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已1月有余。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9日,已有39名媒体人在冲突中丧生。此次冲突的规模前所未有,因为安全等限制因素,目前,除了身在加沙的报道员,没有外国记者能够获准进入加沙。在巴以冲突前线,中国战地记者经历了哪些危险时刻,到过哪些现场?11月初,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陈慧慧、摄像记者姚书博。11月5日,约旦安曼阿利亚皇后国际机场,陈慧慧、姚书博结束了他们作为总台巴以冲突前线报道“增援”第一梯队的任务,准备回到各自的驻地。在机场,看到人们慢慢悠悠、不紧不慢的状态,姚书博竟然有不真实的感觉。因为在过去29天时间里,他和陈慧慧大部分时间都在枪炮声不断、靠近加沙地带的边界地区,神经超级紧绷地拍摄、报道。当地时间10月13日,陈慧慧和姚书博途经以色列南部靠近加沙地带的边界城市阿什凯隆的一个工业区,远远看到,有一个地方浓烟滚滚,当时研判应该是遭到火箭弹袭击,便决定立刻就近拍摄。“刚下车,正准备记录的时候,突然就响起了非常刺耳的防空警报,火箭弹从空中密集划过、以色列‘铁穹’系统拦截火箭弹的爆炸声音不断。”陈慧慧讲道,“但周围是一片旷野,我们根本没地方可躲”。陈慧慧护住头部,第一个反应是紧急避险,“我们要跑吗?我们该去哪里?我们需要躲起来吗?”正在慌乱中,陈慧慧的余光看到,摄像记者姚书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正对着天空拍摄“铁穹”系统拦截火箭弹的完整画面。
姚书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正对着天空拍摄“铁穹”系统拦截火箭弹的完整画面。
“铁穹”拦截瞬间。其中一枚火箭弹未能成功拦截,掉落在阿什凯隆工业区。
看到姚书博拍摄“铁穹”拦截画面的背景,有网友称赞他好样的!真勇敢!“看到防空导弹拦截的画面,我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要赶紧把它记录下来,也来不及拿专业设备,直接用手机拍摄。”姚书博告诉传媒茶话会,当时,注意力都专注在拍摄上了,甚至没有时间去想是否危险。在巴以冲突前线报道,两位记者还养成了新的习惯,因为关键时刻它们可以保命。一是,在手机上安装灾害预警APP,这种APP一般都有防空预警功能,可以在火箭弹来袭的时候提醒使用者,有的预警提醒还会先于该地区的防空警报一两秒响起。“别小瞧这一两秒,关键时候它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二是,无论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离你最近的避难所在哪里。采访、报道尽可能离避难所近一点,一旦防空警报拉响可以第一时间躲避。因为以色列的“铁穹”系统拦截率并不是百分之一百。回想起10月9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一个加油站的避难经历,陈慧慧至今印象深刻。在战争状态下,加油站是潜在攻击目标,很危险。但没办法,他们必须给车加油。突然,外面响起了防空警报!“尖锐的防空警报声,刚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那是防空警报。一下车,看到好多人都在跑,仓皇奔跑的人群把我推着往加油站的避弹所走。我回头找姚书博,一是确认他是否安全;二是找镜头在哪里,准备开始报道。”此时的姚书博一边随着人群往避弹所跑,一边高高举着相机,记录这个现场。姚书博用相机拍下了人群往避难所跑时的场景,陈慧慧也出镜报道了和当地人一起进入避难所惊心动魄的一幕,镜头里还陆续传来避难所外远处响起的爆炸声。陈慧慧说:“很多网友看到我报道时,留言说我表现得特别的沉稳。实际上,在镜头里,我的声音是抖的,而且语速很快,信息也有些重复,都是因为惊魂未定。”
事实上,这样的状态至少持续了几天,因为那段时间不停地会目击火箭弹呼啸而过,“铁穹”系统发射拦截发出巨响等等,这些曾经只会在战争片中出现的画面和声音,都给陈慧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随着去的边界地区越来越多,她开始越来越熟悉这些声音,甚至已经学会通过声音辨别炮击来自加沙地带还是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射炮弹。而他们这29天的前线报道就是在这些此起彼伏的炮击声中完成。“出镜报道时如果听到剧烈炮击声或爆炸声,也不会像一开始那么惊慌,”陈慧慧说,“快速冷静判断后,我会继续报道,告诉观众,这可能是什么声音,为什么会在这里听到这样的炮击声。”“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这样说。“抵达现场是记者的天职!”在陈慧慧看来,在战地,现场价值千金,记者不能做二手信息的搬运工,而是要获得一手信息。29天的巴以冲突报道,陈慧慧和姚书博一路从北到南,向加沙地带挺进,足迹遍布13个边界小镇,记录下以色列遭受哈马斯火箭弹袭击后,遍布废墟、弹孔的冲突现场,也呈现出以色列军队、坦克、装甲车集结,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攻的紧张气氛。
姚书博在巴以冲突前线拍摄报道。
10月10日,在加沙地带约20公里处的阿什杜德,他们发现此地多处民宅被火箭弹击中。每隔几分钟就能听到来自加沙地带的闷响,那是以军在持续发起空袭。
10月11日,在离巴以冲突前线不到5公里的一处军事基地检查站,他们肉眼可见加沙地带浓烟滚滚、炮声不断,军车不断驶入军事基地。
10月13日,在离加沙地带最近点只有840米的斯代罗特,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地带展开空袭,加沙地带多地升起浓烟,并伴有爆炸声响。以色列军方正在为可能的地面行动做准备。
10月22日,陈慧慧和姚书博获准进入距离加沙地带不到5公里的一个军事管控区,发现士兵们正在进行训练演习,周边枪炮声不断。
随着紧张局势的不断加剧,以色列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动员了36万预备役。他们会在哪里驻扎?可能的地面军事行动何时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分析研判,陈慧慧和姚书博成功找到距离加沙地带北部最近的一个以色列边界军事集结点。当成排成排的坦克、装甲车密密麻麻出现在眼前时,陈慧慧的第一反应是如何快速组织语言,将现场信息更生动全面地介绍给观众。“记者是观众的眼睛,但是这个眼睛不是说光看见就可以,还要能够捕捉到细节做解说,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传递出更多的、更接近现场的信息。”因为提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事先对以色列海陆空不同军种特点有一定了解,于是在后面持续几天的报道中,观察到的细节就越来越多,以色列“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加上“顶篷”?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装甲推土机……“在战地,记者不仅仅需要运气、勇气和能力,拍到战机起飞、火箭弹拦截等画面。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军事知识,针对现场作解释性报道。虽然在现场的这些介绍相对粗浅,但却可以第一时间让观众对战争有直观的感受。”谈到对现场的理解,陈慧慧对传媒茶话会讲道,对记者而言,从来没有大新闻、小新闻、普通新闻和重要新闻的区别,每一个新闻现场都有它值得呈现的价值。记者的使命就是离现场更近一些,观察到更多的细节,想办法呈现更全面的真相。“对记者而言,每一个现场就是我们的战场,它不分战地、灾区、普通。第一时间抵达、深入是记者的使命。”陈慧慧坦言,有一天,当自己白发苍苍时,依然会为去过的每一个现场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