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方媒体如何在“新闻大战”中写出“小精彩”?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记者 Author 马真正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10月8日,杭州亚运会落下帷幕,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万多名记者参与报道。在这样的盛会期间,每一名记者都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出自己的独家。

在海量信息轰炸的当下,“势单力薄”的地方媒体如何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写出自己的小精彩?传统纸媒如何才能打动“Z世代”读者的心?

亚运会期间,温州日报聚焦主赛区赛况,除了“规定动作”的消息、通讯、侧记外,还推出了“自选动作”——《“马”到杭城》系列随笔,一日一记,共16篇,以“第一人称,第一现场,第一视角”,生动刻画杭州亚运会的小细节,展现地方传统纸媒报道大型赛事的小精彩。


第一人称:沉浸式报道带来亚运真实感受
对于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报道,一般以消息、通讯、侧记、特写、评论等体裁为主,第一人称的使用比较少见。《“马”到杭城》共16篇随笔,则一以贯之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把“我”放在新闻里,是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三贴近”的有效方式。实际上,新闻工作者亦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特别是充满激情的体育赛事。“我”既是亚运会的旁观者,也是亚运会的参与者。“我”所看到的,“我”所经历的,“我”想表达的,是系列随笔想带给读者最真切的亚运感受。

以第一人称来写亚运会,有以下几大优势:

“我”更真实。在《English+温州话,一样都不能落下》中,面对外国记者的问路,“我爱莫能助,只能用sorry结束对话,以免引起更大的尴尬”。面对不太方便的特殊场合,“我们几个家乡媒体启用了‘恶魔之语’温州话”。这是一名记者采访亚运会的真实感受,不怕避短,也能扬长,让读者感受到新闻记者也是普通人,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我”更生动。在《每天拿四金,三天瘦十斤》中,温州选手首日频频夺冠,记者一天要出四条稿, “我开始发愁,金牌太多,手速跟不上”,道出了报道亚运既是美差也是苦差的体验感。在《采访也要讲身体对抗》中,混合采访区人满为患,“我一直找不到挤到前排的机会,哎,手到用时方恨短!”写出了亲身经历大型国际赛事采访之难。

“我”更具互动性。系列随笔在“温度新闻”发布之后,引起了读者一系列的积极互动。在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读者对亚运村伙食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400多条留言表达“好想吃!”“羡慕嫉妒!”……在《爱亚运、爱体育、爱生活》中,读者纷纷留言“体育让生活更美好”。此外,因系列随笔一天一更的延续性,不少读者留言表达了“追更”的强烈兴趣。

“我”更具情感色彩。情感化的表达在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中并不适宜,但在随笔中却大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对于充满感情化色彩的体育赛事而言,更需要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在《看了三场球,足篮打水一场空》中,写到为什么国足都烂到根子了,还要去看它?“因为我深爱着这项运动,深爱着这个国家,无需其他理由。”这样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倾诉,更容易与球迷、读者之间产生情绪上的强烈共鸣。

沉浸式报道是新媒体时代深受欢迎的报道模式,对文字记者来说,“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用更真实、更生动、更有互动性、更具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从而让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更奇妙的“化学反应”。


第一现场:捕捉赛场内外的动人瞬间

就体育赛事报道而言,现场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笔虽注重有感而发,但若无现场感支撑,就可能沦为不切实际的泛泛而谈。

亚运会上,一段国乒采访的视频爆红网络。樊振东、王楚钦面对采访镜头,或是闭口不言,或是嗯嗯连连,只有队长马龙默默扛下所有,成为全队的新闻发言人。在《采访国乒有多难》一文中,笔者去实地一探究竟,樊振东从出现在视野内,到消失在视野外,大约只有五秒,王楚钦更是一句话都没留,来去匆匆。由此,作者发出“采访国乒的感觉就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国乒面对采访像极了单位开会时的我,能躲就躲”这样的感慨。

中国男篮被菲律宾逆转无缘决赛,是亚运会上令众多球迷意难平的一场比赛。在《看了三场球,足篮打水一场空》中,笔者描述道:“这是我距离中国男篮最近的一次,赵继伟就在五米前运球,张镇麟就在眼皮子底下出手,姚明就坐在不远处,上半场在微笑,下半场在苦笑。一切都那么真实,一切又仿佛不那么真实。”竞技体育,胜利和失败的瞬间都充满戏剧性的张力,作者以第一现场的笔触,带领读者走进那个失意的夜晚,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同样值得被铭记。

网球男单决赛,“小莲花”里的张之臻如有神助;女子10米跳台,全红婵、陈芋汐联袂上演“水花消失术”;男女百米飞人大战,谢震业、葛曼棋燃爆“大莲花”。笔者把当天的三场观赛经历浓缩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中,“看体育比赛真的要去现场,与数万人同频共振,是电视机前看比赛无法比拟的体验感”。

综上所述,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要有强烈的“第一现场”意识。不仅仅是记者“在现场”,还要把读者“带到现场”,通过对细节的捕捉、人物的刻画、全身心的感受,字里行间让受众产生“我也在现场”之感。

如何修炼写现场的能力?在笔者看来,既要成为一个有分析能力的“预言家”,比赛尚未开始前就要做足功课,预计这场比赛可能出现的亮点,哪个环节可能会成为燃点;同时要成为一个善于观察的“细节控”,在赛场上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捕捉各种小细节,以小切口还原赛场内外的亮点;此外还要成为一个敢于采访的“社交家”,在赛场上、训练场上、观众席上,大胆提问捕捉更多信息,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对话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在落笔时,要成为一个“精算师”,文字上避免烦琐的叙事,尽量精简,多用短句短段落,方便读者轻松阅读。

本文作者(右一)在赛场工作


第一视角:没有独家新闻,就要有独家视角

抓独家新闻是每个记者的追求,但在亚运会这种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上,独家可遇不可求。以亚运会游泳赛事为例,运动员结束比赛后要经过混合采访区,除央视、持权转播商、世界通讯社外,其他媒体都集中在这一区域,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群采之下,难有独家。另外,运动员每逢参加大赛,有严格的作息规律、训练时间、队伍规定,无论是场内或是场外,很难寻觅到一对一采访的机会。

各种严苛条件下,一味地追求独家并非明智之举,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传统纸媒记者在大型赛事上就无所作为。

没有独家新闻,但可以有独家视角。同一个新闻事件,同一场比赛结果,记者角度的不同决定了新闻切入点的不同,角度更新颖独特,分析更精准深刻,最终呈现的效果就会显得更高级。

《让世界冠军当陪练是怎样的体验》以另一种角度解读了这样一场比赛——当天羽毛球比赛世界冠军组合郑思维/黄雅琼对阵一对名不见经传的尼泊尔组合,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比赛,过程并无亮点。但作者另辟蹊径,把目光对准世界百名开外的尼泊尔组合,“大比分落后的他们多次保持笑容,笑容里没有尴尬和难堪,而是一种放松和自然,享受比赛也是比赛的一部分”。由此作者引出亚运会上各种低级失误和比赛大分差场面,新加坡跳水选手掀起“滔天巨浪”,阿富汗女排三场仅得32分……“竞技体育终有胜者,但其中的乐趣属于每一个热爱和享受它的人。”

在《不看不知道,亚运真奇妙》一文中,作者把目光放在亚运会新潮项目和冷门赛事上,首次加入亚运大家庭的霹雳舞和电子竞技,类似“老鹰捉小鸡”的卡巴迪,始于3500年前的克柔术,被誉为印度国球的板球,“古老和现代的融合,让杭州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其包容性、开放性、多元化的一面”。

此外,《看不见的“小青荷”》把目光对准默默无私奉献的志愿者,《20元,自助餐界的天花板》聚焦亚运美食服务,《开幕式上的温州元素》则捕捉亚运会上的“本土范儿”,通过各种角度来展现亚运会的方方面面。

独特视角如何修炼?在笔者看来,深积累、广涉猎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体育报道是比较专业化的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本身、赛事本身,更要把视角延伸至情感、价值、文化、社会等领域。

结语

大型赛事报道中,写好这样的随笔难在何处?需要克服三点困难:采访难、选点难、共情难。时间、语言、环境等因素使得大型赛事采访难度更上一层楼;赛事多、场馆多、运动员多、场内外故事多也让记者在选题上产生幸福的烦恼;情感上的火候则最难把握,既不能太客观中立,也不能过于“感情用事”,共情分寸的拿捏尤为关键。

在赛事转播如此发达的今天,记者为什么还要去亚运会现场?因为,记者有使命带着读者一起去了解镜头之外的亚运会。新媒体时代,中规中矩的消息报道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随笔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主观能动性,用“第一人称,第一现场,第一视角”,给读者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作者系温州日报文体部副主任)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中国记者”公众号

主编:刘娟

编辑:李磊

校对:李媛 毛洁



——The  End——

6年磨一剑,传媒茶话会主编的《传媒实操小红书》系列新书终于面世啦!





内 容 介 绍


“传媒实操小红书”是由传媒茶话会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实操系列图书,既包含重大纪念日报道防错指南、两会报道注意事项、常见字词标点差错解析等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避雷建议;又有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等不可不知的采编技巧;还有10万+选题长什么样、如何打造新媒体爆款等不容错过的爆款经验。



购书方式


即日起,广大网友可以联系工作人员7折购买“传媒实操”系列图书。


图书销售客服专线:刘老师,电话15313967256(微信同号),也可扫码添加微信

  END  


往期推荐

多巴胺不读ān、槐荫区不读yīn……这十个易错读音你读对了吗?

周六招聘|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国新闻网等【共16家】

太会写!董宇辉24篇小作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