但积水深度与地势、排涝等不同因素有关,同一个地区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可能相差甚大。所以,一些报道中,拿“积水过两米”来质疑“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是极其谬误的。


另外,“降雪量”这个词是在气象领域不使用的,而是要等积雪融化后,测算其“降水量”。媒体上,在描述降雪程度时,用“积雪深度”这个词更为常见。“积雪深度”是指从积雪表面垂直向下到地面的实际积雪厚度,通常以厘米为单位。这是因为,相同降水量的两次降雪,其积雪深度不一定相同。

譬如,北方的雪通常含水量更低,更容易形成积雪;而南方的雪含水量更高一些,相比则不容易形成积雪。这就可能造成,在相同的降水量下,出现不同的积雪深度。

09

“雾霾”不严谨,应用雾和霾


由于雾和霾都伴随着能见度下降,且经常相伴出现,一些媒体经常将二者合而论之,称为“雾霾”。但实际上,这样的用法是不准确的。从定义、组成物质、形成原因来看,雾和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气现象,比较合理的称呼应该是“雾和霾”;一定要描述这两种现象,或其混合状态,应用“雾-霾”。


根据气象学的定义,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云雾滴(即水滴)导致的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这种天气现象就称为雾。而霾则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10

温度计自测的不是“气温”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遇到高温天气时,一些媒体朋友会手持温度计,到户外测量温度,并写到报道当中。甚至还诧异:“明明预报才32℃,拿温度计到室外放置片刻,一看都40℃了!”

其实,你自己拿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并不是气温。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面测量的,百叶箱的高度距离地面有1.5米,周围环境都是空旷的,测量这个气温的环境条件跟温度计放在户外的环境条件是不一样的。

温度计放置在室外,一方面受太阳照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放置平台的积温影响,测得的温度可就不是大气温度了。同样,“体感温度”也不是一个科学概念,而是结合气温、湿度等因素,人体的一种自身感受。

11

“沙尘污染”?错!


沙尘天气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因素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尤其一些跨区域、远距离输送的大范围沙尘天气,多与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如寒潮、大风等有关。要阻挡风卷沙起,不是防护林等能解决的;人类要彻底消除沙尘天气,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因此,媒体在报道沙尘天气时,不宜写作“沙尘污染”。当然,植树造林等手段,对沙源地的生态治理仍有重大、积极的意义。

12

“气象”“天气”和“气候”不是一回事


三者含义有着较大区别,相互间又有密切的联系。


“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气候”,是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的能量交换和质量交换过程,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因子,也可以说是气象要素的长期平均状态。例如,四季如春、盛夏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13

还有这些……


还有一些新闻报道中的易错词,其实是语言学范畴的……

比如,台风登陆,而不是“台风登录”。
在汛期,不写作“在汛期期间”。
累计雨量,一般不写作“累积雨量”


本文由中国气象报、《传媒茶话会》联合出品
编辑丨大松鼠





近期热门文章


央媒的“子子孙孙”也可以叫央媒吗?


媒体如何筑好内容安全“长城”,防控内容风险?


运动员粉丝总量1.2亿!围观奥运的年轻人为何这么给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