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写稿贵在应时、准确、简洁、生动。惟此这样,才能形成好的传播效果。然有些稿子未能达到这个标准,直接影响了传播效果。
这些未达标的稿子都有哪些毛病呢?请看下面的一些实例与剖析
可有些稿子的开头写得很沉闷,如有的开头举一个例子写得过细,有的开头引名人金句过多......这些犹如一块大石头堵在了门口,让人难受得很。不要以为写开头是小事,这开头直接影响着受众看不看你的稿子问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开头也起着同样的作用。美目兮兮,人家当然喜欢看了。现在好多记者一改“开头沉闷”的毛病,尝试着写“凤头式”的开头:例1:为一棵树让一条路,值吗?
——《“路让树”里有深意》一文,2023年5月10日《天津日报》
批注:开文就这么一问,把问题提出来了!
例2:一搭手就知道,这是一个敢作敢为、生命里镌满风霜的硬角色。瞧,粗硬的手指铁铸一般。
——《“老鲍啊,是棵实心竹”》一文,2019年1月23日《人民日报》
批注:一开头,一搭手,波澜顿起。这个硬角色是谁?为何手指铁铸一般?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
有些记者稿子里的段落过长,一段文字有好几百字。这些长段落让人看得喘不过气来。一篇稿子分若干段落,是为了把意思表达更清楚,让读者看得更明白。可段落过长却适得其反,倒让人看得糊涂了。这个毛病势必要改。现在网络行文讲究短句短段,几十个字一段,很好读。记者编辑应该借鉴仿效,推而广之。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理当在文中设置几个小标题(插题)。这些小标题用简洁、精炼的文字做出,概括文中的内容,使人有一目了然之感。比如有篇讲自己写稿经历的文章,从小学喜欢写作文到参军后继续写稿,再到近年来不断强化写作能力,一大篇两三千字,让人看得好费劲。后来编辑加工时给加了3个小标题:“上小学时与作文结缘”“参军后写稿更多了”“下决心坚持笔耕”。这3个小标题使文章有了层次感,读者读起来顿感疏朗,扩大了传播效果。
写文章离不开引典,但要准确无误。可有些稿子在这方面却出现了不应该有的差错。如引苏轼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把苏轼写成“唐代诗人”;引晋代陆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话语,竟写成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出现这些差错有的属于一时疏忽,有的则是治学不严所致。这是需要努力纠正的。现在有些稿子里的概述语比较多,如“他和群众的关系可密切了”“多少年来他一直把心扑在工作上”“他有遇事不惊、办事利索的特点”.……这些概述语在一些稿子里常见,但最打动人的细节却很少,让人看得不带劲。有经验的记者很注意在稿子里添加细节。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王金凤曾说,缺少细节不写稿。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她每次出去采访都格外注意收集细节、精选细节。只有在细节具备的情况下,她才进入写稿状态。有人一说写稿子,就往“大”“全”上想。在他们看来写人物要“高大上”,写事情要“求全”。好似不如此就不是写稿似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片面求“大”求“全”是新闻界过去走过的弯路。时至今日,这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媒体编辑部策划选题、记者们写稿都尽量从“大主题,小切口”入手,选择那些来自工作生活中的的新鲜“活鱼”来写。如人民日报今年以来刊登的几篇稿件:《院坝会细说民生事》(2023年1月9日《人民日报》第1版)、《热心人 暖心面》(2023年3月22日《人民日报》第4版)、《大山里的家庭医生》(2023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14版)......这些稿件充满着“泥土味”、散发着“芬香味”,令人爱读。从“大主题,小切口”入手,是个技巧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作为新闻纸的记者理当树立起这个理念。有位老报人退休后一直坚持看报,他对好报道、好稿子赞不绝口,而对出现的毛病痛心疾首,呼吁“尽快改正”。这位老报人的心声,道出了不少人的心里话。记者“自查”是第一关。写完稿后记者要仔细、认真地多看几遍,发现明显的毛病及时改正。现在有些记者缺少这个环节,写完后看一遍就交稿,结果一些“地雷”埋在稿子里却浑然不知。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写完后至少看二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如今鲁迅的话依然管用,稿毕后要仔细多看几遍。这是“自查”的重要环节,疏忽不得、省略不得。现在有些媒体编辑部设置了“倒扣分”制度,只要在后面环节发现差错、而记者在“自查”环节没看出,一律扣除记者本人当月的奖金(数额依据差错情况而定)。据说取得效果还不错。编辑虽不是稿件的第一作者,但稿子出现问题,编辑也负有一定责任。因为在编辑环节,编辑没有“站好岗、放好哨”。记者、编辑是两个不同的岗位。如果说记者在第一线采访感性多一些的话,那么编辑处于二线,则充满了理性的成分。因此,堵差错、调思路,确保稿子条分缕析,是编辑的应尽之责。在一些获奖作品中,尽管有时没见编辑的大名,但编辑在其中所付出的辛劳,记者心里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