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目的语教学
图片来自谷歌
起因是@达拉姆 老师发了一条微博,如下:
用汉语教汉语事半功倍,用英语翻译教汉语事倍功半。低年级教师要记住学生学过的所有生词与课文,要能一字不差背下学生学过的课文对话。课上能不用英文一定不用英文,用学生刚学过的汉语跟他们交流。课堂时间十分有限,除非需要,课上多讲一句英语,学生就少听一句汉语。
我非常赞同,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实现目的语教学》,反思了在中小学教汉语的汉语老师目前可能用了媒介语的地方,以及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对于这条微博,我还评论了几句,大意是:要用可理解性输入,用图片或者语境等帮助学生理解,结合学生的旧知识,就备课来说,全汉语的课备起来并不轻松。
后来收到某位老师的评论,是这样的:
在日前结束的某大学中文教学培训班上,一位教授就说越是高级的汉语课,越要使用英语教学,而且这种课对老师的英语程度要求还很高。教授并不认为用汉语教授《孔乙己》或《祥林嫂》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之美。
我觉得微博短短一百四十字,说不清楚,所以有了这篇文章。
这条评论中提到的是高级汉语课,所以我们可以把单纯面向对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学生的文化课(非语言课)排除在外。
如果学生看不懂《孔乙己》《祥林嫂》,首先,作为老师我会考虑我是不是选择了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学生不一定在这个阶段非要读这样的文章的,我们现当代文学就找不出他们能看懂的文章来读了么?其次,如果学生语言能力达到了,到底是因为什么看不懂?文化因素?那作为老师,我做好铺垫了么?让学生在课后去搜集文章的背景资料了么?这些学生可以私底下用母语完成,然后回到课堂上学中文的文章。
我不认识这位教授,不知道这位老师转述的是不是真的就是教授的观点。无论是谁这么说,我相信这个观点也不是共识,在这里,我仅仅就这些文字表达的观点进行讨论,对事不对人。
在美国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教学已经达成了共识,是评价外语老师是否专业的标准之一。就算是学文学,拿我们学校单纯面向国际生的语言班来举例。她们都是托福过了90分以上才来我们学校的(这个可以和高级汉语的学生进行类比了吧?),她们学西方文学、读大部头的著作、学美国历史,用中文了吗?她们的老师全都不会说中文(全校就我一个外国老师)。但是她们一样学得很好,而且我觉得肯定比在中国老师用中英文夹杂着教来得更好。再说在海外学其他语言、其他文学的国际学生们,他们的老师是用他们的母语教他们的高级语言课程么?我相信绝大部分都不是吧?为什么其他语言老师能做到?对外汉语老师就做不到?就因为我们会说英文,可以用英文教么?
中文作为母语,我认为中文很美,汉字很美。作为语言,她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我并不认为她就很特殊,和其他的都不一样。对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来说,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文学和自己的语言文学的共同点,我相信会更多。成年人更加有理解力去理解这些东西。而且文学作品不需要逐字逐句去理解,这个应该完全没有异议吧?
再举一个例子,慢速中文播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都是成年人,有的都四十多岁了。他们把文章翻译成各种不同的语言,慢速中文播客的文章都是和现代中国文化相关的,直男癌、文青、城管、和吃有关的表达(吃醋、吃得开、吃香),他们也都能理解,语言没有障碍,在加上语境的帮助,他们都把文章翻译成了自己的母语。我们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媒介语材料。但是你看文章就会发现,文章中都会有语境、例子帮助他们理解。
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得罪部分老师,在我看来很多时候,依赖媒介语其实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我并不是说,媒介语完全不能用。(我知道太多英语老师就是完全不用媒介语的)但是如果老师自己都认为我可以用,理所当然地用,后续会怎样,我觉得大家都心知肚明,你一旦开始用,就没法阻止学生用了,于是......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普遍性的东西,不讨论个案,你说你每周只能给学生一对一通过视频讲一个小时的课,学生付了费的,你没有那么多时间用中文去创设情境,直接用媒介语,我也能理解。
如果您不是对外汉语老师,那我就把上述语句改一改,中英文互换,变成大部分人都有体验的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经验,您看看这个观点如何:
越是高级的英文课,越要使用汉语教学,而且这种课对老师的汉语程度要求还很高。教授并不认为用英语教授《基督山伯爵》或《哈姆雷特》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文之美。
至于真正的课堂上,每个老师用了多少媒介语,说实话,只有自己和学生知道。
我没有试图说服任何人,也相信没有人会轻易被说服,以上仅仅是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文章最初发布在简书上,转发到各个教学群及朋友圈后引发了一些讨论,我把部分老师的观点放在下方:
读完了。有道理。教授所说的中国文学作品针对的学生大概不是语言生,而是选修中国文学的普通美国大学生,就像我们在国内选修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解释无异于听天书。普北班、密北班,哥北班都是老师和学生从第一天起到项目结束都不许用英文的,从零起点到高级班无一例外。学生都是语言生,高级班都会用几篇中国文学作品,但不多,因为文章不再是语言层面,更多解决的是文化、社会、历史背景。所以看网上的评论还要多看背景,只言片语不好猜测。另外非常同意你说用英语教汉语是偷懒的做法,老师偷懒学生偷懒大家都偷懒。
我觉得用不用媒介语,用多少媒介语还是看到底是语言教学还是文化教学!用孔乙己,祥林嫂这样的文章进行语言教学本身就不可取,就是要用也需要老师自己改写成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课堂控制好课堂用语难度,辅之以情景练习,再加上适量练习和复习,少用或者不用媒介语会很好。可是在采用孔,祥这样的文章进行文化教学时完全可以使用媒介语,这时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一定要在文化课上用适应学生水平的目的语谅解,浪费了时间,学生也不一定理解正确。用读一套英文的飘的时间,我可以读几部汉译本的英文著作,而且理解的也更加深刻。高级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更偏向于艰涩一点的知识,所以用母语讲解会好一点。国际生的例子用在这里不合适,国际生到外国与local一起学习,根本就没有了母语还是目的语的选择权,而不是用目的语一定更好。(已解释,我们高中的国际生是单独上语言课。)
我和你的想法一致,我教的孩子多数是混血,很多孩子一张嘴就是德语。但在我的课堂上,我完全不用媒介语,孩子们不懂的可以用身体语言表达,实在不行用德语提问,但我一定用简单的中文回答。祥林嫂 孔乙己 最好先看电影,电视剧,不要直接读原文。其次,读这个目的是什么?选骆驼祥子更好。而且老舍是北方人,读他对语感也有帮助。鲁迅有方言特征。我现在还记得老舍的<种花>里的句子:劳逸结合,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而这类句子学生很容易用也不与时代相距太远。鲁迅喜欢写:不过。。。罢了。这种句型学生用起来很怪僻。
我在教小朋友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小朋友不知道那个词该怎么用中文表达,很着急,就用德语说出来了,我跟他讲,你刚才说的单词我不明白什么意思,请你用中文说出来,告诉我,他就说:老师你明明会德语,为什么说听不懂?非常不理解,而且好像有点生气了。我就跟他解释说:老师刚刚到德国来,学德语,也没有任何老师因为我是中国人,特地用中文来上课的吧?那么我们在学中文的时候也要这样想,这个老师她就是不会德语的,所以只能用中文教,你就用中文来回答,怎么回答是另一回事,关键要解释得让人家可以听懂,明白什么意思。之后咱们再重新组织语句。
高级班文学阅读课,也许老师让学生在课外完成阅读,上课主要是讲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其他文化密码。我这里就看到老师全意大利语跟学生讲红楼梦,丫鬟在那个时代是怎样的,古代的礼仪习俗等,所以也许是不是英语讲的是这部分?也许教授的意思就是这部分英语讲解越多越好,我猜测喔。如果不是这类情况,那英语应当减少。看你是在上语言课还是文学讲座。
如果学生的程度已经高到可以学习鲁迅,胡适,用目标语教学是理所应该,而用媒介语讲解反而会影响或扭曲对文本的理解。
使用目的语教学非常必要,但也十分需要技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知道举下面这个例子是否有用:德国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伊索寓言》,也是非常生僻的古德语,德国人自己看起来也很吃力。但德语老师同样让学生自己用德语白话文总结寓意,不需要字字搞清楚,因为有些词根本查不到。孩子们也是捧着德语字典查。反过来,外国学生是否可以这样用中文查古文?
我在国内一直这么教,全汉语,没有问题啊。东南亚的语言我都不会。(这位老师在云南的大学教留学生。)
相关文章:《如何实现目的语教学》。