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贵清丨整体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三个《历史决议》

肖贵清 社会科学文摘 2022-12-04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上的重大节点和转折关头,先后制定和通过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三个《历史决议》,是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总结经验、开辟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彰显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三个《历史决议》深刻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承载着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凝结着全党的集体智慧,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推动党和革命事业向前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肖贵清,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摘自:《河北学刊》2022年第1期

本文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3期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上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形成于重大节点和转折关头,承载了党在百年奋斗中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堪称百年党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为统一全党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三个《历史决议》形成于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

重大节点和转折关头


(一)第一个《历史决议》形成于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重大历史节点

抗日战争时期,党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自194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党的历史,编辑出版党内重要文件汇编,成立高级组、中级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了巩固整风运动成果,1944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正式启动第一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

毛泽东高度重视第一个《历史决议》的制定,不仅明确起草决议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而且亲自对文稿作出多次修改。他指出:“这个决议不但是领导机关内部的,而且是全党性质的,同全国人民有关联的,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历史关头,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思想路线问题,使全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达成一致,对中共七大胜利召开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初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认识上的失误,导致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部署翌年重点工作安排时,提出起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1980年3月,邓小平就决议起草工作明确提出三条指导思想:其一,“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其二,“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其三,“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邓小平强调:“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打磨,第二个《历史决议》于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形成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党中央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地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习近平为组长的文件起草组,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在决议制定过程中,习近平对起草工作提出四点根本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文件起草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科学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三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指导下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四是树立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认真学习”“要深入研究”“要发扬民主”“要严明纪律”,做好文件起草工作。此后又提出要处理好“历史连续性和历史阶段性”“全面总结和突出重点”“总结成就和分析失误”“已有结论和最新认识”这“四大关系”,决议起草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能吸收的尽量吸收,能体现的尽量体现”,经过反复推敲,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顺利通过。


三个《历史决议》

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第一个《历史决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历史决议》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的经验与教训,对党内几次“左”、右倾错误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作了深入分析,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明确指出党在长期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为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决议通过总结党的历史上同错误路线斗争的经验,指出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经验主义;二是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决议从毛泽东“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以从事于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出发,肯定了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对教条主义,确立正确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实践成果,指明了在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径。“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二)第二个《历史决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提供了理论框架

第二个《历史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为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决议从六个方面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阐明了毛泽东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贡献,概括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

决议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科学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决议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主要点”作出概括,初步勾勒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雏形。此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新的实践与时代特征出发,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回答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作了系统阐述

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是党的百年奋斗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定位。

决议开创性提出“两个确立”的论断,并对其决定性意义作出说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在中共十九大概括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十个明确”的新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大势,立足现实需要,回望历史进程,总结奋斗经验,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十个明确”与党百年奋斗总结出的“十个坚持”相互呼应、相互贯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深刻理解百年党史上

三个《历史决议》的重大意义


(一)三个《历史决议》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个《历史决议》使全党就建党以来的基本问题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达成了一致,实现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的任务,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使全党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第三个《历史决议》立足“两个大局”,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全党的意志统一到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上来。


(二)三个《历史决议》为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历史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高度评价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正确性,为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为中共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的“两个确立”,对于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三个《历史决议》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一个《历史决议》为中共七大召开作了准备,中共七大的召开,又“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为夺取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回应了当时党内外、国内外关注的重大历史问题,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决议还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十个方面概括了百年党史奋斗的历史经验。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百年党史的历史经验为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奋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


(四)三个《历史决议》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一个《历史决议》以毛泽东提出的“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为原则,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建党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客观分析和研究了党内的错误路线及经历的挫折,开创了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党的历史问题的先河。第二个《历史决议》对党的历史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作出了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为全党正确分析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个《历史决议》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党的百年历史,阐述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并突出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彰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主题,是一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开拓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对于全面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史、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  往期推荐 //


《社会科学文摘》往期目录


顾海良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理论的创新性探索


石仲泉丨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飞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李捷丨新中国史的叙事方式、问题把握与精神铸就


陆晓芳丨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复合审美经验


刘红凛丨2035远景目标:新的历史方位与新的时代使命

更多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