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游戏——Four Corners

Yanjun 艳君Yanjun
2024-09-04

这是今天的课上用到的一个游戏。学生有一次和我说,学中文两年多了,但是教室里的东西都说不上名字来。所以我决定特别安排一次课,让学生把这些词汇都搞定。都是名字,实际上就是识记的过程,但是怎么样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呢?


第一步、准备材料


我把教室分成了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词放在一起。一共分成五组词。把生词和拼音都做出来,做成PDF,打印一份出来,剪成五份。


因为我本来计划,学生直接拿iPad学,然后用notability直接在PDF上做笔记,但是今天学校邮箱出状况,所以我就打印了出来,剪成五份,排版没有考虑剪裁这件事,所以有点乱,将就着看吧。




第二步、输入


这个过程学生负责听,听老师把教室里所有的东西都介绍一遍,建立声音和物体之间的简单联系。学生大概知道要学些什么。


第三步、分组,小组学习,展示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张小卡片。四组学生分散在四个角落,拿着小卡片,小组学习。这个时候允许学生查卡片上的词语,了解意思,在卡片上做笔记。学会了之后,每个人都要把这个角落里的所有东西都介绍一遍,介绍给其他三组的同学。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介绍生词的时候加上动作(TPR)。比如,抽屉,就拉一下抽屉。


这个过程很重要,学生既能够展示所学,也是老师进行的assessment。


第四步、换组


当有两个小组结束的时候,就允许他们换卡片,再学习第二组词语。第二组词语结束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第一组和第二组词语合起来介绍一遍,按照这样滚雪球的方式,学完四组的词语。


第五步、小老师


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快,有的小组慢,这个就是第五组卡片的作用,有的小组四组都学完了,那该做什么呢?让他们学第五组。然后让他们当小老师,去检查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每个小组都学完五组词语。能够流利地说出教室里的所有东西。


小提醒:


1、这个过程肯定不是长久的记忆,所以课后要不断复习。生词课都可以用这个方式,准备过程很简单,把词语分组贴在教室的四个角落就可以。


2、这个活动完全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是课文里的生词,可以带着学生先把课文过一遍。然后分组学完生词之后,有了临时记忆,再回到课文,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就更有效。


3、其实大部分基础生词都可以,比如学房子、租房这个主题的时候,涉及到的厨房、客厅这一类名词、关于家具的名词都可以用。如果是动词、形容词或者抽象的词语,就可以把单子换成学生自己制作的生词卡片,正面用图画或者其他提示词,背面写上汉字和拼音,仍然可以用这个方法。


4、不单单是生词可以用这个方法。学语法、学句型的时候也可以,每组内部学习,学完了之后,每组选出一个人留在这个角落当小老师,其他学生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往下走。一轮之后,再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原来的小老师继续往下走。所以每个人都能把四组学完,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


5、这个游戏如果做得顺利地话,非常适合公开课用,因为可以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美国这边的语言老师最希望看到的课堂就是学生在忙、学生在说、在学,学生在输出,如果老师一个劲在上面讲,讲得再好都不管用,重点是学生学到了什么。


6、之前和其他老师讨论过怎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我觉得首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设计教学时,考虑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知道学生学会了(学生做了什么让你知道他会了),一切都以学生要做什么去设计,然后去实践你的教学设计,久而久之,实践就会重塑你的大脑,慢慢地,就会渐渐习惯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后记:


写完之后想起来,Four Corners这个游戏以前在培训时就接触过,但是直到上周运动时间才想起来。主教练设计了三十多组动作,我和她一起把这些动作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好,写在A4纸上,然后在运动区域内选好地点,每张纸每组动作作为一个小站,按编号排列好。每个学生先选一个小站,然后每个小站的动作都要做一分钟,一分钟后按照编号往下走。这个其实就Four Corners这个游戏的进阶版。每隔一分钟计时器响一次,等到学生都转了一圈回到最初的位置,整个锻炼计划就结束了。


正是因为我作为副教练参与了整个过程,对这个操练有了详细的了解,所以昨晚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就直接用上了。这也证明了,体验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我的体验,教会了我怎样去用这个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艳君Yanju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